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80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贺大良 《地理研究》1993,12(4):81-84
10年来北京地区风沙活动大幅度减少。与1980年以前的多年平均值比较1991-1992年北京地区10站平均大风日数只有34%,风沙日数为21.9%。风沙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地面绿化后就地起沙迅速减少。但如果上风地区绿化工作不跟上,还会影响北京的风沙活动。  相似文献   
132.
北京地区的构造地质研究进展陈正邦(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地区大面积系统的构造地质调查和研究应该是始於1958年北京市地质局的成立。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原北京市地质局、北京地质学院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北京地区开展了大面积的1/5万区域地质测量,体现这一...  相似文献   
133.
北京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地面运动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北京市地下地质、地震及震害等资料,选定了城区西北部震害异常带下伏的基岩凹陷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过扩展的SAP5二维结构动力分析程序进行了动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1.二维动力有限元分析解决了不规则的埋藏基岩地形对地面地震反应问题。2.埋藏基岩地形的起伏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是明显的。3.既便只输入S波,也有可观的竖向运动分量产生。4.埋藏基岩凹陷地形的地震地面运动反应与震害异常带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4.
北京地区地震参数与速度结构的联合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参数测定能力,对北京地区(38°-41°N,114°-119°E)建立了一个新的地震波速度模型MDBJ81。这一模型有四个水平层置于均匀半空间之上,第一层分成三块,以反映该地区浅部结构的横向差异及地形起伏效应。在联合测定地震参数和速度结构过程中,其可调整速度模型参数包括:各层中的平均P波速度,各层层顶深度,第一层三块厚度以及平均P波S波速度比。通过分离参数,避免了求解大型方程组。 最后求解中使用了北京台网1979年记录的43个地震,共836个P波及S波震相到时。结果表明,北京周围地区的确存在速度结构的横向差异,第一层底深度自西北向东南逐块增加。得到的新震中位置一般比原台网测定位置更靠近表面断层线。  相似文献   
135.
北京地区粉质粘土土动力学参数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土动力学参数即土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本文首先选取了北京地区2001年以来,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中20份具有完整土动力学参数的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了粉质粘土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了粉质粘土在不同深度下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平均值;然后,选取了2个典型工程场地,构建土层分析模型,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并对比分析了本文得到的统计值与典型工程场地的实测值、袁晓铭的推荐值和DB001—94规范的推荐值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得到的统计值在北京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适用性,对于获得原状土样困难的场地,特别是对于较薄的夹层土,本文的统计结果在实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可供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6.
综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数字化地质图、沉积层的地脉动探测结果、人工地震测深和宽角折射等多种资料,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利用建模工具软件GoCAD,建立了北京地区(东经115.5°-117.5°,北纬39°—41°)地壳及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结构和地质界面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分析得到了人工地震剖面数据的地学统计特性,并设计了一种适合离散光滑插值(DSI)约束点权重的光滑估计方差,对模型的插值结果进行了质量评估。分析了北京地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的特征,又将速度结构模型与层析成像结果进行对比,模型比较好地反映了北京地区的地下结构。  相似文献   
137.
北京地区航磁异常的多尺度分解及断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先  赵丽  刘天佑  杨宇山 《地震学报》2006,28(5):504-512
在对北京地区航磁异常及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对北京地区航磁异常运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 并对北京市区的两条主要断裂, 即北东向的顺义——良乡断裂和东西向的板桥——八宝山——通县断裂的空间分布及其对地震的影响进行了重点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8.
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变化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测量工作,取得了大量可靠的资料。应用这些资料,分析了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变化,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有意义的震磁前兆,在北京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具有积极作用,产生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139.
针对北京地区地表沉降现象,本文采用时序InSAR方法获取了2018—2020年的沉降速率场与累计沉降量场,并选取特征区域及不同空间跨度的两条地铁线路进行具体沉降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不均匀沉降现象较为明显,总体呈现西部抬升、东部沉降的空间分布特征;(2)存在3个较明显的沉降漏斗,最大累计沉降量达-218.5 mm;(3)朝阳区存在金盏沉降漏斗及豆各庄沉降漏斗,且两个沉降漏斗在本文研究时间跨度内均呈扩大趋势;(4)地铁5、6号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与抬升现象,沉降现象与地下水及地下空间的过度开采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地区抬升现象与南水北调工程对地下水的补充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0.
张先  赵丽 《地震地质》2007,29(2):336-353
文中选取北京地区作为城市断裂研究试验场,对航磁资料运用解析延拓、功率谱分析、正则化滤波、方向导数、小波分析、分形维数、视磁化强度反演及磁性界面反演等一系列磁异常解析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分析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对磁法勘探的各种解释方法在城市断裂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功效及适应性进行了评估,对今后城市断裂探测研究工作中的磁法勘探技术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文中对于揭示深部断裂、浅层断裂、基底直立断裂、以及预定方向的断裂和构造两侧磁性差异较大的断裂构造所运用的方法、功效及注意事项均做了较好的说明。另外还对功率谱用于计算不同尺度磁性体场源深度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