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9篇
  免费   603篇
  国内免费   568篇
测绘学   2018篇
大气科学   553篇
地球物理   1052篇
地质学   1411篇
海洋学   448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739篇
自然地理   64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7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5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在中强地震发生前的临界状态下,发震断层可能在大震面波应力扰动下出现微震活动增强的现象。利用β统计值方法和匹配滤波技术,对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3地震震前大震在其主震及前震所在的鲜水河断裂带的动态触发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显示,未检测到由大震面波触发的微震,表明康定地震震前其主震及前震所在区域在大震面波的应力扰动下,未出现明显的微震触发现象;通过微震检测未发现断层积累应力水平较高、即将发生强震的证据。  相似文献   
972.
大跨刚构桥结构桥跨较长和受力复杂。为提高抗震性能,需要对加固前后的桥梁进行抗震性能研究。以某双肢薄壁型高墩大跨度刚构桥为背景,采用ANSYS程序APDL语言,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参数选取、网格划分和边界约束,结合抗震等级和桥梁规范等有关规定,研究整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化规律。通过沿墩高方向获取节点的方法,确定在地震作用下,各节点的最大位移从下到上逐渐增大。选取桥墩双肢相同部位各节点进行横向比较,总结得出双肢薄壁桥墩具有平分荷载和延长寿命的特点。为提高桥梁整体抗震性能,采取联结桥墩增大截面的方式进行加固,对比加固前后两模型在同一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得出该方法在提高结构整体刚度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73.
通过对豫01井39年井水位动态趋势变化分析,结合对周边观测环境调查、01井含水层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情况调查与分析,得出引起2006年以来豫01井水位急剧趋势性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水大量开采使用,其次为煤炭开采排水,排除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974.
长江江苏段过江通道、跨江电缆、码头等设施日益增多,建设规模趋于大型化,附近水域测量时GNSS信号遮挡严重,常造成定位信号丢失干扰。本文研究中将低成本中等精度惯性导航系统接入,使用内插和姿态融合算法,辅助精准定位。测量时船舶动态吃水难以得到,文中提出了在换能器附近安装压力式水位计,可实时获取船舶动态吃水。通过两种传感器的结合,组成一套低成本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单波束测深系统,经测试符合精度要求,具有一定推广性。  相似文献   
975.
本文通过收集山东省管辖海域已有的海洋调查相关信息,采集获取海域海岛环境和资源信息,整合处理现有海域海岛管理数据,建立了数字海域管理核心数据库,通过二维、三维、全景等手段,开发了二三维一体化的山东省数字海域工程系统。实现了海域海岛管理全部业务的信息化、网络化办理,将管辖海域过去、现状和未来进行多尺度、多时空的数字化展示,通过评价分析预测未来海域海岛管理趋势,全面提升海域海岛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976.
拖缆地震采集作业时前导缆的最大悬垂深度及所受拉力对作业安全有重要影响,需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和预报。本文首先对多缆拖曳系统各缆索和拖体的连接关系和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随后采用OrcaFlex软件对12缆拖曳系统中涉及的船舶、前导缆、扩展器、主辅拖带绳和缆间扩展绳等多个构件进行建模,计算得到了船-多缆-多体的拖曳系统耦合动态响应结果,对比不同航速下前导缆的最大悬垂深度及拉力极值,分析航速对两指标的影响。最后,模拟在前导缆上加设浮鱼后的响应结果,并与海上实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为实际作业中前导缆的响应预报和布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7.
水稻分蘖动态观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筱玲  胡逢喜 《气象》2005,31(10):86-87
分析了目前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中,由于规定不明确引起的水稻分蘖动态观测中存在一些方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可为相关业务人员的具体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8.
沂蒙山区山东省平邑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金银花种植面积监测对于当地种植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金银花花期,遴选2013-2018年5月至6月Landsat-8 OLI影像12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两层决策树分类模型。决策树分类后,对结果进行形态学滤波。然后分别基于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提取金银花种植面积,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前者提取的结果与官方面积数据基本一致。精度评价显示6个时相的总体分类精度与Kappa系数均较高。结果表明:利用遥感影像监测金银花种植面积动态变化是有效的,可以为规模化种植的监测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79.
为获取岩石在破裂过程中的动态应力场,首先进行室内物理试验获取声发射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利用实测声发射信息建立起岩石细观损伤表征方程,并通过FLAC3D内嵌FISH语言进行二次开发,自动搜索声发射损伤影响范围内岩石单元并对其力学参数进行弱化,计算得到较为真实的岩石破裂动态应力场。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岩石破裂应力场与实测结果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验证了岩石细观损伤表征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获得的岩石动态破裂应力场不仅可以从岩石力学的角度解释破坏产生的原因,也对预测岩石下一步破坏具有指导意义。但这种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980.
王俊  王闯  何川  胡雄玉  江英超 《岩土力学》2018,39(8):3038-3046
采用?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