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6篇
  免费   916篇
  国内免费   1169篇
测绘学   147篇
大气科学   1191篇
地球物理   1301篇
地质学   1659篇
海洋学   107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30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30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10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8 毫秒
41.
1980—1993年对黄茅海河口湾进行沉积物采样和水流测定及水深测量。根据水动力和地形条件,冲淤分析及Mclaren模型研究河口湾的动力地貌体系、冲淤特征和现代沉积物运移。结果表明:(1)水下地形主要为下泄流或上溯流控制的“深槽-槽沟-浅滩-湾口”的动力地貌体系,反映了河口湾“东进西出”的水流格局;(2)整个河口湾以淤积为主,只有崖门深槽有较明显的优势冲刷特征,并随着崖门深槽向海推移和河口湾“东进西出”水动力作用,黄茅海落潮三角洲相应向西南进积;(3)应用Mclaren模型揭示了黄茅海河口湾现代沉积物运移规律,同样反映了河口湾具有“东进西出”的运移趋势。  相似文献   
42.
迄今为止的调查研究表明,海洋中的海流,特别是那些流速较大的强流:大都以地转流为其主要成份。因此,可以根据地转关系,应用观测所得的海水质量分布(即温、盐度或密度分布)计算出与实际较为相符的流速流量。这种过程就是海流的动力计算。 但是,由于温度资料比盐度资栂精确且易得,因此,人们在根据海水质量分布计算海流时,曾进行了种种简化,试图只根据温度分布及变化来研究海流。这大致可分为下列两方面: 其一,认为海水密度分布主要决定于温度,如果仅欲求得海流分布变化的粗略结果,可以不考虑盐度,直接根据单一的温度分布来计算流速流量。近年来,国内外所开展的一些工作,已为这种简化提供了初步的但较有力的证据。例如, Bryden(1974)通过对中大洋动力实验(MODE)区域两个锚锭站的温度和海流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水平流速的垂直切変和温度水平梯度的垂直积分之间颇为一致的关系。管秉贤在研究通过苏澳一与那国岛断面的黑潮的变异时,找到了100-200米水层处的温度水平梯度最大值与流量之间较好的关系。 其二,为了求得较为精确的结果,引入了平均的T-S关系曲线来考虑盐度分布对密度的影响。例如, Emery和Wert(1976)曾利用太平洋上每10°方格海域中的平均T-S曲线,对大量的温度断面进行了动力高度计算。所得结果,除了个別区域外,与用温盐资料算得的动力高度相比,误差都比较小。另外,在中大洋动力实验中,对许多只有温度而没有盐度资料的观测站,也是应用该海区的平均T-S曲线进行动力计算的。 本文应用国际黑潮合作调查(CSK)资料,对台湾东侧黑潮区域的水温(T)和条件密度(σt)进行比较,得出了这一区域的T-σt的相关关系式。运用这一关系式对该海区的温度断面进行动力计算,所得流速与用经典的动力计算方法得到的地转流速相比,其方向和量级都是一致的。另外,对东海的黑潮区域的海水,也用本关系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15-21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4.
动力定位系统发展状况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闭环的控制系统,其采用推力器来提供抵抗风、浪、流等作用在船上的环境力,从而使船尽可能地保持在海平面上要求的位置上,其定位成本不会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并且操作也比较方便。本文对动力定位系统发展及各组成部分进行了介绍,以期对动力定位系统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5.
海滩均衡剖面是海洋动力和海滩泥沙充分作用下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对均衡的海滩形态,绝对意义上的、理想的均衡海滩剖面在自然界是难以找到的,而统计意义上的海滩均衡特征可以满足海岸变化和海滩过程研究需要,海滩均衡剖面的形态主要受控于国海滩泥沙的粒度特征,该剖面的形态指数是海滩泥沙沉降速率的函数,海滩粒度越粗,海滩坡度越陡,本文研究的日照海滩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均衡剖面,由于海滩沉积物粒度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海滩剖面不是一个理想的均一平面,而是由与海滩泥沙粒度相适应的两具均衡剖面组成,这两段海滩的表层粒径分别为4.8φ和7.5φ,观测剖面的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0.075和0.015,理论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0.077和0.02,理论值和观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6.
辽东湾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多种原因,辽东湾东西两侧的初始沙质海岸侵蚀范围逐年扩大,侵蚀不断加剧,给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由多年监测资料发现,侵蚀严重的熊岳岸线以2~4m/a的速率而大幅度后退,特别严重的地区最大后退达10km;辽西绥中某些岸段平均每年后退1~2m。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一些海域管理措施的出台和相应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海岸侵蚀逐渐减弱。通过现场调查和多年监测,分析了辽东湾东西两侧砂质海岸侵蚀的特点,认为海岸组成物质松散与海岸动力作用强烈是本区现代海岸侵蚀的基本条件,人为活动是关键因素,并提出了海岸侵蚀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
在自然环境中,影响滩地水域的积泥量和含盐度的因素很多。作者根据1983年夏季在上海南汇东滩“三三”马路滩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动力因子分析,从中挑选出一批对滩地水域积泥量和含盐度有显著影响的因子,建立预报方程。方程表明,在滩地水域不同位置的积泥量和含盐度与邻近地区的波浪、潮流、潮位有着密切关系。上述分析均在APPLE-Ⅱ微机上完成.实践证明,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对本滩地水域进行动力因子分析是可行的。其结果可供科研和生产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48.
49.
王寿景  李立 《台湾海峡》1993,12(4):303-311
本文根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用条件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水动力因素低频波动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低频波动清楚地表现为水位和表层盐度的波动。厦门港水位的低频波动主要源自平潭站的水位波动,风的贡献是次要的;条件谱分析了难以描述表层盐度低频波动和九江径流波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0.
西太平洋暖池区气象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TOGA-COARE强化观测资料及卫星资料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暖池区11-2月间海面气象要素的平均特征。分析发现海面气压平均日变化似乎同中纬度区明显不同。文中还分析讨论了在西太暖池区西风爆发、赤道浅涡、信风逆温及ITCE和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