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7篇
  免费   3046篇
  国内免费   3943篇
测绘学   995篇
大气科学   2244篇
地球物理   3936篇
地质学   8208篇
海洋学   2236篇
天文学   346篇
综合类   1575篇
自然地理   1606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739篇
  2022年   884篇
  2021年   789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515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07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745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973篇
  2010年   968篇
  2009年   1017篇
  2008年   981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52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615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643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419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75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5篇
  1962年   7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河流调整中的熵、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流是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而不是孤立系统或封闭系统。运用经典热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基本原理,分析研究了河流调整中的熵、熵产生和能耗率的变化。指出:熵和熵产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最小熵产生原理等价于最小能耗率原理;冲积河流在调整过程中遵循最小熵产生原理或最小能耗率原理,而不是最大熵原理。  相似文献   
32.
河口作为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带,是河流入海泥沙及污染物的主要归宿地。钦江作为广西第二大河流,在茅尾海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钦江河口地区的沉积动力过程,2021年10月27日至12月8日在此展开水动力和水体环境要素的连续观测。现场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钦江河口潮汐类型为正规全日潮,浅水分潮显著,平均潮差为3.07 m,具有落潮优势;潮流以全日分潮流为主导,平均流速为0.12 m/s,运动形式主要为往复流;余流流向主要为西南方向。钦江河口潮汐和潮流性质较外湾和茅尾海中部海域全日潮特征更显著。枯季期间河口表层沉积物随潮汐运动表现为侵蚀-沉降交替的变化规律,垂向上侵蚀通量大于沉降通量,水平方向上悬沙净向海输运。冷空气过境带来的降雨使得钦江河口水体盐度降低、浊度增大,悬沙浓度及输沙量增加,同时冷空气南下时北风增强引起钦江河口减水效应并使潮差略有增加,水动力强度增大,增加表层沉积物的活动性,从而引起底部沉积物再悬浮强度和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33.
34.
为了提高煤层气压裂微震监测的精度,对压裂诱发裂缝进行精细刻画,利用淮南潘谢区块PX2-1井煤层气压裂地面微震监测数据,在微震事件定位等基础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震源机制反演、地应力反演、水力裂缝渗透率等高级属性解释技术,结合数据特点,深入研究了基于震源机制的连续水力裂缝网络建模技术、水力裂缝渗透率反演技术,充分挖掘了煤层气压裂地面微震监测数据的丰富信息,精确描述了地下压裂裂缝的三维空间展布,为准确评价压裂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微震高级属性解释技术在煤层气压裂监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根据野外露头和岩心观察,应用高压低速环形剪切装置,开展不同因素下高孔隙度砂岩断裂带环形剪切变形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微观变形特征,明确影响断层侧向封闭能力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高孔隙性砂岩主要发生碎裂作用,形成典型的碎裂型变形带,与母岩相比,断裂带颗粒粒径明显降低;断裂带渗透率相较于母岩的明显降低,最大可降低2~3个数量级;其他条件不变,随剪切位移增加,初期断裂带渗透性明显降低,当达到一定位移条件时,断裂带渗透性逐渐平稳,甚至不再变化;断面正应力和泥质质量分数与断裂带渗透性呈负相关关系。泥质质量分数、断面正应力和剪切位移共同决定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的侧向封闭能力。该结果为明确断裂带渗透性变化规律与评价同层砂岩对接型断层侧向封闭能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6.
37.
38.
金顶铅锌矿床是60年代发现的超大型铅锌矿床。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仍有大的分歧,主要是:(1)热液充填交代型”或层控型后生矿床;(2)沉积-改造型矿床;(3)冷水介质中的同生沉积矿床;(4)喷流(热水)沉积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喷流成因机制以阐明矿床和矿石的时空分布及砂岩型矿石的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39.
万存强 《地理教学》2010,(23):29-30
一是加强地图三要素的学习指导。读图最基本技能是熟练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地图三要素,通过对比例尺学习,指导学生量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掌握比例尺的大小和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热液中铅、锌、银共生分异的热力学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元素基本性质的对比以及热力学计算分析,探讨了热液中银、铅、锌的共生分异机制。在酸性至近中性条件下,氯配合物是它们在热液中的存在形式,其中锌氯配合物最稳定;在近中性到碱性条件下,硫氢配合物占主导地位,此时,银硫氢配合物相对最稳定。温度下降、[Cr]降低、pH升高及f(O2)降低,引起银、铅、锌配合物溶解度减小,发生沉淀分离;对于硫氢配合物,其稳定性主要受pH及还原硫浓度的影响。因此,配合物的不同存在形式以及配合物稳定性之间的差异,使得它们对热液条件的改变做出不同的响应,从而导致了热液中银、铅、锌在成矿过程中的共生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