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1篇 |
免费 | 533篇 |
国内免费 | 140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篇 |
大气科学 | 1887篇 |
地球物理 | 253篇 |
地质学 | 452篇 |
海洋学 | 1455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50篇 |
自然地理 | 1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24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228篇 |
2013年 | 172篇 |
2012年 | 181篇 |
2011年 | 176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203篇 |
2008年 | 200篇 |
2007年 | 210篇 |
2006年 | 180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135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21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91篇 |
1994年 | 91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55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49年 | 2篇 |
1947年 | 4篇 |
1943年 | 3篇 |
1942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1936年 | 3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使用氧同位素方法 ,测试了西太平洋马里亚纳岛弧、马里亚纳海槽、冲绳海槽和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裂谷的海底热液烟囱和硫化物全岩样品。结果表明 :马里亚纳岛弧上的埃斯梅拉尔达破火山口的热液硫化物的形成温度最高 (达 2 75℃ ) ,而成为高温产物的代表 ;冲绳海槽和加拉帕戈斯裂谷烟囱 ,表现为中高温类型 ,其氧同位素温度在 1 5 0℃左右 ;马里亚纳海槽以蛋白石为主要矿物的烟囱物 ,则显示出典型的低温热液类型 ,少量黄铁矿砂试样则表现出中温类型特征。但上述区域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等中高温热液矿物 ,说明研究区除马里亚纳海槽明显有中低温热液活动类型外 ,其它区域皆具备中高温热液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02.
103.
1 8 0 1和 5 34站位的侏罗纪地层1 .1 80 1站位的放射虫ODP80 1站位始钻于 ODP1 2 9航次期间 ,并且是太平洋中对侏罗纪洋壳进行采样的惟一位置 ( 1 8°3 8.5′ N、1 56°2 1 .6′ E,Pigafetta海盆 )。ODP1 85航次在 80 1 C孔钻入洋壳的深度为3 41 m。首先使用 HCL溶液分离出样品中的放射虫 ,然后用稀释的 HF( 1 %~ 3 % )除去碳酸盐组分。本文运用了放射虫个体组合带 ( UAZ)和 Baumgartner等 ( 1 995)的分类法。80 1 B孔的 1 2 9-80 1 B-3 7R-1 ( 0~ 6cm )和3 9R-1 ( 8~ 1 1 cm)样品中发现了保存中等至保存好的放射虫。1 2… 相似文献
104.
There exists a tongueshaped swelldominance pool known as Swell Pool (SP) in the Eastern Pacific region. The monthlymean wave transports (WT) for each month of 2000 is computed using the wave products of ECMWF reanalysis data. By comparing the 2000 monthlymean WT and monthlymean wind field from QUICKSCAT, large differences are found between the wave transport direction and the wind direction over the Eastern Pacific. This may serve as an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SP in this region. The work done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ources of swell in the Tropical Eastern Pacific (TEP) are in the westerly regions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Pacific. 相似文献
105.
利用欧洲中尺度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1979年1月2014年12月逐6 h的ERA-Interim有效波高和10 m风场资料,分析了近36年期间北太平洋海域海浪场和风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低纬度的西北太平洋波高有逐年线性递增趋势,大约在0.2~0.6 cm/a,而低纬度的太平洋东北部海域则以-0.4~-0.2 cm/a的趋势减小。2)风速线性变化趋势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太平洋东北部低纬度海域,约以1.0~2.0 cm/(s·a)的速度在增加。而日本岛四周、菲律宾半岛以南等海域大都以-1.0~-0.5 cm/(s·a)的速度减小。3)北太平洋海域波高和风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两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西风带内有一个个波高超过10 m的风暴圈,其波高受风浪和涌浪的双重作用。这可为航海、海洋工程设计、军事及海洋能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107.
利用1958-2008年的北太平洋海表面高度和风应力资料,并与ENSO和PDO指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风应力及其经向分量主要通过季节振动影响海表面高度(SSH)的年周期变化,纬向风应力主要通过多年振动影响SSH的ENSO和PDO周期.纬向风应力和SSH均以黑潮延伸体主轴为界,两侧呈现出相反的升降趋势,SSH为北降南升,纬向风应力南降北升.风应力和SSH升降趋势相同,均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特征.在地形变化剧烈、等深线南北分布的海区,西风增强会导致SSH升高,且西侧升高较为明显.北风增强将导致北太平洋西岸SSH升高,东岸SSH降低. 相似文献
108.
利用1880—1999年中国东部35站的观测降水资料、英国Hadley中心的海温和海平面气压资料以及IPCC第4次评估报告(AR4)中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的模式输出结果,对IPCCAR4中22个耦合模式所模拟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情况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年代际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模式对20世纪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模拟结果并不理想,但对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其中IAP_FGOALSL_0_G可以大致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降水型的突变特征,而BCCR_BCM2_0和UKMO_HadGEM1则可以模拟出华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减少的现象。对于引起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因子PDO和NAO,模式对它们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效果略好于降水。多数模式都可以模拟出PDO和NAO的空间模态,其中CNRM_CM3和UKMO_HadGEM1对PDO年代际变化(8a以上)的模拟与实际情况比较相似,并可以模拟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后PDO由负位相转变为正位相的情况,而模式UKMO_HadGEM1也对NAO的年代际变化以及1980年以来不断加强的趋势模拟较好。 相似文献
109.
110.
采用一个开边界海盆尺度环流模式研究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吸收和分布,并与闭边界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是两个重要的人为CO2汇.使用较大的等密度面扩散系数使得西北太平洋人为CO2通量增大,而赤道海区通量减小(RUN2).与闭边界模式相比,开边界模式中该两个区域的人为CO2通量都增加了.1800~1997年间,北太平洋共吸收人为CO2 23.75GtC(1Gt=1×1015 g, RUN1).副极地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输出区,能输出人为CO2吸收量的38%~54%,而20°N~30°N海区是人为CO2的一个重要贮存区,占整个北太平洋的24%.开边界对于10°N以南太平洋吸收和贮存人为CO2有很大影响.与基于观测资料的估计相比,虽然模式低估了西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高估了东北太平洋的人为CO2的穿透,但总的说来,模式比较好地估计了人为CO2在北太平洋的贮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