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从19世纪以来.冰箱的技术从没有改变过。冰箱及其堂兄弟姐妹们(如空调)的工作是通过压缩液体再将其扩张而进行的。好的液体能够移走更多的热量。  相似文献   
32.
大冰期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庄 《世界地质》2004,23(3):252-254,294
大冰期的形成不仅需要气温低,而且需要大量海水转移到大陆上形成冰川。元古代晚期全球规模白云岩建造形成之后,火山作用在洋壳和陆壳上的表现大不相同:洋壳型火山作用是岩浆静静涌出,大量蒸发海水;陆壳型火山作用是猛烈爆发,烘烤碳酸盐岩层产生二氧化碳喷发形成“干冰制冷机制”,使大气降温。洋壳型火山与陆壳型火山共同作用形成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后开始了显生宙。大冰期与生物的演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介入。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影响广西气象局计算机中心机房环境温度的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环境温度过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4.
冷库系统变工况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氨冷库蒸汽压缩制冷系统进行理论分析。通过改变环境温度,改变蒸发器和冷凝器压力降,建模计算了冷库系统的损失、效率和制冷系数COP,结果表明,系统各设备的损失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变化,系统设备性能随着压力降升高而变化。认为减少蒸发器和冷凝器的传热温差,减少压缩机内不可逆损失,减少蒸发器的压力降等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5.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二队杜康大酒店浅层地热能(水源)开发工程顺利验收。该工程合同额为145万元,采用节能环保的水源热泵技术对杜康大酒店传统老化的供暖制冷设备进行改造,利用地下200米以内的地下水源作为冷热源,地下水源流经热泵机组时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了夏季制冷、冬季供暖以及24h提供生活热水的功能。  相似文献   
36.
陈设广 《广西气象》2007,28(4):52-53,75
通过对影响广西气象局计算机中心机房环境温度的因素的分析,提出解决环境温度过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37.
提出应用Cacl2作为吸附剂和NH3作为制冷剂的柴油机余热吸附式制冷机的特性.分析CaCl2-NH3吸附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和柴油机能量平衡表明吸附式制冷机用于渔船在吸附能力和制冷温度都是可行的.开发和应用吸附式制冷机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8.
沙尘暴是一种灾害,它是大自然中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一环,科学家把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在1至100微米的固体、液体微粒叫做“气溶胶”,沙尘气溶胶是气溶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9.
徐学燕  吉植强  张晨熙 《岩土力学》2010,31(6):1705-1708
在季节冻土环境中使用人工冻结法时,由于季节冻土层与人工冻土共同存在,在前者影响下人工冻土墙的水平位移和制冷能量消耗与无季节冻土层时有显著不同。在改装的试验台上,通过使用水平冻结管形成季节冻土,用竖向冻结管形成冻土墙,施加水平荷载,模拟了6种季节冻土层温度条件下冻土墙的形成与开挖过程,以研究季节冻土层对冻土墙耗能、受力和变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无季节冻土层的情况相比,季节冻土层温度为-12 ℃时可减小冻土墙水平位移达8.79 mm,约占墙体总位移的52%,耗能量可减小40.4%。试验结果证明季节冻土层对冻土墙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工程中应充分考虑季节冻土层的节能效应和变形约束能力。  相似文献   
40.
城市热岛效应已对建筑能源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评估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下建筑的真实能耗需求及城乡差异对既有建筑的节能调控和未来建筑的方案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天津自动气象站2009—2017年逐时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卫星遥感选站方法,选取天津市区周围4个有代表性的乡村参考气象站,对典型居住建筑全年逐时负荷进行了动态模拟,定量评估了城市热岛强度对不同时间尺度(年、日和小时)建筑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随着城市热岛强度(IUHI)的增强,城市居住建筑供暖负荷减少、制冷负荷增加,且年平均供暖负荷的减小幅度大于年平均制冷负荷的增加幅度。IUHI每上升1 ℃,城市年平均供暖负荷较乡村减少4.01 kWh/m2、年平均制冷负荷增加1.05 kWh/m2。② 冬季供暖期和夏季制冷期逐日负荷变化表现为:供暖期的高负荷时段主要集中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制冷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负荷时段城市日平均供暖和制冷负荷分别较乡村约减少10%、增加6%。③ 日内供暖负荷和制冷负荷小时变化均表现为夜间强于白天。在供暖期和制冷期,北京时间18:00至次日07:00时段无论在城市或是乡村都是高负荷时段;11:00至15:00时段在供暖期是低负荷时段,而在制冷期是高负荷时段,这可能与气温和供暖制冷需求有关。研究表明,应充分考虑小时、日尺度热岛强度对用能的影响,提高供暖和空调运行调控的精细化水平,以期达到降低供暖和制冷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