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1篇
  免费   919篇
  国内免费   941篇
测绘学   739篇
大气科学   2084篇
地球物理   610篇
地质学   1153篇
海洋学   462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1219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70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而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也在进一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近几年雾和霾频发,蓝天越来越稀少,百姓对蓝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蓝天指数预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是根据气象条件的一个综合表述。  相似文献   
152.
153.
基于构建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F?re-Primont指数的DEA评价模型,对中国1999~2012年31个省份的城镇化综合效率进行动态的测算和分解,以克服传统DEA模型无法进行趋势分析、无法区分决策单元之间优劣性的缺陷。同时,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动力因子进行理论分析,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影响城镇化效率的主要动力因子进行分析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1999年北京的1.292倍,大部分地区属于有效增长型地区。中国各地区城镇化综合效率的总体水平较高的原因是混合效率和残余规模效率的高增长。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效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化。城镇化效率动力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内源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后面依次是市场力和外向力,而行政力则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城镇化效率的提高需要推进"人口-土地-经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4.
本文使用开平国家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引入WBGT指标(GB/T 17244-1998标准)对开平市旅游舒适度进行等级划分和对比评价,并根据旅游气候现状对WBGT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本地化应用。结果表明:WBGT指标表现为“单峰”型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12时,早晨、傍晚指标值较低,午间较高;GB/T 27963-2011与GB/T 17244-1998标准下“舒适”等级占比有极大差异;评价小组认为优化后的新指标“基本可行且略优于GB/T 27963-2011标准”,有必要进行盲测问卷调查,以确定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5.
为了解邛崃山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维护状况,利用卫星遥感和地形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遥感生态指数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指数模型,对邛崃山生态保护红线区2000~2019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状况开展监测评估.结果表明:就遥感生态指数而言,近20a区域平均值为0.642~0.680,红线区南部多为高值...  相似文献   
156.
利用1961—2018年中国西南地区312站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海表温度资料,采用夏季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作为干旱指数,研究了西南地区夏季干旱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联系。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夏季总体呈现变干趋势,尤其在云南、四川东南部干旱化趋势显著。当西南地区夏季显著干旱时,该地区对流层低层辐散、上层辐合,且向该地区的水汽输送偏少。造成西南地区干旱维持的原因可归结为大气波动活动异常和海温异常强迫。前者通过西风带扰动向下游的能量频散,为西南地区低层辐散、上层辐合的环流异常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必要的扰动能量积聚;后者通过热带西北太平洋异常热源对大气的强迫,使得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上层)形成异常辐合(辐散),在西南地区和热带西北太平洋形成了斜向垂直环流,使西南地区受下沉气流控制,从而形成了利于降水显著偏少和干旱发生并维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7.
干旱是世界最严重的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经济损失最重、影响范围最广的灾害。我国深受干旱灾害的影响,近几十年干旱事件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和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危害日趋严重。因此,讨论全球干旱指数研究进展对于我国干旱研究及防旱抗旱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系统介绍全球特别是欧美等国气象干旱指数、农业干旱指数、水文干旱指数、遥感干旱指数以及综合干旱指数研究进展,并与我国干旱指数研究情况对比。探讨我国在干旱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干旱指数适用性比较不足,新的机理性干旱监测指数研究不足,干旱预测预警研究不足。因此加强干旱机理机制研究、开展干旱监测准确性定量评估和加强数值模式在干旱预测预警中的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58.
泥石流灾害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影响因素众多,如何合理进行危险性评判一直是研究的焦点问题.本文以研究项目为依托,选择泥石流流域沟谷的纵剖面形态指数作为流域的地貌特征指标,用超熵理论量化泥石流流域地貌系统的稳定性与演化趋势,并借助于模糊综合评判手段,对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评判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为泥石流流域系统的演化趋势预测以及危险性等级划分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9.
利用2010-2019年哈密市气象及环境数据,分析了哈密市空气的污染现状、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降水、能见度、气温、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哈密市首要污染物为PM10,空气质量以Ⅱ级(良)为主,近10年空气质量指数呈先增大再减小的单峰型变化,2011年空气质量最好,污染日数最少,之后轻度以上污染日数明...  相似文献   
160.
采用改进的泰尔指数法对2015—2020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创新资源配置非均衡态势及其影响机理进行探索。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创新资源配置水平呈现明显的非均衡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创新资源配置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2)区域间差异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几乎持平,总体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呈现持续震荡的变化态势。(3)人才密度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促进作用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和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创新资源配置水平的影响在作用程度和显著性上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