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慈利县重点区域进行了农作物富硒程度专项调查,通过建立湖南省相关农作物富硒标准,发现采集的十种农作物中大部分达到富硒标准,其中油菜、水稻、玉米等硒平均含量最高,分别达到0.285mg/kg、0.136 mg/kg以及0.118 mg/kg。通过对比根系土硒含量,研究了十种作物硒富集规律,得出了各农作物硒富集系数,油菜硒富集能力最强,其次为大豆、大蒜。针对慈利县土壤、农作物含硒量特征提出了慈利县富硒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利用南京站1949—2008年逐日气温、逐月降水距平百分率资料及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农作物产量对夏季累积高温的气候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南京市夏季累积高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最近60年(1949—2008年)和最近30年(1979—2008年)夏季累积高温的线性增长率分别为0.35℃/a和2.88℃/a;夏季累积高温与夏、秋粮产量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和-0.62,油料作物对夏季累积高温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响应,但不如前两者显著,棉花产量对夏季累积高温变化不敏感。  相似文献   
83.
西北地区气候暖干化对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综述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是暖干化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冬小麦、春小麦 (夏粮)、玉米、马铃薯、谷子、糜子(秋粮)和棉花、胡麻、冬油菜、酿酒葡萄(经济作物)等10种主要作物的热量指标、水分指标和生长发育状况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气候变暖对作物热量生态适应性的影响非常显著,作物需要热量指标比变暖前有提高的趋势;气候变干对作物水分生态适应性的影响非常敏感,作物需要水分指标比变干前有增多的趋势。气候暖干化对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的影响总体来说是利弊并重。对灌溉区作物是利多弊少,建议要创建干旱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来应对;对旱作区作物是弊远大于利,建议要建立一整套旱作农业生产机制来适应气候暖干化。提出了作物气候生态适宜度是气候暖干化对作物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周义钦 《地理教学》2013,(9):9-11,33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范围广泛、灾种多样、灾次频发、地域差异大、灾情严重等特点。自然灾害实质上就是人类所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反常现象,我国的自然灾害由于受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时空组合及分布上却有些反常。一、一些自然灾害在时间分配上的反常现象1.低温冷害并不是都发生在低温季节低温冷害是指农作物在生育期间遭受低于其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温度侵害导致农作物减产的自然灾害,简称冷害。低温冷害不像冻害(最低温0℃以下),虽然其温度仍在0℃以上,但由于达不到活动积温所要求的  相似文献   
85.
根系土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在农作物中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金山区为对象,分析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元素的有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与全量、有机质、pH等的相关性;根据重金属元素在稻米、蔬菜等不同农作物中的含量,分析了其迁移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不同元素的形态组成差异较大;Pb、Zn、Ni元素的有效态与环境因素(pH、有机质)关系密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最为活跃且易发生迁移,在多种农作物中有较为明显的富集;稻米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土壤污染治理、种植结构调整、土地合理利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6.
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地区的农业经济出现了新变化,即史前时期传人中国的小麦冲击了粟类作物的主导地位,在这一大背景下对中原地区进行农业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环嵩山地区是中原的腹地,对官庄遗址的浮选研究丰富了这一地区植物利用的资料.官庄遗址(34°51′06″N,113°22′28″E)是位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官庄村的一处周...  相似文献   
87.
机载Lidar数据的农作物覆盖度及LAI反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虽然Lidar点云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获取森林各项结构参数,但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于低矮的灌丛、林地和农作物。本文以玉米为研究对象,提出利用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强度信息和全波形数据中的距离与扫描天顶角信息,反演农作物覆盖度和LAI的方法。在黑河进行的飞行实验和地面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精度,也表明Lidar在低矮自然植被监测和农业应用上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8.
尚可 《海洋世界》2011,(7):42-44
玉米是禾本科玉米属的一年生植物,原产地在美洲.早在7000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经开始种植玉米.1492年哥伦布在美洲新大陆第一次"发现"了玉米,并将玉米带回了西班牙. "士"玉米打败了"洋"小麦 比起玉米这舶来品,西班牙人还是更青睐于本土的小麦.西班牙人入侵美洲之后,曾试图将墨西哥变成小麦的种植地.  相似文献   
89.
《海洋地质译丛》2011,(3):35-35
研究人员日前表示,海藻能够避免与农作物争夺耕地和淡水资源,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生物燃料。到目前为止,海藻生物燃料尚不具备经济性,但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海藻可以提取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情况可能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1981~2010年30年的贵州黔南地区气象资料与植保病虫害资料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系列气象条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和降水量有关,而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指标不尽相同。在指标结论的基础上,利用VB.NET设计并开发了黔南州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专家系统,将气象资料实时入库监测分析,达到某种病虫害发生条件即预警,从而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专家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