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采用气候倾向率和线性趋势法分析了四川省农业气候资源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典型生育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14年全省大部地区≥10℃初日呈现提前趋势、终日呈推迟趋势,≥10℃积温呈升高趋势。在此背景下,玉米和水稻出苗期呈提前趋势,速率分别为6.6d/10a和3.5d/10a;玉米成熟期无明显变化趋势,水稻成熟期呈现明显推迟趋势,变化速率为2.4d/10a;玉米和水稻生育期天数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延长。冬小麦出苗期无明显变化,而成熟期呈现提前趋势,速率达2.7d/10a,生育期天数呈现显著缩短趋势,速率达4.9d/10a。总体而言,积温的增加、温度生长期天数的延长为生育期长的作物品种种植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品种的选择和播期调整,可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趋利避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72.
施来成  杨喜林 《中国沙漠》1995,15(2):196-197
1991-1993年,在山东省夏津新垦沙地上引种了小麦、花生、大豆、棉花共20个品种。经筛选,小麦以小偃6号产量最高,产量达300kg/亩;花生以鲁花9号产量最高,达222kg/亩,大豆以502产量最高,达183kg/亩;棉花以豫棉4号产量最高,籽棉产量达282kg/亩。以上各作物单产分别比原来提高55.14%、9。13%、52.50%、20.17%。  相似文献   
73.
农作物后向散射特性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波段极化散射计对中原地区常见的几种农作物(水稻、棉花、玉米、花生)的后向散射特性进行了测量,并从散射系数的测量结果得出了其在不同频率及不同地物参数下的散射特点  相似文献   
74.
为及时准确地获取干旱区农作物种植信息,研究借助PIE-Engine Studio平台,以新疆焉耆盆地为研究区,基于2022年Sentinel-2影像和1948个野外定位采样数据提取农作物生育期内14种植被指数,使用See5.0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多元回归(Multiple regression,MR)模型优选特征参数,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构建5种分类模型和5种样方分割方案进行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通过目视解译和混淆矩阵对比分析分类结果,确定最佳分类方案。结果表明:(1)所有分类模型的总体精度(OA)和Kappa系数均在92.20%和0.9037以上,说明在PIE平台中使用SVM算法提取农作物信息是可行的。(2)SVM-有红边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为93.77%和0.9236,比SVM-无红边方法提高了0.96%和0.0120。(3)相比于SVM-有红边方法,植被指数的引入提高了SVM-RF、SVM-MR和SVM-See5.0的OA和Kappa系数。(4)5种分类模型的OA和Kappa系数均值的大小...  相似文献   
75.
农作物遥感分类识别中应用遥感解译和地理信息等技术手段,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每年度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在自动解译分类的基础上辅以人工,快速获得每年度主要的农作物耕地图斑,完成本年度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工作。遥感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各个环节的数据流动,提高解译准确率,数据的采集精度和时效性都要比以往的效果更好,可为有效落实耕地轮作休耕等政策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本文以逊克县为试验区,针对当前农作物分类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整理,总结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将遥感技术应用到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查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6.
基于金乡县南部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系统采集表层土壤和大蒜样品,对As、Cd、Cr、Cu、Hg、Ni、Pb、Zn共8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及形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土壤重金属形态除Cd、Hg外以残渣态占绝对优势;重金属生物可利用系数与SOM、pH、CEC均呈负相关;大蒜植株不同部位对元素的富集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As、Cd、Cr、Pb、Ni、Cu、Zn表现为须根>叶身>假茎>蒜头;蒜头Cd与土壤Cd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其余元素与对应土壤中全量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77.
78.
金秋季节,柘城县乡间多了另一番繁忙景象:一台台推土机、旋耕机来回穿梭,一片片荒草杂树被推倒铲平,一个个大坑小洼被填覆平整,一块块多年来废弃闲置的土地得到了复垦复耕,并种上了农作物。  相似文献   
79.
资源与农业     
《地球》2012,(Z1):1
展望2012年,科技兴农将多渠道深入开来。2011年,中国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当年总产量超过1.1万亿斤。但是如何保持这一趋势,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严肃思考。农药化肥的物化投入,是否能继续推动粮食增产迈上更高台阶?目前来看,难度颇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表示,主要应该靠三点保持粮食增长态  相似文献   
80.
高原地区农作物水热指标与特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作物农业气象条件鉴定、作物农业气象试验研究、作物生态气候适应性分析和作物农业气候区划以及农业气象灾害调查记载对比评估分析等手段, 整理和总结了髙原地区7种粮食作物、6种经济作物、6种特色作物、7种瓜果作物和4种中药材等共计30种农作物水热指标以及冬小麦和春小麦土壤水分指标. 高原地区作物水热指标具有4个明显特点, 釆用不同积温界限值来确定不同作物属性热量指标, 喜凉、中性、喜温和喜热作物分別釆用≥0 ℃、≥5 ℃、≥10 ℃和≥15 ℃积温界限值作热量指标. 不同温度带作物适宜的热量指标差异明显, 有随温度带愈冷凉作物热量指标呈偏低的趋势. 不同水分气候区作物水分指标差异较大, 有随湿润度增加作物水分指标呈递减的趋势. 作物水热指标随气候变化而发生缓慢变化, 气候变暖使作物全生长期延长, 对同一熟性品种而言, 需要热量指标比变暖前有提高趋势; 气候变干使作物水分指标有增加趋势. 农作物水热指标是衡量作物适生种植的重要标准, 是引种、作物布局、栽培管理、髙产优质安全生产的重要科学依据, 是气象为农业服务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也是服务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