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58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分析了再生稻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尤溪气候的基本特征。再生稻生长主要与稳定通过 10℃初日、稳定通过 2 2℃终日、≥ 10℃活动积温、10~ 2 2℃持续日数及其活动积温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站 (哨 )资料 ,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再生稻示范推广的情况 ,将尤溪具水稻生产分为 4个生产区 :双季稻种植区、再生稻种植适宜区、单季稻晚熟品种种植区 (再生稻种植过渡区 )和单季稻中熟品种种植区。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三明市山地农业气候资源和食用菌生产的气象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采用划分温期法和候平均气温资料 ,选择适栽食用菌品种和菌株 ,科学安排栽培生产季节 ,实现食用菌周年生产和高产优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建立气候资源小网格推算模式 ,制作食用菌生产气候区划图 ,趋利避害 ,为合理开发利用闽中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发展食用菌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3.
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阜新地区多年农业气候资料对2003年春播关键期干旱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上年秋季降水量小、墒情差和脆弱的自然环境是造成2003年阜新地区春播关键期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中国农业气候年景的评估及预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历年逐旬降水量距平绝对值累积值、负距平累积值、正距平累积值为指标 ,分别表示旱涝、干旱、洪涝程度 ,以此分别建立旱涝受 (成 )灾面积、干旱受 (成 )灾面积、洪涝受 (成 )灾面积与逐旬降水量距平绝对值累积值、负距平累积值、正距平累积值之间的回归评估模型。然后 ,利用百分位数方法 ,将受 (成 )灾面积分为 5级 ,进行农业气候年景旱涝评价。经历史回代检验和预报检验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5.
李煊茂 《四川气象》1998,18(3):45-49,53
安岳县是一个干旱频繁的多发区,春夏旱出现频率在49%,伏旱出现频率在58%,形成季节及年际变化大,雨量悬殊的特殊气候。其主要原因是受大气环流季节变化,季风、青藏高原大地形及厄尔尼诺等因素的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安岳县平均2年一大旱,小旱年年有,成为四川盆地著名的“老旱区”。  相似文献   
86.
福建省冬季农业气候资源及其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福建省科季农业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福建省冬季气候资源的特点,利用一定的指标对福建省的冬季气候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全省冬季气候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动态变化,为冬季农业开发模式的选择和合理布局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7.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对策祖世亨黑龙江省地处中高纬度,是80年代气候明显变暖的地区,预计90年代前期黑龙江省仍以变暖变干为主要趋势,变暖的季节主要是冬季和春季,变暖的时间主要是夜间,即夜间的最低气温上升,而白天的最高气温没有上升。未来气候变化的总...  相似文献   
88.
徐思俭 《四川气象》1996,16(2):31-32
中稻稻桩处农田小气候观测试验徐思俭(宜宾地区气象局邮编644007)通过有水田的林间与裸露,有水田与无水田等不同条件距泥面30厘米稻柱高度处进行的温湿对比观测,找出其小气候差异。证明未收或延迟收割的水稻植株有遮光降温保温,改善小气候条件的显著作用。为...  相似文献   
89.
气象因子变化与山西农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华  丁娜佳 《山西气象》1996,(1):33-37,57
本文利用40多年大同、太原、长治、临汾的气象资料,对太阳辐射、温度、降水、蒸发以主风等气象因子分年代、分季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西40多年气象因子变化呈现出冬、秋、春增高、夏温降低;年代平均降水量逐年代递减,其中以夏、秋两季中南部减少明显,而春季降水80年代以来略有增加;蒸发量与大风九随着年代增加大为减少,从而导致山西气候有向干暖化转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90.
何燕 《广西气象》1996,17(4):34-36
通过对1996年上半年广西冬春连旱,强寒潮,倒春寒,冰雹,大风,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及农业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得到了有利于与不利的农业气候分析结果,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