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601篇
地球物理   139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216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3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纪地层区划及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祁连盆地石炭-侏罗系地质剖面的研究,依据古构造格架,基底特征,构造变形,岩浆活动,沉积建造特征,古生物群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程度和接触关系等,把该盆地石炭-侏罗系划分为3个地层区,并在地层区划的基础上讨论了南祁盆地石炭-侏罗纪原盆地环境格局及石油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2.
本文以地处南流江冲积成因为主的古滨海平原的地貌、松散沉积物及其工程地质特性、场地土、场地类别、场地周期等环境特点为基础, 对北海市进行了地震设防区划。将北海市划分为残丘区、台地区和阶地海滩区三个地质地貌单元和相应的三个地震设防分区, 每个地震设防区给出相应的地震影响系数。文中还对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估和预测。  相似文献   
163.
164.
陈习伦 《贵州气象》1998,22(3):25-26
1前言雨季早迟、雨季长短及雨季降水量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雨季早春雨多,常引起油菜、小麦的病害,影响烤烟移栽和夏收;雨季开始晚影响春耕、春播和水稻的适时栽插。雨季过长结束期推迟,不利秋收秋种。只有雨季适时,雨季内降水量分布均匀,才对农业生产有利。本文以望漠县  相似文献   
165.
我国板栗气候生态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板栗产量的地理分布、气候生态区划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的探讨、在我国97~122°E、25~40°N的地区均能栽培板栗,但作为经济林果,其主要集中在110°E以东、25~40°N的地区.根据板栗生态气候条件的类似性及地方品种群的分布,可将中国板栗产地划分为6个区,即东北区(Ⅰ)、北方区(Ⅱ)、西北区(Ⅲ)、长江中下游区(Ⅳ) 、东南沿海区(Ⅴ)、云贵区(Ⅵ);Ⅱ、Ⅳ区最适宜板栗栽培,而Ⅰ、Ⅲ、Ⅴ、Ⅵ区,须采取措施使板栗免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66.
《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98号)要求:各地要以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问题为目标,制订不同矿种资源整合优化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株洲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株洲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通过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将株洲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并在此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基础上划分防治重点区。采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对株洲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划分结果比较符合株洲市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株洲市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8.
169.
为研究34年来菏泽市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并对该市干旱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给市、区(县)各级人民政府防御干旱灾害风险提供理论数据支撑,指导农、林业的生产和发展。主要利用菏泽市最近34年气象站基本资料,分析菏泽市的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变化,同时利用地理区划软件Mapinfo对该地区的干湿风险灾害进行区划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80年代以来,菏泽市年均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水平都有所增加,但降水量的增加程度远远低于潜在蒸散量,于是湿润指数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年均降幅约为1.05%;(2)年均潜在蒸散量的增加主要由于气温上升和湿度下降两个因素影响,其中湿度下降对其产生的影响最大,两者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312和0.94;(3)从时间轴上看,每年10月到次年6月为菏泽市干旱灾害多发期,尤其是每年的12月到次年4月,月平均湿润指数<0.5,为旱灾易发期;(4)目前,鲁西南8县1区中,单县的湿润程度最好,曹县、定陶、牡丹区等次之,鄄城县的湿润程度最差。  相似文献   
170.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等实施评价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开展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借鉴土地和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念,提出了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评价的技术路线,构建了区划目标完成情况、措施落实情况、海域使用符合性及总体实施成效共4个评价层次,17个评价要素,45个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该指标体系的标准化方法和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