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8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1448篇
测绘学   1548篇
大气科学   1659篇
地球物理   1161篇
地质学   2169篇
海洋学   57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486篇
自然地理   121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60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445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43篇
  2004年   278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2篇
  1936年   6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国际上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发展,对美、俄、欧、中的四大全球系统,以及相关的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分析了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Compass全球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5):64-64
2008年4月,欧洲导航会议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ENC-GNSS)及欧洲时间和频率论坛(ETTF)在法国举行。会议组织者决定将这两个会议与国际空间技术专题讨论会及空间应用展览会同时召开,称为图卢兹空间展览。  相似文献   
43.
以地球系统中各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主线,分析总结了我国沙漠地貌过程、流水地貌过程、冰川地貌过程及风沙地貌过程等领域研究的部分进展。由于我国沙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形成和演变与岩石圈构造变动即青藏高原隆升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对我国沙漠形成、演变的研究能为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历史提供重要佐证。近30年来,有关我国沙漠形成时代的认识更新较快。新的沉积记录显示,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在中新世时就已经出现了,但沙漠沙丘大规模扩展可能是在中更新世才开始的。既使在晚更新世以来,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也有过明显波动、沙漠地貌的特征也发生过显著变化。沙漠通过为沙尘暴提供物源,对全球变化产生驱动作用。从地表过程来看,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变不仅受风力作用,而且受流水、湖泊等多种地貌动力过程的影响,地貌类型是各种动力过程共同作用的缩影。古冰川地貌曾是最早发现的第四纪气候变化的证据。随着新的测年技术的出现,学术界对我国第四纪古冰川地貌演化过程有了较系统、全面的认识。流水地貌过程应该是地球上作用区域最广的一种地貌动力过程,对流水地貌过程的认识目前正在向微观和宏观深入。  相似文献   
44.
库车坳陷是南天山中段新构造运动异常强烈的地区,内部发育有四排近EW向展布的逆断裂-背斜带,由南天山山前向塔里木方向依次为:山麓逆断裂-背斜带;喀桑托开逆断裂-背斜带;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和亚肯盲逆断裂-背斜带.东秋里塔格背斜属秋里塔格逆断裂-背斜带东段部分,其构造运动尤为强烈.研究表明:东秋里塔格背斜是浅部滑脱面与其南翼逆冲断层共同形成的断层传播-滑脱混生褶皱,背斜南翼的浅层逆冲断层和深层的断坡构造是重要孕震场所.东秋里塔格浅部背斜核部的背冲式断裂和北翼的膝折属于派生的次级构造,断裂的规模、错动量有限.东秋里塔格背斜南翼逆断层最新活动错断Ⅱ级阶地砾石层,其活动年代至少为全新世早期,这次错动在地表留有3~4 km长的古地震破裂形迹,说明断裂具粘滑运动特征.  相似文献   
45.
基于传统吸附烃概念的烃类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程同锦 《物探与化探》2008,32(5):456-460
烃类是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地下油气藏的直接指标.目前我国油气化探中常用的酸解烃法检测出的烃类,不应定义为"吸附烃",它是介质吸收的产物,属结合态烃类,应定义为"吸收烃".地表酸解烃异常十分稳定,重现性好,能够很好地证明地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烃类运移过程,但在反映目前深部油气信息方面具有多解性.针对酸解烃法的弱点,依据烃类垂向运移理论和物质吸附作用原理,自行设计开发、研制了一套吸附烃脱气装置,建立了土壤吸附烃提取新技术和检测方法.该方法有利于在近地表获取油气系统的动态信息,强化烃类测量法对其信息源的探测,可以提高地表油气化探预测油气分布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6.
《地图》2008,(5):14-15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的首席专家保罗·迪默特克斯认为,风能有潜力提供未来世界所需10%~15%的能源。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农场上的风力发电机。那旋转的“刀片”可能会威胁到鸟类和蝙蝠的生命,尤其当这些风电农场建在侯鸟迁徙的路线上时。为了把这些风险降低到最小.一个可行的措施就是将风力发电场建到海上。  相似文献   
47.
《地图》2008,(1):10-10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近日在曼谷开会时所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和地表下沉,曼谷有可能在15至20年内被淹没。曼谷有近千万人口,如果遭到淹没,秦国将失去其经济引擎,亚太地区也将失去一个主要的旅游中心。  相似文献   
48.
 北京城市地表温度的遥感时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Landsat TM/ETM+和Terra ASTER数据,对北京市1990~2007年夏季的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并对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作出了分析。对Landsat TM/ETM+数据的温度反演采用了普适性单波段算法,ASTER数据的温度反演采用了劈窗算法。通过对地表温度数据的直方图均衡处理以及综合对比分析,总结出北京地区历年来夏季地表温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该格局随北京城市发展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了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9.
在分析地表沉陷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弹性薄板理论,建立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岩层和地表沉陷预计的一类新模型,并推导出地表任意点倾斜、曲率、水平移动以及水平变形的计算公式。该模型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煤层倾角)及煤层上方各岩层的影响,克服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特别是概率积分法关于拐点反对称要求。最后,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0.
我们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巨大灾难。美国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度转而用粮食提炼原料用于汽车燃油的错误决策,已经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全球范围粮食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