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2篇
  免费   6836篇
  国内免费   3531篇
测绘学   1806篇
大气科学   5216篇
地球物理   2532篇
地质学   16516篇
海洋学   2057篇
天文学   123篇
综合类   1889篇
自然地理   2170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716篇
  2023年   1055篇
  2022年   1387篇
  2021年   1427篇
  2020年   1199篇
  2019年   1210篇
  2018年   847篇
  2017年   943篇
  2016年   1022篇
  2015年   1072篇
  2014年   1640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1480篇
  2011年   1478篇
  2010年   1312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385篇
  2007年   1083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1016篇
  2004年   833篇
  2003年   809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70篇
  2000年   664篇
  1999年   625篇
  1998年   513篇
  1997年   583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25篇
  1993年   337篇
  1992年   305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高联达 《甘肃地质》1991,(1):1-10,12,119
本文首次报道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发现的丰富的化石孢子研究结果。在王家店组除孢子外,还发现少量疑源类(Acritarchs)和虫颚化石(Scole-codonts)。本文图示14个孢子属,23种和变种(包括未定种),根据孢子在地层中分布规律和演化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孢子带,下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上带称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letes explanatus(LE)带。 甘肃漳县大草滩王家店组孢子带可以与华南和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孢子带比较,同时可与西欧(Clayton et al,Higgs et al. ,1987)晚泥盆世晚期的Retis-pora lepidophyta-Knoxisporites literatus(LL)带和Retispora lepidophyta-Hymenozonotriletes explanatus(LE)带比较,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斯特隆阶(Strunian)早中期。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绍兴—龙泉不同类型金(银)矿床的矿化类型,围岩蚀变、矿物的地球化学、矿石结构构造等一系列成矿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并从围岩及矿源层、中生代火山成矿作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诸方面,对影响北东段与南西段成矿分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
25.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位于大兴安岭西南山麓的迎风坡,是冷空气频繁活动的地区。2001~2005年春季,在蒙古气旋影响下,每年3~5月都要出现1~2次大一暴雪天气过程,对此期间出现的7次大一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前期气象条件以及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天气学特征都极为相似。分析总结阿尔山地区产生大~暴雪天气所具有的4种天气条件、8点共同特征,对报准该地区3~5月大一暴雪天气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
根据黄淮地区大部分年、季、月气温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按概率分位数0.05、0.25、0.75、0.95确定了冷暖与正常的5级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冷暖的发生频率及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7.

利用西安市7个县市23a的低能见度资料,统计分析西安市水平能见度小于1km(低能见度)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以及23a的日均、月均、季均、年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安低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变化,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平原多于临近山区。分析了地形地貌、雾等因素对西安市低能见度的影响,得出影响西安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是雾。

  相似文献   
28.
作者曾在1989年提出关于高速滑坡形成机制的一种解释-“闸门效应说”此后,又进行了这方面的模型试验,并在滑坡预报研究中监测到焦家村滑坡的变形过程,二者均证明,“闸门效应说”是正确的,本文对此了简要介绍,本文还据实际观察到现象指出,由于环境条件不同,高速滑坡滑体的运动既可以表现出滑动特征,也可以很快转化成碎屑流有面出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29.
张继荣 《云南地质》1997,16(1):85-90
1矿床地质特征矿床位于德钦县拖顶乡尼任。区域构造上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中甸褶皱带,布伦-石鼓褶皱束。矿区出露泥盆系中、下统。泥盆系下统(D1)为一套浅变质的陆源碎屑岩,顶部具一层厚约10米的黑色含石膏条带炭质、钙质板岩;中统(D2)为一套局部大理岩化的内碎屑白云岩、砂质、泥质白云岩。矿区为一向北东~北北东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发育近南北向的逆断层及近东西向的正断层。铜矿(化)体产出于中泥盆统(D2)底部白云岩中,受层位及岩性控制,已发现5个铜矿体(图1)。1·1含矿层铜矿(化)体产于泥盆系中统下段(DZ),岩性…  相似文献   
30.
高建国  秦德先 《云南地质》1997,16(4):368-376
铅锌矿床赋存于陡山论组碳泥质白云岩中。合矿地层的Ph、Zn、Ag、Cu、Co、Ni等元素含量普遍较高,各元素间呈正相关关系。北东~北北东高角度道断裂控制了矿带的展市方向,次级断裂控制了矿体(脉)的空间形态。矿物原生分带明显,矿床下部为破铁矿;上部为铅锌矿。地表为风化型铁矿。成矿经历了三个阶段:同生沉积(成岩)→后期改造→地表及浅部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