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5篇 |
免费 | 278篇 |
国内免费 | 3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6篇 |
大气科学 | 720篇 |
地球物理 | 243篇 |
地质学 | 81篇 |
海洋学 | 116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87篇 |
自然地理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75篇 |
2015年 | 76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47篇 |
2012年 | 78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台风模拟中QuikSCAT风场的非对称加强订正及同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QuikSCAT 散射计风场资料对台风级别的强风速区还无法准确刻画这个技术问题,引入台风移速、移向、摩擦等客观因素对该风场产品资料进行非对称加强订正;然后利用四维同化技术,并设计了先同化后预报两个阶段的试验方案,对“云娜”台风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模式约束调整,四维同化技术可以把QuikSCAT 海面风场资料引入到整层模式大气中,并对整层风场和气压场的强度及路径模拟都有很大的改进,而且该资料还提高了预报阶段台风强度的模拟效果,并对登陆点的预报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选取2013-2017年吉林测震台网记录的部分地震,按测震台网运行管理细则对地震编目的要求,需对地震波形进行WA仿真处理后测量震级。对比仿真前后震级,发现仿真后量取的震级普遍较大,偏差在0.3以内。因此,地震编目需严格按照细则执行,地震速报使用仿真震级更加准确,而且掌握震级偏差可为新旧震级资料的连续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青藏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b风场订正方法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用Cressman逐步订正方法,对高原地区500hPa FGGEⅢ_b资料(1979年5—8月每天2次流场图)用我国同期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资料进行了订正。与天气图(包括科实资料)及科实的流线图对比,发现与天气图等对应得很好,此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另外,订正图与FGGEⅢ_b流线图比较,主要结果:(1)NCAR软件所绘的流线图能很准确地反应格点风向。(2)FGGEⅢ_b资料能较好地反应高原地区的大尺度环流,但对次天气尺度系统如高、低中心漏分析的很多,尤其是低涡中心,只有1/2的准确率,但它们都对应于正负涡度区。有一点要特别指出:FGGEⅢ_b资料在高原西部常出现很强的低涡,而在订正图上不但涡小,且常只有低槽与之对应。(3)由订正图上可以看到低涡集中出现在高原中部30—35°N的纬带内,而反气旋中心则出现在其北侧(35°N以北)和南侧(30°以南)。(4)在高原的西南及东北边缘地区常出现地形槽,槽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它们的形成与地形影响密切,对高原东侧的天气影响也是明显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4.
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的贝加尔裂谷是最典型的大陆裂谷之一,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与演化过程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使用一种改进的横波分裂测量方法——全局最小切向能量法,对研究区宽频带固定台站ULN和TLY记录的SKS震相和接收函数PmS震相进行分裂测量,得到了裂谷地区地壳和上地幔的各向异性属性.ULN台的SKS分裂测量结果表明,台站下方存在双层各向异性结构,其中,上层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74°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80 s,下层的快波偏振方向为N128°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80 s;PmS震相分裂测量结果表明,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单层各向异性结构,其快波偏振方向为N77°E,与SKS分裂测量的上层各向异性的快波偏振方向相近,快、慢波分裂时差为0.26 s,这说明SKS分裂测量的上层各向异性同时包含了地壳和地幔岩石圈.对TLY台进行SKS分裂测量时发现,台站下方上地幔结构表现出横向非均匀性:当反方位角90°时,快波偏振方向约为N120°E,快、慢波分裂时差为1.40 s;PmS震相分裂测量没有获得有效的结果,并且不同方位的PmS震相到时基本一致,说明TLY台下方地壳结构接近各向同性.根据分裂测量结果,结合贝加尔裂谷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得到以下结论:(1)ULN台双层各向异性的上层主要是岩石圈原始结构的反映,并且存在地壳与地幔岩石圈的一致性形变,而下层指示着现今软流圈地幔的流动;(2)由于刚性的西伯利亚克拉通的阻挡,地幔流动方向在克拉通南缘发生了偏转,在深部绕克拉通边缘流动,因此形成了TLY台下方上地幔结构的横向变化.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