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8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985篇
测绘学   688篇
大气科学   1841篇
地球物理   585篇
地质学   458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岩浆活动旋回与地球多层对流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地球历史的节律角度讨论岩浆活动旋回。岩浆活动旋回可按时间与空间分出相互对应的不同尺度,进而可与深度尺度不同的地球多层对流系统相互对应,从而给予了岩浆活动旋回的动力学意义。岩浆活动的时间周期愈长,空间尺度亦愈大,需要的维持岩浆源存在的热能、挥发分供给的数量与深度亦愈大。  相似文献   
72.
胡才荣  许敏 《内陆地震》2004,18(1):90-93
2003年2月14日01时32分、01时34分,距石场台站13km、26km处相继发生两次5.0和5.4级中强地震(φN43°59′;λE85°51′);(φN44°00′;λE85°52′)。这是建台以来震中离台站最近、强度最高、震感最为强烈的两次地震。利用地形变学科分析预报方法对以上两次地震的单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捕捉震前短临异常信息,为预测本监视区未来地震提供了依据。1 观测点概况石场地震台SQ-70型石英摆式倾斜仪架设在台站以南2km处的山洞内。山洞进深18m,台基为侏罗纪砂岩,覆盖厚度约30m,年温差小于2℃。1989年对山洞进行保温改造后仪器连续工作至今(…  相似文献   
73.
从原始记录和分量图两方面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1991年以来的倾斜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与省内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1996年至2002年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临汾中心地震台地倾斜资料都有较好的异常反映。  相似文献   
74.
系统分析了1988~1998年期间新疆4个台站、5套地倾斜仪记录到的异常图像,发现与周围的4级以上及强远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对图像特征、典型震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异常图像的识别标志、与地震关系的定性指标;对异常图像的可能机制作了初步讨论,认为可能是岩石临破裂前的裂隙扩展、断层预滑的直接记录;地倾斜异常图像的研究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
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沉陷的渐近灰色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开采所引起的地表沉陷是一种严重的矿区地质灾害。煤层的倾角、厚度等物理条件是地表沉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水平煤层或缓倾斜煤的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层倾角小,地表沉陷具有较完整的规律性,其预测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在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由于地层倾角较大,赋存条件和地质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增强了地表下沉的非线性特征,使地表沉陷具有不确定的表现规律。文章对重庆市南桐矿区东林矿的地表沉陷非线性特征进行了探讨,得到了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的分形维数是1.07。在岩层移动这个系统当中,既含有已知的又含有未知的或非确定的信息,可以作为一个灰色系统来研究。岩层控制系统的状态、结构和边界条件难以精确描述,属本征性灰色系统。文章针对东林煤矿地表下沉曲线非线性较弱的性质,提出用一种基于GM(1,1)的渐近预测模型对东林煤矿42个月的地表下沉量时间序列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对急倾斜层开采地表沉陷的预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工程实例的应用分析,进一步证明这种渐近的灰色预测方法具有相对较高的精度,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地表沉陷预测方法,具有广泛的工程实用空间。  相似文献   
76.
小波分析思想在中尺度对流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应用近些年在大气科学领域被广泛采用的小波分析方法,基于小波分析思想提取GMS红外卫星云图中的中-β尺度对流云信息,分析中-β尺度对流活动特征.构造了理想小波函数模板,对四种理想云模型进行了实验分析,建立了小波变换提取云的中心位置和水平尺度等信息的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中-β尺度对流活动实例进行分析和追踪实验.此外,还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2001年夏季(6~8月)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中-β尺度对流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出了这一区域中-β尺度对流活动的分布规律、强度变化等特征.  相似文献   
77.
利用烟台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自动气象站和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5月16日山东半岛西部强对流天气背景和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由高空低涡和地面气旋造成的,在雷达径向速度图上,有中气旋特征,并与地面风场相对应。  相似文献   
78.
马春萍  杨传栋 《河南测绘》2004,(4):21-21,24
由于受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其设备在运营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如建筑物整体或局部发生沉陷、倾斜、位移、扭曲和裂缝等。如果变形在允许范围之内,则认为是正常现象;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严重的还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工程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它们进行变形观测,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状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79.
PNN网络在预测MCS移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网络是空间数据挖掘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运用概率神经网络(PNN网络)对1998年夏季影响青藏高原上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东移的环境物理量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高原上MCS移动方向与环境物理量场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使用概率神经网络预测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移动具有较好的效果,从而为研究高原上MCS东移与环境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0.
郑州强对流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4年郑州出现的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影响系统及稳定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涡和NW气流形势下存在着低层升温、高层降温机制,使大气层结趋于不稳定,当测站高低空温差或温度平流差达到一定量值,且近地层存在辐合系统时,易出现强对流; SW气流或高压控制时,大气高温高湿,具有较强不稳定能量,若850 hPa或地面出现辐合系统时,易产生强对流;地面湿度连续数天加大或保持在某一值域,其上空温湿24 h变化呈上趋冷下趋暖或上趋干下趋湿并达到一定量值,预示强对流的发生;700~500 hPa湿度明显减小,24 h温度露点差加大4 ℃以上,或近地层θse≥350K,中低层Δθse≥26 K,θse小值位于700 hPa或500 hPa,其厚度≥2000 m,易出现强雷雨大风; 700 hPa以下t-td≤4.3 ℃,或连续4天850 hPa t-td≤7 ℃、700 hPa t-td≤5 ℃、500 hPa t-td≤9 ℃,PW≥12,可预示短时暴雨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