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9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测绘学   699篇
大气科学   1852篇
地球物理   587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121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157篇
自然地理   4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152.
实景地图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旅游景点、宾馆、银行、政府服务中心等的空间位置查询、服务内容介绍等。实景地图的生产方法、生产流程有多种多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利用轻型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实现三维全景地图生产,生产方式方便、高效且质量较好。该文介绍了生产三维实景地图的无人机系统及三维实景地图生产方法与过程,通过采用无人机系统实景地图的生产实例,讲述了实景地图应用现状、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3.
张照杰  李娜 《北京测绘》2021,35(1):66-69
自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启动以来,由于各地的基础工作实际情况不一,该项工作一直面临着工期短、任务重、缺少工作底图基础数据、权籍调查入户取证困难等痛点问题.作者所在单位参与了台州市天台县农村宅基地及住房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提出了将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并基...  相似文献   
154.
"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是近两年新兴的一条建设智慧城市的技术路径,它是构建一个与现实物理城市匹配对应的数字城市,实现城市要素数字化,其核心数据之一是高度仿真的城市三维模型.本文在研究机载LiDAR点云、倾斜摄影和三维可视化等技术之后,探讨了利用机载LiDAR和倾斜影像进行互补融合,构建城市三维模型的方法,并详细描述了三维建...  相似文献   
155.
拟建川藏铁路洛隆车站布设在察达大型堆积体上,该堆积体从上到下分布三级平台,以漂石、块石碎石土为特征,尤其是整个斜坡表面广布粗大漂石,而对其成因来源众说不一.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地质钻探、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和遥感影像查明了该堆积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物质组成(颗粒、成分),采用14C测年法测定了堆积体河谷段下伏黑色淤泥质土体年...  相似文献   
156.
网格嵌套技术对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降水过程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侯瑞钦  程麟生 《高原气象》2006,25(3):451-463
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5对2002年7月22日12:00~23日12:00(世界时,下同)长江流域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主要讨论了网格嵌套技术对降水和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重嵌套在D1,D2域选用积云参数化方案后,模拟的雨区收缩,虚假降水中心相对减少,降水强度及分布更接近观测值。在模式非线性动力、热力及湿物理过程共同驱动下,通过嵌套网格的双向相互作用,使可分辨云尺度的细网格域D3将其信息通过嵌套边界向次细网格域D2传递,然后再通过D2域边界向粗网格域D1域传递。同样,动力、热力反馈也会反向进行。结果将有助于改进各网格域的预报效果。但对D1网格域系统位置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相对小些;另外,通过双向多重嵌套,可提高模式预报区域的分辨率,特别是提高模式关键预报区域的分辨率,这也就有可能改进预报的中尺度物理场,使其能够较真实地描写大气实况。  相似文献   
157.
吴章亮 《福建地质》2021,40(2):158-164
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方法以屋顶平改坡规划设计应用为研究对象,进行屋顶平改坡的三维测图与倾斜三维模型展示任务.首先采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获取测区的影像数据,然后通过无人机影像数据构建数字正射影像和倾斜实景三维模型,最后基于倾斜实景三维模型进行屋顶二维线划图的绘制,获取屋顶完整信息.应用结果表明,无人机摄影测量方法能够快...  相似文献   
158.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9.
郑州局地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机制与预报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常规报文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天气学分析和物理量诊断方法,对2004年郑州市出现的4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单站要素特征和一些物理参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西北气流或华北低涡时,存在着低层辐射增温和高层冷平流降温这一对流不稳定能量迅速增强的机制,有利于对流天气发生.地面提前1~3 h出现的中尺度辐合线是强对流发生的触发机制.单站θse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排熵指数、垂直风切变、大气可降水量等参数的量值可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类型.  相似文献   
160.
孙文彬 《化工矿产地质》2006,28(3):189-192,148
软土地基桥台存在三方面的主要隐患:桥头与路堤具有较大的沉降差;桥台倾斜或桥台底部出现垂直裂缝;桥台向河心移动。软土层地质结构及物理地学性质、桥台形式、勘探与施工质量是影响桥台位移的主要原因。淮安市高等级公路建设的桥梁建设实践表明,应从设计施工、养护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使损失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