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磷矿粉复合保水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丙烯酸、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经部分酸化和无机材料改性处理的活化磷矿粉为主要添加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活化磷矿粉/PAA-AM复合保水材料。进而探讨活化磷矿粉添加量、中和度、交联剂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保水剂吸液性能的影响。当中和度为70%、活化磷矿粉、交联剂、引发剂添加量分别为单体的45%,0.04%,0.5%时,所得复合保水材料吸蒸馏水、自来水、生理盐水倍率分别为390倍,200倍,62倍。通过释磷性能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可持续供磷性能、有利于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缺磷状况。同时,还通过谱学分析(XRD和F-IR),探讨该复合材料的释磷机理。  相似文献   
22.
榆神矿区保水采煤的工程地质背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论述了榆神矿区煤层上覆红土、风化带基岩、未风化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认为红土层具有较好的隔水性能,风化带基岩中粘土矿物的含量增加,隔水性能明显增强。2-2煤层上覆基岩为中硬岩石,而且有较多的软弱岩石夹层,煤层开采的冒裂带发育高度相对较小,影响不到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底部,具有较好的保水采煤工程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3.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榆阳煤矿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与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矿井涌水通道特征、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贡献”率,研究了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探讨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的影响,提出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影响不大的结论,但由于红石峡水源地范围内煤矿较多,众多煤矿大范围、高强度开采将直接影响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24.
王桢  高雪  高伯贤 《地下水》2014,(6):114-116
通过野外调查、原位试验、测试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手段,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预测和分析井田开采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提出根据井田的实际情况,从控制可能产生污染的全过程、地下水监测和地下水污染应急措施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5.
榆神府矿区萨拉乌苏组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区萨拉乌苏组分布广泛,厚度大,含水丰富,萨拉乌苏组地下水资源不仅是维系表生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也是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主要水源,同时,由于煤层浅埋,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容易受到采煤破坏,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由此引起表生生态环境恶化,保护萨拉乌苏组地下水水位是采煤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分析萨拉乌...  相似文献   
26.
针对采煤过程对区域水文地质的影响和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问题,论述了煤矿顶板水保水开采的理论基础、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研究现状,并介绍了陕西榆林市榆阳区煤矿保水开采的成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关键层理论、开采对岩层移动影响及离层规律和水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等理论,通过留设防水煤柱、充填开采和注浆加固等方法,抑制岩层导水裂隙带的发育和隔水关键层的离层和断裂,控制岩层潜水的渗流速度是解决煤炭生产中水资源破坏问题的根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王西泉 《地下水》2015,(1):172-174
榆神矿区小保当二号井田主要含水层是萨拉乌苏组,含水层厚度20~40 m,最厚可达66.64 m(XE4钻孔),钻孔平均单位涌水量0.066 75~0.161 0 L/s·m,平均渗透系数1.142 2~1.305 8 m/d。风化岩含水层平均厚度43.05 m,最厚78.32 m(XE10钻孔),最薄5.85 m。新近系红土隔水层厚度变化大,据钻孔揭露,厚度为0~93.22 m,平均厚度29.16 m,总体变化趋势南部厚。论述了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保水采煤建议,即在小保当二号井田开采前,应该进一步查明含水层及隔水层组合特征,研究采煤对含水层的影响,提出合适的采煤方法,确保采煤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保水采煤研究是我国西北部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煤炭高质量开发的理论基础和依据。针对西北部生态脆弱矿区高强度开采对含水层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损害问题,阐述了保水采煤的发展历程和科学内涵,保水采煤研究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主要表现在保水采煤理念被广泛接受,保水采煤技术广泛推广应用,保水采煤的效果监测体系已经建成,保水采煤的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形成。研究认为保水采煤的核心目标是保护具有供水或生态意义的目标含水层结构基本稳定。通过研究分析采煤对含水层扰动评价技术、保水采煤地质条件分区技术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技术等8项综合保水采煤技术的技术原理、适用条件及工程应用效果,构建了保水采煤的技术体系研究基本框架,为我国西部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开采、科学开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9.
水资源保护与煤炭资源开采是西北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保水采煤是西北地区实现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技术,其中隔水层稳定性评价是保水采煤技术的首要关键问题。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煤层埋深浅,地形切割强烈,近地表含水层变化较为复杂,传统的隔水层评价方法与实际水文观测情况存在较大误差等问题,提出采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以实现浅埋煤层保水开采隔水层稳定性的精准评价。首先根据勘探信息和地形等值线构建直观可靠的三维地质模型以精细刻画地形切割及浅层含水层的复杂变化,然后选择典型工作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煤层采动覆岩破坏特征以获取三维煤层模型各煤层点导水裂隙带高度,最后利用三维地质块体模型从全三维角度计算各煤层顶板点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含水层覆岩厚度之差作为保水开采隔水层稳定性评价依据。以内蒙古鄂尔多斯满都拉煤矿为例,通过搜集区内36个钻孔柱状图与地形地质图构建精细化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计算隔水层的稳定性。与2个井下积水区观测结果对比发现,传统方法计算的隔水层不稳定区未能准确反映南侧工作面充水区,而新方法计算的隔水层不稳定区更加精细,充分反映了第四系含水层受地形切割、风化、剥蚀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30.
海藻胶低聚寡糖的酶法制备纯化技术及保水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胶低聚寡糖是从马尾藻等藻类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保水功能。本文采用酶解技术对海藻胶低聚寡糖的制备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酶解过程中反应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底物浓度和pH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50°C、时间4h、加酶量45%、底物浓度0.4%、pH 6.0时,海藻胶降解成低聚寡糖的产率最高,达到75%左右。进一步对海藻胶低聚寡糖进行纯化,结果表明当温度控制在27°C,时间在2h时,分子量为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分离效率最高,达到70%以上,并对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糖的保水理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000—8000Da海藻胶低聚寡糖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本研究可为开发一种安全、高效、节能、环保,适用于冷冻鱿鱼和虾仁等的生物保水剂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