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66篇 |
免费 | 2147篇 |
国内免费 | 298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90篇 |
大气科学 | 9385篇 |
地球物理 | 1319篇 |
地质学 | 3366篇 |
海洋学 | 1761篇 |
天文学 | 95篇 |
综合类 | 843篇 |
自然地理 | 23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0篇 |
2023年 | 431篇 |
2022年 | 574篇 |
2021年 | 663篇 |
2020年 | 551篇 |
2019年 | 688篇 |
2018年 | 394篇 |
2017年 | 395篇 |
2016年 | 396篇 |
2015年 | 501篇 |
2014年 | 907篇 |
2013年 | 739篇 |
2012年 | 906篇 |
2011年 | 864篇 |
2010年 | 881篇 |
2009年 | 858篇 |
2008年 | 1063篇 |
2007年 | 959篇 |
2006年 | 899篇 |
2005年 | 856篇 |
2004年 | 807篇 |
2003年 | 713篇 |
2002年 | 613篇 |
2001年 | 596篇 |
2000年 | 462篇 |
1999年 | 353篇 |
1998年 | 367篇 |
1997年 | 370篇 |
1996年 | 341篇 |
1995年 | 297篇 |
1994年 | 266篇 |
1993年 | 245篇 |
1992年 | 236篇 |
1991年 | 231篇 |
1990年 | 161篇 |
1989年 | 128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0年 | 7篇 |
1961年 | 6篇 |
1957年 | 6篇 |
1955年 | 8篇 |
1941年 | 5篇 |
1936年 | 7篇 |
193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黑河干流拟建水利工程对下游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典型年份实际调查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 采用地下水均衡方法, 定量对比分析了黑河拟建水利工程对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变化趋势, 并利用Visual Modflow三维地下水非稳定流软件系统模型对下游盆地未来20 a(2008—2028年)地下水位及其生态环境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在拟建工程实施20 a后黑河下游地下水位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 但下降幅度呈逐年减少状态直至趋于新的动态平衡.金塔-鼎新盆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段是黑河沿岸为0.51~0.87 m, 但由于人工农业绿洲补充, 故生态环境不会有大的改变.额济纳盆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的地段是古日乃及外围, 分别为1.0 m以上和0.5~1.0 m, 将引起植被的衰亡和种群的更替变化; 大部分地段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介于0.0~0.50 m之间, 对现有的生态与环境影响不显著; 桃来三达-额济纳旗以北地下水位呈现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为0.10~0.87 m, 东居延海一带上升幅度大于0.87 m, 这一地区植被长势趋于良好, 植被覆盖率会有所增加, 将形成围绕海子的天然绿洲. 相似文献
83.
84.
根据海南岛的气候特点,采取了特定的技术措施,育苗用水加FeCl3处理、二次过滤;亲蚶排放时,单独设置作精池;附着基质选择非酸性海泥;培养耐高温的饵料。另外,还做了亲蚶和稚贝倒池培养实验,结果证明:12小时倒池一次,亲贝培养效果最好;2天倒池一次,稚贝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5.
86.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安徽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其发生发展和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关,强对流发生的天气学条件即:丰富水汽、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或强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强风暴常有逆温层、强的风垂直切变、中层干冷空气等有利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产生的强对流天气类型也不相同。冷涡槽后类对流不稳定表现在中低层温度直减率大;风垂直切变强,风随高度强烈顺转,400~500 hPa有西风急流存在,且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紧密相关;存在明显的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干线;主要造成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槽前类通常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大,中低层有急流存在,风速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大;快速东移的短波槽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低层水汽条件较好;主要导致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龙卷天气。通过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各天气要素和物理量统计,提取环境场消空指标,明显提高了基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的龙卷识别和预警水平。对比分析了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副高边缘槽前类和在东北冷涡形势下的2009年6月3日、5日、14日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分别产生飑线并造成大范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差异,提高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87.
暴发性流行病病原对中国对虾越冬亲虾人工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典型的白斑症病虾中,分离出一种杆状病毒,属对虾白斑病杆状病毒[3]。为了探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病机理及传播机制,作者于1996~1997年冬季,采用青岛地区当年夏季暴发典型白斑症的病虾,对中国对虾健康的越冬亲虾进行了白斑病杆状病毒的感染试验。1 材料和方法1.1 病虾标本与病原分离具典型白斑症状的病虾,于1996年8月取自青岛城阳区红岛邵格庄发病的虾场,保存于-70℃。剥离病虾的胃、肠及鳃组织约10g,加液氮充分研磨,加90ml0.01mol/LPBS(0.2mol/LNa_2HPO_4-Na… 相似文献
88.
89.
月内冷暖起伏大强对流天气频繁——2009年3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我国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多.全国平均气温为4.5℃,较常年同期(3.2℃)偏高1.3℃.全国平均降水量为29.1mm,较常年同期(28.1mm)偏多1.0mm.海南3月区域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 相似文献
90.
为了探讨西太平洋暧地区热带波动的天气效应,利用1980年2-9月140°E日本静止卫星纬度时间剖面卫星云图,分析了5d和14d左右周期热带波动云的演变特征,井综合分析了14d周期的云系演变型式与流场的关系,为预报热带中期天气变化规律提供了依据;热带波动中30-60d大气低频振荡的云量变化最显著,北半球夏半年热带波动的天气压主要在10°N-0°,各半年在10°N-10°S,超过这个区域热带云量的港分布型式就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