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3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399篇
海洋学   110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突发性、局地性极端强降雨事件频发,加之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导致发生了大量的地质灾害事件,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占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总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以"十二五"期间我国发生的地质灾害为主要研究对象,搜集了全国省级国土部门的权威数据,通过数理统计,以及对孕灾条件和诱发因素的分析等,研究总结了2010—2015年("十二五")期间全国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总体情况及特征:(1)在全国发生的64 530起地质灾害中,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要灾害类型,中小型灾害最为发育;(2)强降雨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汛期降雨型地质灾害在地域上具有随时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推移的特征;(3)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具有向低人员伤亡、高财产损失方向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及空间分布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为揭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前期土壤污染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以研究区西邻无工矿影响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矿区农田土壤进行了重金属元素污染的潜在生态环境危害评价。结果表明,Hg是农田土壤中潜在生态危害最严重的元素,其次是Cd和Pb。Hg、Pb、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97.41%,仅Hg的贡献率就达84.37%。多个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很强、极强的土壤样品占样品总数的49.62%,影响面积达74.54%。从西北向东南,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激增,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选冶的布局一致。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环境危害的后果已被前期研究成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23.
秦瑞萍 《山西地质》2010,(3):42-43,46
通过对盐湖区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分析,阐明了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建议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积极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尽可能减少和避免灾害的发生,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西南某山区高速公路岩溶隧道的涌水灾害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某山区高速公路越岭岩溶隧道所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全段不仅存在通过岩溶进行地下水近、远程补给而发生涌水突泥的风险,而且勘察发现进口段存在岩溶管道与临近龙湖存在水力联系,存在湖水倒灌的风险。因此,本文以隧道近场区地质建造和构造改造格架为分析物质基础,以地质作用过程机制为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物探及钻探等手段基本查明隧址区环境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水文地质原型,对地下水、地表水的补径排关系和渗流场特征,及岩溶空间展布特征展开分析研究,定性到半定量地进行了隧道涌水危险性预测评估,并以评价成果为依据对原隧道平纵布置进行了调整,以进一步降低建设和运营期间的涌水突泥危险性。  相似文献   
26.
据统计,1992~2013年苡茨河曾多次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并造成村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2013年7月24日再次爆发泥石流,破坏农田71280m2(108亩)。因此在对苡茨河泥石流形成条件、活动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其泥石流的形成机制及其造成巨大危害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在已有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提出两种防治对策进行对比,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27.
Background: Radiographic signs of Pneumoconiosis found in farming Ladakhi despite absences of mines and industries were believed to be due to exposure to frequent dust storms and domestic fire pollutions. Seasonal Koilonychia (spoon nail) occurring predominantly in farming women in absences of iron deficiency anaemia was thought to arise from exposure to water made alkaline by weathering of hornblende minerals. The relation of these health conditions to environmental geohydrochemistry is postulated as the source of irrigation water in the affected population originates from glaciers in trans-Himalaya range of sedimentary geology and steep landscape favouring flushing of silica/silicate containing silts. Methods and results: Survey in two central Ladakh villages revealed radiographic evidence of silicosis in all middle aged women and half in middle aged men. In a large-scale study of 3105 subjects aged over 30 years from three villages; 101 (22.5%) of the 449 radiographed showed signs of pneumoconiosis (ILO 1980 criteria) including eggshell calcification of hilar gland and progressive massive fibrosis. Indoor dust analyzed using Philips 400T electron microscope with energy dispersive analysis system attached showed SiO2 levels upto 53.27% with particle size of 0.5 to 5.0 microns and the concentration during cooking period in the worst affected area was 7.495 mg/m^3. Microscopy and histopathology from the subject was characteristic of pneumoconiosis. Analysis of the inorganic dust in the lung showed 40.2% muscovite, 37.3% quartz with the extracted dust wt 147.9 mg/gm of dry tissue. Prevalence of chronic cough with chronic phlegm and percentage of villagers with FEV1/FVC ratio of less than 65% rose with age. Of 70 subjects studied 19 women and 2 men had Koilonychia with incidence being highest in summer. Absence of seasonal Koilonychia in villages fed by water derived from northern mountain range glaciers with mainly igneous geology supports our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28.
冯菊霞 《地下水》2022,(3):298-300
以陕西铜川的小河沟为研究区域,分析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成因,对以往实施的水土流失治理效果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清洁小流域为治理目标提出具体治理思路。认为:小河沟流域的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风蚀微弱,主要由自然流失和人为因素引起。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过调查分析可知仍然存在水土流失现象,影响小河沟流域内生态环境。可按照清洁小流域治理思路,将小河沟流域划分为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和生态保护区三个功能区,核定具体面积及边界,形成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砂土液化危害性评价方法的不足,通过确立液化土层在不同震害模式情况下的液化震陷计算值,建立了以震陷值S为指标的浅基础水平场地地基液化危害性评价等级,得到了其评价程序.  相似文献   
30.
1961-2010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青海省50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逐日气象资料, 对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青海省人体舒适度主要为寒冷、冷、凉、凉爽和舒服等级, 整体呈现冷凉特征, 各区各等级年均日数分布差异较大. 青海省最不舒适的月份是1月份, 其次是12月; 最舒适的月份是7月, 其次是8月、6月. 1961-2010 年青海省人体舒适度指数上升趋势极显著, 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各区人体舒适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其中, 柴达木地区上升最明显; 春、秋季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相似, 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相似, 各区秋季上升趋势均高于春季; 青南牧区各季人体舒适度年际波动幅度较大, 冬季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人体舒适度差异不大. 青海省人体舒适度季节差异明显, 夏季最高, 冬季最低, 春季略高于秋季, 近50 a来四季人体舒适度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冬季波动幅度较大.温度(湿度、风速)与人体舒适度指数存在极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 温度是影响人体舒适度指数的最主要因子, 风速和湿度主要通过温度影响人体舒适度指数, 且风速的负影响略大于湿度. 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地区风速的负影响较大, 环青海湖地区和青南牧区相对湿度的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