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4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天山北坡东部森林上限采集雪岭云杉样本,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和稳定碳同位素序列,采用相关函数分析了树轮宽度与木垒气象站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发现这一区域的树轮宽度主要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但由于采样点位于森林上限,温度也限制了树木的生长,导致了树轮宽度记录降水信息能力减弱。树木年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大气CO2浓度增加,大气δ13C降低的事实。将树轮δ13C序列进行校正后与木垒月气象资料的相关分析表明,树轮碳同位素序列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较为复杂,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一区域森林上限的树轮碳同位素并不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62.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土壤养分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明土壤养分的变异特性对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加快生态系统进程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选择东西祁连山为主要调查区域,通过变异函数确定和比较变量因子的空间变异程度及空间变异尺度,采用Palintest土壤养分测试仪和实验室化学处理方法获取试验数据,对数据采用DPS7.5和EXCEL软件处理,利用变异函数对祁连山地区6种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分析表明:均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格局,空间自相关范围差异明显;TN、TP、TK、NH+4-N、NO-3-N、有机质变异系数分别为37.6%、23.1%、4.6%、36.3%、109.9%、32.9%,其中,TK为弱变异,TN、TP、NH+4-N和有机质为中等变异,NO-3-N为强变异;NH+4-N、NO-3-N、有机质、TN在剖面上的变化呈递减对数,TP、TK呈递增对数;NH+4-N在海拔上呈多项式变化关系,NO-3-N呈线性变化关系,TN、TP、TK无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分别在0.19%~0.4%、 0.043%~0.056%、1.85%~2.014%之间。  相似文献   
63.
兴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木物候期对气象条件响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降水、温度、辐射气象因子与兴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木3个物候期芽开放期、展叶期、种子成熟期进行了相关及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芽开放时期,兴安落叶松及其云杉与四月上旬的温度显著相关,红松与≥0℃积温、≥0℃天数内的降水、≥0℃天数内的辐射显著相关,说明红松对光、温、水的匹配要求较高;温度是影响3个树种萌芽的主要因子。(2)在展叶期,兴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与此时期的积温极显著相关,3个树种与辐射的相关性依次降低,红松与降水极显著相关。(3)展叶至种子成熟期,兴安落叶松、云杉、红松与降水无关,与辐射相关,兴安落叶松和红松与该段时期内的积温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4.
陕西渭南北庄村晚更新世晚期古植被的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孙湘君 《第四纪研究》1989,9(2):177-189
通过渭南北庄村约31,000—18,000aB.P.沉积物中花粉百分含量、浓度和沉积率分析,对该时期古植被取得一些新认识,即当时云杉、冷杉等亚高山针叶树可能并未形成较大面积的森林,而是呈岛状分布于水体周围,并与区域性蒿草草原呈镶嵌状分布,植被并不稳定,亚高山针叶树曾两度出现又消失。从20,000aB.P.无乔木花粉出现,到18,000aB.P.难以找到任何花粉,本区变为无乔木生长的荒漠草原,气候曾经过数次冷偏湿与冷干的交替后,从18,000aB.P.起变得极度干燥和寒冷。  相似文献   
65.
华北地区的云杉属和冷杉属在早上新世就有大量的发展。榆社盆地在4.4MaBP.时,云杉属在孢粉植物群中的含量达50%一70%,与云杉属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喜暖植物。根据化石和孢粉学证据、沉积条件、古地形及欧洲的旁证材料推测,上新世云杉属和冷杉属的生态习性与现代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云杉、冷杉不同,它们是一些可以生长在相对暖湿气候条件下的种类。上新世以森林为主的植被在2.3MaB.P.时转变为疏林草原,亚热带植物基本迁离榆社盆地。云杉属和冷杉属不仅在孢粉植物群中大量减少,在木本植物中也降为次要组分。古植物的演化和迁移历史反映了冰期气候和东亚季风气候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6.
郝沛 《新疆地质》2008,26(2):I0001
每年的5月27日至6月5日是赛里木湖最美的季节。天山西段的别珍套山、婆罗科努山及阿拉套山的雪岭、云杉与湛蓝的湖面交相辉映,雪山、白云倒映在水中,形成恬静的湖光山色,让人触景生情。尤其是海西,一望无际、漫山遍野以黄色为主色调的鲜花争奇斗艳,一并飘散着山花浓郁的芳香,向人们尽情展示着山野色彩的魅力,这个时段的赛里木湖被誉为花卉的“海洋”。  相似文献   
67.
位于西昆仑山北坡的叶尔羌河是塔里木河的三大源流之一,该流域山区分布的雪岭云杉为过去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载体。本文建立了叶尔羌河流域4个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和区域合成年表,探讨了树轮年表对叶城气象站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雪岭云杉树轮年表具有较高平均敏感度、缺轮率和序列间相关系数,年表的质量较高。区域合成年表与叶城站上年6月至当年5月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393,与当年3—9月平均最低气温相关系数为0.624。一阶差相关分析表明,树轮年表与最低气温的高频变化特征并不一致,二者较高的正相关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趋势的贡献。树轮年表与乌恰站上年7月至当年4月降水量相关系数为0.535。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轮年表与周边对水分敏感的树轮气候记录对比表明,其低频变化趋势以及缺年集中出现的年份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气候干旱、下垫面条件恶劣,位于叶尔羌河流域的西昆仑山北坡雪岭云杉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因子仍然为水分条件,而非气温。  相似文献   
68.
利用西天山伊犁河谷新源林场卡勒克玛林区5个采样点(KL1~KL5)的雪岭云杉树轮样芯,建立宽度年表,并分析树木年轮标准化年表与气候的相关性,以及这种相关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都很好,KL3的各项指标在5个标准化年表中最高,包含的气候信息最多、受到气候的影响最明显;(2)除KL5与新源站当年4月的降水正相关不显著外,其余标准化年表均与新源上年及当年4月降水显著正相关,且较高海拔的KL1~KL3与当年4月降水的相关性较上年4月更密切,较低海拔的KL4~KL5则相反;(3)各标准化年表与新源站上年4月~上年10月以及当年9月的平均温度和平均最高温度为负相关,而与上年12月的温度要素均为正相关;(4)各采样点树木径向生长受气候的“滞后性”影响明显,林缘上部的采样点(KL1、KL2)树木径向生长受到温度的制约作用较降水更明显,林缘中下部(KL3~KL5)则相反。  相似文献   
69.
阿尔泰山是树轮气候研究的理想区域,但此前关于阿尔泰山不同海拔高度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云杉树轮宽度气候响应差异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利用阿尔泰山上树线西伯利亚落叶松以及森林中下部西伯利亚云杉和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资料,在建立宽度年表的基础上,分析阿尔泰山南坡不同海拔高度不同树种对气候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树线与森林中下部区域树轮宽度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不同,上树线落叶松树轮宽度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为6月平均温度,森林中下部云杉树轮生长的气候限制因子为年度(上年7月到当年6月)或春季(4-6月)降水量。②森林中下部云杉树轮宽度生长对降水的响应要优于落叶松。③上树线西伯利亚落叶松树轮宽度均与当年6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P<0.001),森林中下部西伯利亚落叶松的气候限制因子不明显。  相似文献   
70.
利用采自新疆东部的雪岭云杉和胡杨树轮样本研制出区域树轮宽度年表。相关分析发现雪岭云杉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与上年8月至当年月标准化蒸发指数(SPEI)变化有较好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7 (P<0.001, n=54),同时胡杨区域树轮宽度年表也表现出较强的干湿变化信号(r=0.48, P<0.001, n=54)。利用线性回归模型重建了新疆东部1725–2013年上年8月至当年月SPEI变化,方差解释量为45.3%。利用雪岭云杉区域树轮宽度年表能够较好地重建新疆东部自1725年以来的上年8月至当年7月的SPEI变化,方差解释量达45.3%。重建结果揭示新疆东部1725-1728年,1737-1758年,1765-1804年,1829-1834年,1845-1852年,1888-1904年, 1915-1923年,1932-1961年,1969-1973年,1986-2001年偏湿;1729-1736年,1759-1764年,1805-1828年,1835-1844年,1853-1887年,1905-1914年,1924-1931年,1962-1968年,1974-1985年,2002-2013年偏干。新疆东部干湿变化与天山中西部干湿变化在年际变化上存在很强一致性,但在年代际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与甘肃河西走廊干湿变化存在紧密。胡杨树轮宽度年表与雪岭云杉树轮宽度年表所指示的干湿变化在年代际上存在一致性,但是胡杨对干湿变化响应往往滞后于雪岭云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