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2篇
  免费   1078篇
  国内免费   1222篇
测绘学   591篇
大气科学   1601篇
地球物理   1007篇
地质学   2319篇
海洋学   510篇
天文学   188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47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59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9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运用陕西省2011—2018年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该省地电阻率观测干扰因素主要有:观测系统故障、自然环境干扰和场地环境干扰;计算观测数据受干扰影响的幅度,得出影响的时间尺度,解析每种类型干扰的表现形式和曲线变化的形态特征,提出干扰抑制的方法及建议,并对干扰影响观测数据变化的物理机制进行分析;阐明地震预报中数据应用的基本工作流程,申明准确识别各类干扰、寻求解决干扰问题途径以及探索新的干扰数据处理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2.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并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含流体的裂缝中传播的Krauklis波(也曾被称为慢流体波、裂缝波、斯通利导波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研究横波在单裂缝样品中传播时随传播方向变化的响应特征,在实验室用环氧树脂为基质构建模型样品,一个为不含裂缝的参考样品,一个为含直径30 mm、厚度0.2 mm的薄币状单裂缝的模型,利用0.5 MHz换能器测试了横波在模型中传播时透射信号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裂缝样品中透射横波发生了波形的畸变和振幅降低,振幅谱显示透射信号的主频明显降低,在初至横波之后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尾波.对尾波进行时频分析,发现在方位角较小时尾波能量较弱而方位角较大时尾波能量较强,尾波中信号的主频在0.1 MHz左右,与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73.
页岩储层由于其复杂的构造和孔隙特征,目前一般的岩石物理模型无法对其进行精确描述.微纳米孔隙作为页岩气主要的储集空间,对页岩整体弹性参数有较大影响.干酪根作为页岩中重要的有机质矿物,在页岩中的赋存状态随成熟度不同而变化,同时干酪根也是纳米级孔隙的主要发育场所.目前常规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没有体现微纳米孔隙的作用,同时较少考虑不同成熟度下干酪根对页岩储层弹性性质的影响.本文采用一种微纳米孔隙理论描述页岩微纳米孔隙特性,考虑微纳米孔隙和不同成熟度下干酪根的赋存状态,应用上述微纳米孔隙模型、各向异性SCA-DEM模型、各向异性Eshelby-Cheng模型和Brown-Korringa固体替换方程等建立一种新的页岩储层岩石物理模型.利用中国西南某工区页岩气井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模型预测的横波速度与测井速度拟合较好.结果表明不同干酪根成熟度的页岩岩石物理建模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据此可大致区分该工区井的干酪根成熟度;最后对微纳米孔参数进行正演分析,结果反映了页岩的纵横波速度随微纳米孔隙参数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4.
为了进一步提高西昌地球物理站网的地震监测水平,给站网运维人员提供故障处置方法参考,本文在分析站网2018—2022年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对供电系统故障、通讯系统故障、主机故障和传感器故障4类主要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和运维建议,以确保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的连续可靠。  相似文献   
975.
西非加蓬盆地是一个典型的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其深水盐下为一个高风险与高潜力并存的勘探新领域。近年来,在加蓬深水区M气田的勘探中,遇到了盐胶结型储层预测的新难题。在钻井数量少、地震资料品质有限以及缺乏成熟技术体系参考的条件下,通过对盐胶结成因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岩石物理分析、地震属性分析、盐胶结型砂岩储层岩石物理模型以及正、反演等关键地球物理技术手段,对盐胶结储层进行精细综合预测,探索形成了"基于地质成因机制指导下的盐胶结储层精细预测技术组合"。运用该技术有效预测了M气田的有利储层分布区,指导了M气田的勘探及评价。  相似文献   
976.
推进系统是自主水下航行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螺旋桨推进器虽然推进效率高,但存在着低速状态下机动性不足、噪音以及水流扰动的问题,相比之下模仿鱼类的推进方式在推进效率与机动能力上具有极大优势。在模仿鱼类的推进方式中,仿生波动鳍推进方式具有高机动性与高稳定性的特点。影响仿生波动鳍推力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幅值、频率及相位差等控制参数,此外还包括波动鳍自身结构的长度、材质等物理因素,探讨物理因素的影响对于指导仿生波动鳍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鳐鱼形态学的研究,设计了一套简化的仿生波动鳍推进装置,并设计了仿生波动鳍的实验平台以及软硬件系统,依托于此套系统重点研究了鳍条材质、鳍条间距、鳍面长宽比、鳍面安装的松紧程度等物理因素对于波动鳍推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物理因素对于波动鳍推力影响的规律,对于今后研制高性能的仿生波动鳍推进装置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77.
车昊函  邢磊  蔺玉曌 《海洋科学》2023,47(11):121-131
目前常规海洋测绘手段主要包括电子海图、单波束、多波束、侧扫声呐等,这些方法的单独使用会存在诸如数据样本稀疏、施工成本昂贵、难以获取确切深度等局限之处。基于超声波回声原理的科研鱼探仪广泛用于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中,是渔业领域的主要统计手段,具有数据体量大、来源丰富、采集成本低的特点。超声回波数据在刻画鱼群数量、方位的同时,携带有海底地形与海水温盐结构信息,可以作为常规海洋测绘方法的补充。特别是数据解编后得到的高精度水体数据,可以用于海洋地球物理等研究,故针对科研鱼探仪数据的解编工作亟待进行。本文针对科研鱼探仪(SIMRAD EK80)的采集数据进行解编处理,并基于对道头信息的分析,实现对数据文件的重新分类,提取与海洋地球物理领域相关的位置、样点能量值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丰富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数据来源,为常规海洋探测工作提供借鉴,提升数据利用效能。  相似文献   
978.
冷云中飞机播撒液态CO2的催化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9月17日在延安机载PMS探测作业中观测到的资料,对催化作业区域及可能采集到相应作业信息的下风方影响区域的探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雷达、地面雨量进行了增雨效果检验。研究表明:催化作业下风云影响区的F-100,2DC和2DP的粒子浓度比背景值均有所增加;雷达回波增强,地面雨量增加,飞机增雨作业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9.
水稻分蘖动态观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筱玲  胡逢喜 《气象》2005,31(10):86-87
分析了目前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中,由于规定不明确引起的水稻分蘖动态观测中存在一些方法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可为相关业务人员的具体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0.
BDA方案在台风路径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PSU/NCAR中尺度非静力有限区域MM5及其伴随模式,以T106分析资料为背景场,设计两种台风Bogus方案对台风的初始场进行优化,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对9608号台风个例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表明,经过优化的台风初始场较好地改进了由于海洋上资料缺乏所造成的台风中心位置不准、台风环流偏弱和台风内部结构不完整等问题,提高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率。通过试验对比发现,BDA方案优化的初始场更合理,其台风路径预报效果优于GFDL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