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0篇 |
免费 | 506篇 |
国内免费 | 9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1篇 |
大气科学 | 1498篇 |
地球物理 | 180篇 |
地质学 | 1017篇 |
海洋学 | 165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70篇 |
自然地理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90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60篇 |
2016年 | 62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20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97篇 |
2010年 | 122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22篇 |
2005年 | 134篇 |
2004年 | 115篇 |
2003年 | 89篇 |
2002年 | 84篇 |
2001年 | 112篇 |
2000年 | 82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8篇 |
1992年 | 33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本文分析评论了嵇少丞等(2010)发表的"石英—柯石英相变研究中若干问题讨论"一文。指出他们对柯石英非俯冲折返新机制的一些误解,对某些热力学、物理学概念,及其在地学问题中的解释理解的不同。分析了机械球磨的作用机制;论证了机械球磨作用本质与构造挤压剪切作用本质的同一性。分析了岩石糜棱岩化过程的两个阶段;讨论了地震波形成柯石英机制的可能性。围绕比较标准问题,论证了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能大大降低α-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温度和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形成。用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解释了人工合成柯石英的规律性、南极洲天然矿物的行为,柯石英的寄生矿物、岩石——锆石、榴辉岩包裹体、非包裹体的形成。列举事例澄清了"球磨引进的Fe杂质提高柯石英形成压力迟缓合成"的说法;讨论了第二相存在对石英—柯石英转变的影响和"应变禁区"边界区的应力梯度相变驱动力可以形成柯石英问题。指出了机械球磨石英原料预处理和静高压合成柯石英后处理两步法,是一种实验室研究柯石英形成规律的有效物理方法;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和无需板块深俯冲快折返的柯石英形成机制,是一种有希望的柯石英形成新机制。 相似文献
63.
四川省武都水库右岸EL574 m灌浆平洞揭露出厚度2.3~9.8 m的粉细砂层,普通水泥高压灌浆无法形成可靠的防渗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湿磨细水泥、化学灌浆的组合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通过钻孔压水、大功率声波CT、单孔声波、钻孔全景数字成像等方法检测,表明达到了设计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64.
65.
柴北缘腹部深层异常高孔-渗储层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钻井岩芯及铸体薄片鉴定结果,结合扫描电镜、物性统计及测、录井资料,探讨了柴北缘腹部埋深大于3 000 m的异常高孔-渗储层的形成原因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深部异常高孔-渗储层主要分布在古近系下干柴沟组,是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到滨-浅湖沉积,粒度较细,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次生溶蚀孔隙和少量裂隙,孔-喉匹配性好。深部异常高孔-渗带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后期成岩作用和异常高压系统也促使了优质储层的形成。古近系下干柴沟组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和滨-浅湖砂体具有良好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泥质杂基含量较低,是形成优良储层的基础条件;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和高含量的刚性颗粒在深埋过程中有效抵御了压实作用对孔隙的破坏;储集层上、下部发育大套厚层泥岩,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泥岩层内流体排出受阻而滞留在孔隙空间内,孔隙流体承担了部分负荷从而削弱了正常压实作用对中间砂岩层的影响,保存了大部分原生孔隙,在柴北缘腹部深层形成了优质碎屑岩储层。 相似文献
66.
中国东北地区的构造格局与演化:从500Ma到180Ma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国东北变质基底为由含矽线石榴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石墨大理岩和各种长英质片麻岩组成的孔兹岩系。采自额尔古纳、兴安、佳木斯和兴凯地块的矽线石榴片麻岩样品的锆石U-Pb测年均指示高级变质发生在500Ma左右。来自松辽地块古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的证据也表明约500Ma构造岩浆事件的存在。跨越整个中国东北不同地块的泛非期高级变质岩形成了超过1 300km北西向展布的晚泛非期"中国东北孔兹岩带",以顺时针p/T轨迹的孔兹岩带与同期岩浆杂岩共同构成了一巨型的约500Ma前后的造山带,笔者这里命名为"中国东北早古生代造山带"。这证明了中国东北各地块在500Ma之前已经拼合,并与西伯利亚克拉通具有构造亲缘性,曾是晚泛非期(500 Ma)西伯利亚南缘Sayang-Baikal造山带的组成部分。450Ma之后,已经拼合的中国东北地块群从西伯利亚裂解,向南朝现今的中国东北漂移;230Ma前后,东北地块群沿索伦—西拉沐伦—长春缝合带与华北板块碰撞;210~180 Ma,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与西部松辽地块最终拼贴,沿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形成一弧形高压带(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黑龙江蓝片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块南缘长春—延吉带),这里简称"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之后东北地区进入了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并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67.
低温高压地质体因与地壳碰撞、俯冲等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但由于受研究手段、分辨能力所限,对于呈微米纳米级微粒形式存在于低温高压微地质体(即矿物)中的成分、物相及其成因等问题的研究,至今仍是地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随... 相似文献
68.
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尔滨段松花江漫滩的地层结构、岩性特点及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据此,笔者对“哈尔滨市新闻中心”这一高层建筑基础形式的选择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各种基础形式的计算和比较,最后认定在漫滩地区高层建筑物的基础形式宜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桩基础。 相似文献
69.
高压旋喷承重桩的设计与施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旋喷桩作承重桩,设计和施工均无成熟经验,目前国内应用较少,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施工实例,论述高压旋喷承重桩设计与施工的某些特点,为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桩径与桩身强度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