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52篇 |
免费 | 352篇 |
国内免费 | 46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1篇 |
大气科学 | 624篇 |
地球物理 | 438篇 |
地质学 | 252篇 |
海洋学 | 210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74篇 |
自然地理 | 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61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5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77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93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60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62年 | 6篇 |
196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岳荣先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18(4):511-517
从模型微小扰动的角度研究数据对回归估计精度的局部影响。首先提出刻划这种影响的4个统计量,并求出它们在3种不同扰动方式下的最大局部变化方向,其最大绝对分量对应于强影响点。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这种强影响点的诊断。 相似文献
62.
基于动力降尺度的区域集合预报初值扰动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全球集合预报系统资料(Global Ensemble Forecast System,GEFS),基于WRF中尺度模式构建了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区域集合初值的构建采用两种方案,一种是GEFS全球集合预报初值场直接动力降尺度(称为DOWN集合),另一种是提取GEFS全球集合降尺度后的扰动场,并叠加到区域数值预报系统(北京快速更新循环数值预报系统:Beijing Rapid Update Cycle System,BJ-RUC)分析场上构建集合初值场(称为D-RUC集合)。进行了批量试验,通过对比发现D-RUC集合的中小尺度扰动增长优于DOWN集合,而大尺度扰动分量的增长两者相当,说明与高分辨率分析场叠加可以促进动力降尺度扰动的中小尺度扰动分量的增长。集合预报扰动准确性检验结果显示,短预报时效内DOWN集合扰动明显低估了预报误差,在预报误差较大的位置扰动较小,而D-RUC集合能够更好地识别预报场中哪些位置预报误差较大,而哪些位置预报误差较小。集合预报检验结果表明,D-RUC方法能显著改善短时效预报效果,集合离散度有所增加、均方根误差有所减少,概率预报评分显示D-RUC集合比DOWN集合在短预报时效占优。降水个例分析结果表明D-RUC方法能显著改善短时效内的降水概率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63.
利用850hPa的纬向风异常建立一个逐候东亚-太平洋(East Asian Pacific,EAP)型指数,研究其季节内演变特征,发现东亚-太平洋型经向波列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化的主要模态.其演变过程为:扰动首先出现在北太平洋中部,并通过正压不稳定过程从基本气流中获得能量而发展,在高层罗斯贝波能量向南频散,激发热带对流异常和赤道罗斯贝波,并相互锁相,因赤道罗斯贝波受β效应影响而共同向西移动.热带对流和环流异常在菲律宾附近达到最强,此时在东亚沿岸出现经向三极型波列,此后中低纬度异常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使降水异常在长江流域能维持较长时间.东亚-太平洋型在东亚发展和维持有以下原因:首先,菲律宾暖水上空的对流和低层环流之间存在正反馈;其次,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导致暖大陆和冷海洋之间存在特殊的纬向温度梯度和北风垂直切变,东亚-太平洋型在经向上有向北倾斜的斜压结构,能通过斜压能量转换从平均有效位能中获得能量,同时,也能从经向温度梯度的平均有效位能中获得能量. 相似文献
64.
在低纬地区,风速的垂直切变也是很明显的,作者解释了这些纬向气流的垂直切变对低纬长波性质以及对不同模态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且发现切变对低纬波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5.
热带地转适应运动的动力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中讨论了热带斜压大气地转适应过程中的若干动力学约束关系,在不考虑行星位势涡度梯度的前提下给出了三维重力惯性波的频散方程、位势涡度时间不变式。在这基础上指出由于Taylor-Proudman定理成立,运动将趋于水平化。同时指出,在热带纬圈半地转平衡更易出现。地转适应后的运动,一般是水平无辐散的,虽然垂直运动趋于零,但物理场随高度仍然有变化,即是层结的。 相似文献
66.
中尺度地形对大气铅直运动和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略地综述了关于地形(特别是中尺度地形)强迫在大气扰动的一些经典工作,它们都是由简化的理想情况引出的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但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去思考和解释那些更具体复杂的现象,文中还着重对地形扰动中的铅直运动作一些定性推论和讨论,因不它对强降水的触发,加强和持续有地接影响,此外还联系到长江流域的一些有关的观测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67.
A conservation law for the Phillips model is derived. Using this law, the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purely baroclin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the vertical velocity shear of the basic flow in the Phillips model-the case of energy-is studi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Arnold's second stability theorem. Analytic upper bounds on the energy of wavy disturbances are obtained. For one unstable region in the parameter plane, the result here is a second-order correction in ε to Shepherd's; For another unstable region, the analytic upper bound on the energy of wavy disturbances offers an effective constraint on wavy (nonzonal) disturbances φ'i at any time. 相似文献
68.
本文采用线性化、无粘、绝热的 Boussinesq方程组 ,研究了 β中尺度波段的不稳定问题 ,讨论在不同理逊数下扰动的稳定性增长率分布。在不同的 Ri下 ,不稳定的出现对波长有选择性 ,在小 Ri 时 ,即 Ri<0 .95 ,β中尺度波段存在对称不稳定 ,Ri 数越小 ,对称不稳定的增长率越大 ,此外还存在横波型扰动的不稳定和斜交型扰动的不稳定。当 Ri 数增大时 ,Ri>1时对称不稳定已不存在 ,但其余两类不稳定仍存在 ,且在 β中尺度波段中较大尺度的扰动以横波型扰动的不稳定占优 ,而较小尺度的扰动以斜交型扰动的不稳定占优。 相似文献
69.
高低空位涡扰动、非绝热加热与气旋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湿位涡的扰动量出发,来分析气旋发展过程中高低空位涡的变化,结果表明:低层位涡扰动先于气旋并孤立于高层位涡扰动而存在,在气旋发生过程中,低层正值位涡扰动发展上伸,与高层下传的位涡相接,形成一条正值位涡扰动柱,而湿位涡扰动柱的形成正是气旋发生的重要标志。江南暴雨期的非绝热加热主要由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造成,最大加热层的出现,是低层位涡扰动产生和向上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气旋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0.
对2001年8月19-20日全川移动型大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初始扰动产生在对流层中层移动性低槽底部强烈发展的低空热低压倒槽中,有利的物理量配置环境、大尺度系统的稳定型和非均一热成风偏差分布对其发展和维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动点、不动点群体系统局域阻塞概念,并结合高低空散度的不平衡,明确了移动型川东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