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40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99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94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1.
一次冷锋后飑线的大振幅重力波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较密集的观测资料分析江淮地区一次冷锋后的飑线过程。分析表明飑线的生成和发展与中尺度冷涌活动有关,它具有大振幅重力波的特征。重力波在传播过程中于大别山东侧形成边缘锋,边缘锋的传播更类似于沿岸Kelvin波,大振幅重力波在边界层特征更明显。这类被地形拦截的大振幅重力波是江淮地区冷锋后飑线的一种可能激发机制。  相似文献   
412.
两例爆发性东北低压的对比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力 《应用气象学报》1995,6(4):468-476
该文选择了发展变化机制有一定差异的两例春季爆发性东北低压(分别是1983年4月25~26日气旋(简称A例)和1983年4月28~29日气旋(简称B例)),进行了对比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非绝热加热和局地斜压不稳定对A例气旋发展来说是十分关键的因子,而空正IPV平流的显著增强及其与低层IPV分布中两个局地最大值的垂直耦合是B例气旋增强的一个重要原因;(2)两个风暴最大不同点在于非绝热加热效应在影响气旋增强的程度上有所不同。另外,B例事件中对流层中部产生的较强高空锋生可以在低压范围内导致深厚的上升运动并使高空锋向下游的正涡度平流得以加强,这对系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413.
充分利用Micaps的图形显示功能 ,着重从潜热能场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及能量锋生特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 1999年 8月 11~ 12日发生在山东省境内的大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潜热能场对“99.8”强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其可作  相似文献   
414.
以1983年4月28日影响江淮地区的冷锋天气过程为例,讨论了高空急流加速与锋生函数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了在这次冷锋天气过程的前期,高空急流加速对对流层中层锋生具有重要贡献。而在这次冷锋天气过程的后期,低层锋生可能是由斜压波从基流中获得发展的能量而诱使低层锋生。  相似文献   
415.
利用卫星观测和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18年4月30日东海黑潮海面温度锋(黑潮锋)影响低云突破边界层发展为对流云团,并导致强降水的过程。结果表明:(1)29日12时东海500 hPa上受短波槽控制,低空处于高低压之间的偏南气流中;黑潮锋大气边界层稳定,有利于低云发展。(2)黑潮锋的暖水侧向大气不断输送热量和水汽,稳定性减弱;而冷水侧对大气的冷却作用显著,大气稳定性增加。(3)经过约12 h的调整,黑潮锋通过垂直混合机制强迫表层风速发生变化,在黑潮锋上空形成风速辐合,叠加背景辐合场,导致辐合明显增强。(4)受平流效应影响,黑潮锋上空大气增湿增温,抬升凝结高度降低。(5)潜热释放与低空辐合之间形成正反馈,最终导致对流云团发展,降水强度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16.
韦革宁 《广西气象》1999,20(4):17-19
利用T106数据预报产品物理量分析场资料,对1998年7月23-25日百色地区持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暴雨发生前后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的分布与演变特征,影响系统和各种物理量的相互配置与暴雨的关系,指出能量锋的出现与暴雨落区的形成关系特别密切。  相似文献   
417.
昆明准静止锋的准地转Q矢量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李英  段旭  潘里娜 《气象》1999,25(8):6-10
应用Q矢量理论,对1995年2月一次与云南寒潮天气过程有关的昆明准静止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850hPa上,云南东部地区存在明显的的非地转风辐合场,从而引起昆明准静止锋锋生;当700hPa上Q矢量锋生函数值增大,说明儿后冷空气加强,昆明准静止锋容易南下;低层Q矢量辐合带与昆明准静止锋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18.
卫星云图,雷达数字化回波图在预报徐州暴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栾承淼  徐正敏 《气象科学》1999,19(3):298-303
本文使用历史暴雨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进行数字处理,统计归纳,并结合雷达数字化资料和天气分析、数值预报产品、能量场分析,总结出一些以卫星资料为主,能使用于日常短期到短时预报暴雨的结论。  相似文献   
419.
南京地区飑锋近地层气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建大  陈建东 《气象科学》1999,19(2):173-178
通过对1981-1990年南京小校场观测站路现象记录和路日南京梯度测试站铁塔梯度风每10分钟记录的对比分析,获得了宝贵的273米以下近地层飑锋过境气流特征实测资料,提供了飑锋在近地层存在的部分证据,并对其在近地层的气流特征初步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20.
运用多种观测数据,结合WRF模式分析了2013年3月19日发生在黔湘地区一次飑线形成期的中尺度特征。(1)此次飑线发生在高空500 hPa槽前的西南气流中,地面冷锋附近。环境风为西南向,且垂直于飑线长轴的分量小于沿着飑线长轴的分量。(2)飑线东、西两段存在显著差异:东段所在环境干燥,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大,故雷暴大风强而短时强降水弱,对流单体初始于锋区及冷空气一侧,呈碎块状分布;西段环境湿润,短时强降水和冰雹集中,对流单体出现于地面锋区附近中尺度辐合线内,辐合线持久,其上辐合中心处不断有单体新生。(3)此次过程有重力波作用,且飑线西段重力波特征更明显。急流中的波动与中尺度辐合线相交,波动上升气流叠加辐合线上升运动,引起对流发生并迅猛发展,使得对流单体趋向于沿着波动等振幅面排列成带状,进而形成飑线。(4)旧单体南、北两侧均有新对流单体发生:北侧新单体高、低层重力波反相位叠加,对流受到抑制;南侧的新单体高、低层波动同相,上升气流加强,对流得以发展;新旧单体不断迭代更新,飑线整体向东南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