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8篇
  免费   434篇
  国内免费   976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424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利用2007-2013年新疆的十场强对流天气过程以及与之相应的FY-2D静止气象卫星数据,分析了强对流云红外一通道、红外二通道、水汽通道及通道差的光谱特征,提取强对流云团样本点,采用统计方法确定判识指标的阈值范围,构建多通道多阈值判识方法。利用三场天气过程的地面实测降水资料分别验证了单时次和整场天气过程强对流云判识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时次强对流云的识别区域与发生降雨台站一致的准确率为83%;在整个天气过程中,强对流频次分布与降水实况吻合度较高,说明随着对流云团的移动和发展,判识区域与地面降水区域保持一致,验证了判识方法有效,阈值选取合理,可以为监测暴雨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72.
为了提高对黄土高原γ中尺度致洪暴雨预报和预警能力,利用NCEP 1°×1°逐6 h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等,对2015年7月18日黄土高原发生的一次γ中尺度致洪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700~200 h Pa深厚低涡和低层切变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发生前暴雨区大气层结对流不稳定增强和对流有效位能的增长为强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暴雨发生前地面图上生成的湿焓高能中心、850 h Pa和700 h Pa等压面上生成的对流涡度矢量垂直分量高值中心和暴雨落区形成很好的对应关系;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中β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展加强对强降水有直接影响;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在雷达回波图上体现为多个对流单体组成的带状回波,影响暴雨区的对流单体回波中心强度50 d BZ,径向速度场分析表明γ中尺度气旋性辐合的生成和维持为暴雨的持续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273.
利用16 a的TRMM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季风区准圆状、线状和拉长状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的空间分布、对流属性及其区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长状MCSs的数量最多,准圆状的其次而线状的最少。自西向东,准圆状(线状)MCSs数量占各区域MCSs总数的比例逐渐减小(增加),线状MCSs在副热带和洋面地区的产生几率相比更大。MCSs的发生频次呈现以暖季(5—9月)为峰值的单峰分布,准圆状和拉长状MCSs的暖季峰值比线状MCSs的大。MCSs主要发生在下午—傍晚时段,但线状MCSs在午夜—凌晨出现的概率比其它两种大。3种类型MCSs的整体强度基本表现为副热带地区弱于近热带地区,但不同类型MCSs的强度差异在各区域不尽相同,如中国中东部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地区的准圆状MCSs强度最强,但东海及其以东洋面的线状MCSs强度最强。  相似文献   
274.
利用北京SA波段天气雷达每6 min一次的体扫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2015年8月23日一次局地新生的中-γ尺度对流云人工催化效果的检验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将与作业单元条件相似的所有对流单元作为对比回波,并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作业效果检验,对于此类生消快速的小尺度对流云作业效果的检验是适合的;表征回波发展特点的最大组合反射率、平均组合反射率、回波面积3个物理量的作业回波衰减率都明显小于对比回波的,即作业云的生命周期明显大于自然云的,表明本次作业延缓了云的衰减,对延长对流云生命周期、维持云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75.
陆面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气候和大气边界层物理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面积平均通量的参数化问题。本文对这一研究方向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阐述,简要介绍了非均匀陆面影响的高度及其尺度划分,阐述了混合高度、参考层高度(观测高度和模式第一层高度)、近地层高度、内边界层高度、平衡层高度、粗糙度副层和边界层高度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非均匀尺度划分中的作用,并且阐述了整体输送公式在不同尺度的非均匀陆面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可能解决办法。同时还对中尺度的非均匀陆面驱动的一类非经典中尺度环流的参数化,即中尺度通量的参数化问题进行了评述。最后针对内蒙古草原实验和青藏高原实验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边界层观测和非均匀陆面参数化方法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276.
1993年7月28日夜至30日,长江上游发生了一次突发性的特大暴雨,其降水中心的峨眉山市 ,24小时雨量达509.5mm,破四川省40余年来3日两量最大纪录,本文采用较详细的边界层和雷达回波资料结合物理量诊断,对此次强暴雨过程作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两场不同性质降水先后发生在同一区域是导致此次强暴雨过程日雨量破纪录的重要原因.而引起两场不同性质降水的天气系统分别是边界层内的中-β尺度浅薄扰动和700hPa中-α度西南低涡.此外,特殊的地形作用和200hPa辐散流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此次暴雨过程的降水强度.  相似文献   
277.
98.5.14闽北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陈世阳 《气象》1999,25(10):43-47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1998 年5 月13~14 日闽北大暴雨的形势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特征,探讨了此次大暴雨的成因,所得结果有利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278.
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象玉  纪英惠  潘志祥 《气象》1999,25(9):31-35
利用1998年6月13日00时-14日14时地降水量,地面风场,高空雷达回波资料,被步分析了中尺度过程的演变特征,同中尺度系统是造成暴雨的直接原因并统计出物量,中低压环流活动与暴雨的对应关系。在大尺度环流形势下,中尺度辐合线和地形作用为局地大暴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9.
首先给出具有 Rankine 模式的中尺度气旋的模拟多卜勒径向速度图,然后利用多卜勒雷达观测的径向速度与实际气流间的几何关系,提出一种确定近似轴对称的中尺度气旋中心及最大风速半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280.
董良淼 《广西气象》1999,20(4):50-52
为建立适合于广西的中尺度分析和诊断系统,对历史资料进行客观分析和物理量诊断,进一步做好预报服务,提高预报水平,建立了广西区域为中心的中尺度物理诊断历史资料库,对中尺度天气过程的定量分析及预报诊断模式的开发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