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2篇
  免费   1265篇
  国内免费   2019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4545篇
地球物理   574篇
地质学   1427篇
海洋学   746篇
天文学   97篇
综合类   327篇
自然地理   200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418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344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34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三个站点(Nome,64.50°N,165.43°W;McGrath,62.97°N,155.62°W;Fairbanks,64.82°N,147.87°W)无线电探空仪1998~2006年观测数据,研究了北半球高纬地区低层大气行星波特性.通过分析发现行星波主要存在于两个区域,一个在对流层顶附近,一个在冬季极夜急流附近,两个区域的行星波都具有明显的间断性,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个月;三个分量中,温度扰动量的振幅最小,经向风扰动量的振幅最大.对流层顶附近的行星波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谱成分较为复杂,5天波的振幅最小,10天波的振幅略强于16天波.极夜急流附近的行星波主要出现在冬季,波振幅比对流层顶附近小,主要为10天波和16天波,且16天波的振幅强于10天波.由折射指数可以看出,夏季在对流层上方有明显反射层,冬季则较弱甚至消失,很好地解释了平流层行星波主要在冬季出现的原因.对2003/2004年冬季三个站点行星波的细致分析发现对流层区域和极夜急流区域出现明显的准10天波和准16天波,准10天在垂直方向为驻波,温度分量垂直波长约为12km,经向风分量垂直波长大于26km,波自东向西传,纬向...  相似文献   
992.
高原低涡结构特征模拟与诊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二重嵌套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7月28—29日的一次高原低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拟结果对此次低涡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M5模式对此次低涡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模拟出的位势高度场分布和涡度场结构与实况基本吻合。此次高原低涡具有同热带气旋相似的涡眼(空心)结构和暖心结构。在流场上,高原低涡在涡眼区下层表现为辐散下沉运动,上层为辐合上升运动;而在涡心四周下层表现为辐合上升运动,上层为辐散下沉运动;在涡度场上,高原低涡下层为正涡度区,上层为负涡度区。  相似文献   
993.
四川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地质环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若尔盖县大骨节病区为例,重点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土壤、饮水及饮食结构与大骨节病分布之间的联系与影响。研究发现若尔盖地区大骨节病发病率与地质环境特征有着相对密切的关系,尤其村民饮用水中氟含量与发病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本区的研究结果有力地支持大骨节病的"低氟说"理论,认为低氟是形成大骨节病的首要和主要原因。同时,建议将饮用水中F含量0.25mg/L作为研究区大骨节病是否易发的界线,从而为综合防治若尔盖县大骨节病提供地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4.
995.
Use of stainless reinforcing steel (SRS) in reinforced concrete (RC) structures is a promising solution to corrosion issues. However, for SRS to be used in seismic applications, sever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need to be investigated. These include specified and actual yield strengths, tensile strengths, uniform elongations and low-cycle fatigue behavior. Three types of SRSs (Talley S24100, Talley 316LN and Talley 2205) were tested and the results a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properties of A706 carbon reinforcing steel (RS), which is typical for seismic applications, and MMFX II, which is a high strength, corrosion resistant RS. Low-cycle fatigue tests of the RS coupons were conducted under strain control with constant amplitude to obtain strain life models of the steel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RSs have slightly lower moduli of elasticity, higher uniform elongations before necking, and better low-cycle fatigue performance than A706 and MMFX II. All five types of RSs teste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I 318 code on the lower limit of the tensile to yield strength ratio. Except Talley 2205, the other four types of RSs investigated meet the ACI 318 requirement that the actual yield strength does not exceed the specified yield strength by more than 18 ksi (124 MPa).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SRSs tested, Talley S24100 possesses the highest uniform elongation before necking, and the best low-cycle fatigu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6.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下白垩统泉 4段)储集层的渗透率平均值为1.53 × 10-3 μ m2,属于典 型的低渗透储集层。文中通过岩石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 X衍射等技术,对三肇凹陷扶余油层储集层的岩石组 分、孔隙类型、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识别鉴定。分析认为:储集层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细砂岩和岩屑细砂 岩,成熟度较低;次生溶蚀孔隙提供了大量有效储集空间,所占比例甚至可达25%;储集层经历了压实、胶结、 交代、溶解、破裂等成岩作用,主要处于晚成岩阶段 A1期和A2期。压实、胶结作用等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原生 孔隙遭到破坏,形成致密储集层;交代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影响不大;溶解、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使储集 层物性得到改善,形成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随深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与由有机质分解形成的酸性流体 使储集层中不稳定矿物发生溶蚀密切相关。这一研究对三肇凹陷低渗透储集层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孔然  孔璞 《地球》2016,(4):110-111
为了实现资源的接替,我国的资源勘探逐步进入西部领域。由于激发和接受的条件较差,给野外采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导致采集到的原始野外资料信噪比较低,针对工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反射信号较弱,声波面波干扰严重等特点。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低信噪比资料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适合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处理方法流程,优选二维的F-K滤波对干扰波进行压制,处理前后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适应性,得出一个适合于研究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的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低渗透油藏直井井网CO2驱油的不足,以大庆某低渗区块为例,建立反七点水平井井网CO2驱油地质模型。在物性参数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对反七点水平井和五点直井两种不同井网模式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对反七点水平井井网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储层非均质(渗透率、储层非均质性、裂缝的发育情况等)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水平井注CO2可以适当地增大井距、排距,减少井的数量,降低钻井成本;在生产制度相同的情况下水平井井网的开发效果要比直井井网的开发效果好;在水平井井网中,采出程度随着油井到水平井的垂直距离的比值变化而变化,当比值为1.4时采出程度最大;水平井注CO2更适合低渗透正韵律储层;在储层裂缝发育的情况下,裂缝条数越多,CO2在储层中的不均匀推进现象越明显,最终采出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999.
荣垂强  赵晓华  邹宇 《岩土力学》2016,37(6):1818-1824
通过工程实测信号和数值模拟分析,证明了瞬态集中荷载敲击下,桩顶三维干扰速度信号的强度沿径向先递减后递增,存在干扰最小点,并对比了不同学者提出的干扰最小点位置处的信号。参数分析表明,三维干扰最小点的位置与桩径、桩长、荷载脉宽、桩身混凝土弹性模量、土层剪切波速及土层泊松比等桩、土参数几乎无关,但与桩身混凝土泊松比密切相关,且泊松比越大,干扰最小点的位置越靠近桩中心。给出了干扰最小点位置与桩身混凝土泊松比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可方便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浅层低渗透性含水层水平盲井钻进与成井技术的研究,建立了钻孔轨迹设计、导向孔钻进、钻孔轨迹测量与控制、钻孔扩孔施工等水平盲井钻进技术体系和井管安装、填砾、止水封闭、洗井、抽水等水平盲井成井工艺体系。开发出了沿导向杆推进和在冲洗管内推进的井管安装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