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70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255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水灾,对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者系统收集了档案、方志、日记和文集资料中关于该年份水灾的记载,以县级成灾分数资料为基础,重建了此次水灾的时空分布,并分析了形成这次水灾的天气气候特征。研究认为,该年度水灾基本在N28°~N33°间呈条状东西向分布,而以N31°一线的灾情最为严重;连续性的降水开始于5月18日左右,到7月18日才结束,中间还有3次持续各达10余天的强降雨过程;这次大水灾是全流域性的,涝灾大于洪灾,降水最集中区域为东部的太湖流域,这和有器测记录的几次长江全流域大洪水并不一致;本次大水灾的直接天气成因是梅雨期提前并超长,雨量明显偏大,持续时间长达62天左右,比有器测记录的更早、更长;当年夏季风应偏弱,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异常偏南,且西风分支明显,经向环流发展,西风南支位置应该也异常偏南;夏季冷空气异常活跃可能是雨带长期在长江沿岸徘徊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22.
扬子岩浆岩带东段基性岩地球化学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邢凤鸣 《地球化学》1998,27(3):258-268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岩浆岩带称为扬子岩浆岩带。该带岩浆岩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和橄榄安粗岩系,共基性端员玄武岩和辉长岩高钾富碱,硅弱不饱和,富集Rb、Ba、Th、K、LREE等强不相容元素,强烈亏损Cr、Ni等强相容元素;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右倾型,在La/Sm-La图上排列成一斜线,是地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为主的产物。基性岩εNd较高,Isr较低,在εNd-ISr图上沿地幔排列及其延长线分布,略向右漂  相似文献   
623.
阴江宁  邢树文  肖克炎 《地质学报》2016,90(7):1525-153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硫-铁多金属成矿区带,主要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玢岩型、斑岩型和热液型。区带重要矿产资源时空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一定的矿产及矿产组合产于特定的地质历史时期,以燕山成矿期为主,区内99%以上的铁、铜、金矿资源量以及全部铅、锌、银、钼、铊矿资源量形成于燕山成矿期;且这些矿产的成矿时代多集中于燕山中晚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地质构造具有多层、块段、立体网络的特点,数条岩石圈断裂将整个区域分割为若干个断块;各个断块的内部结构各有差异,地质构造发展历史不同,构造-沉积-岩浆活动的特点也不尽相同,造成矿化类型、矿产组合、矿产资源储量的分布具不均匀分布的特征。在区内主干断裂带或与之平行的基底断裂与近东西向基底断裂的交切和复合部位,形成了多个岩浆-成矿活动中心;受其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多个矿集区。主导控制因素为构造-岩浆作用,而地层作为成矿与赋矿的场所,亦是主要控制因素之一,特别是特定层位中受岩相古地理环境制约的矿(胚)层,和有利的岩性层位或其组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区带成矿规律、找矿新突破以及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和成果基础上,在该区带内划分了五个重点远景区作为国家整装勘查区的后备选区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24.
新桥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铜铁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最大的硫铁矿矿床。矿床的成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以下不同的认识:一认为是早期的热液成矿;二认为是接触交代型(层控夕卡岩型)矿床;三认为与石炭纪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火山喷发-沉积形成黄铁矿型铜矿,后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本次工作采集矿  相似文献   
625.
安徽铜陵矿集区舒家店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矿集区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中部,区内分布多个大型铜、硫、金多金属矿床(常印佛等,1991;翟裕生等,1992;毛景文等,2009)。舒家店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东部,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舒家店矿床类型为斑岩型铜矿床,铜矿化与舒家店辉石闪长岩密切相关(王世伟等,2011;  相似文献   
626.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铁矿系列与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其形成主要与富钠闪长岩类成岩过程中发育的钠硅质异常演变相联系。富钠闪长岩类和与其密切相伴的矿浆贯入-残浆气液交代充填-接触交代(矽卡岩)-热液交代充填型铁矿系列,是深部同源岩浆顺序演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627.
宁芜盆地姑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位于中国东部,扬子板块北缘的长江断裂带内,是中国最重要的Cu、Fe和Au等多金属资源产地之一(Ge et al.,1990;赵一鸣等,1990;赵一鸣等,1991;谢桂青等,2006)。宁芜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著名的玢岩铁矿模型的发祥地。姑山铁矿床位于宁芜火山岩盆地南段的钟姑矿田,是玢岩铁矿中矿浆成因矿床的典型代表,其于1954年6月正式露天开采,储量12816万t,其中表内矿石  相似文献   
628.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质异常与成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新彪  赵鹏大 《地质学报》1998,72(3):260-266
笔者运用地质异常理论和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沉积,构造和岩浆岩异常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异常是导致矿床层控性的主 要因素;地壳升降运动产生的升降异常带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含矿建造;构造复杂度异常控制了铜铁金矿床的空间定位和分带;中生代岩浆岩的异常演化是铁、铜元素从岩浆中分离,并富集成矿的必要地质过程;岩浆岩的时空分布异常制约着铁铜金矿带的时空结构;地质组合熵异常是反映多  相似文献   
629.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水沙运动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面向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论证需求的水沙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汛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实时洪水预报数学模型.为适应实时预报调度快速、准确评估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的循环滚动计算模式和实时校正模式.实现了水文学实时校正方法与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耦合,建立了基于水动力学的实时校正模式和分洪溃口洪水预报模式.通过长江中下游防汛期间的试运行,较好地解决了洪水预报误差校正和分洪溃口后洪水预报等关键难题,为防汛方案的制定和实时洪水调度方案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成果已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防汛调度方案中.  相似文献   
630.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矽卡岩交代柱特征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带,主要有矽卡岩型、层控矽卡岩型、斑岩型、矿浆型、玢岩型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在绝大多数金属矿床中广泛分布有钙质矽卡岩,根据矽卡岩交代柱特征可以把矽卡岩交代柱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岩浆期-矽卡岩阶段,主要由钙铁石榴子石、辉石等矿物组成,其中含有熔融包裹体,均一法平均温度950~1 300℃。因为在熔融包裹体中见有石榴子石、辉石、方解石、硅灰石、石英、钙长石及玻璃和碳酸盐熔体等残留物,成分复杂多变,而且熔融包裹体中辉石和玻璃的化学成分,与邻区的火山岩中的辉石及玻璃相比MgO、CaO高得多,而K2O、Na2O少,两者明显不同,故仍应属于矽卡岩的矿物。该阶段常伴有磁铁矿化及富铁矿浆,形成矿浆型铁矿床。其次为早期碱性交代-矽卡岩阶段和酸性淋滤-矽卡岩阶段,主要为液相包裹体,亦含流-熔融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0~580℃之间,根据液相包裹体分析成矿流体为H2O-NaCl-CO2型,成矿作用与沸腾关系密切,此阶段为本区铜、金多金属矿物沉淀期。总体分析,本区金属矿床应属透岩浆流体成矿体系。冬瓜山矽卡岩-斑岩型铜矿床和安庆铜矿床的成矿深度分别已达1 km以上和2.7 km(估算)。现今应重视矽卡岩和碱质蚀变(钾化和钠化)的广度和强度,可作为重要的深部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