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0篇
  免费   821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588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1145篇
海洋学   793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271篇
自然地理   38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1年   2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3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藏东部玉龙铜矿带,包括玉龙、扎拉尕、莽总、多霞松多和马拉松多含矿斑岩,马牧普钾质碱性斑岩和总郭碱性火山岩等Sr、Nd、Pb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其数据点均分布在地幔演化区,接近EMI地幔端元,暗示其物质来源于交代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142.
本项目深入分析淡化海水成为北方沿海"第二水源"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建立客观估算淡化海水成本的指标体。淡水边际成本分析以区域现有供水能力为基础,分析每新增单位供水能力的增量成本,系统比较长距离引水  相似文献   
143.
2008年5月8—10日,东南沿海环境变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晋江市举行。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福建晋江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来自中国科学院研究院所、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国地震局、国土资源部、香港大学以及地方院校的7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地震减灾、晚第四纪红土、气候系统的响应、环境变化的地质记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广东省科协主席谢先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玶研究员、徐起浩研究员、袁宝印研究员作主题报告,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主持大会,晋江市副市长蔡萌芽、市人大副主任颜子鸿出席大会(封底照片)。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50余篇。  相似文献   
144.
2006年8月下旬福建沿海表层温、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沿海2006年8月20~24日表层温、盐度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受九龙江、晋江以及闽江冲淡水的影响,福建沿海存在较强的河口锋.(2)在东山、平潭附近海域存在上升流迹象.(3)在沿岸区,潮汐对海水表层温、盐分布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5.
射阳港潮汐与乘潮进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实测和航行实践分析比较发现,射阳港潮汐同潮汐预报表有一定偏 ,实际高潮 比预报值高,实际低潮位比预报值低,遍地比预报要早,低潮时比预报要迟。本文研究了这一变化规律,对确定科学的乘潮进港时间及港口规划、运营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6.
张宏福 《岩石学报》2008,24(11):2457-2467
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作为探讨岩石圈地幔形成年龄的重要手段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Re-Os体系是否会受到橄榄岩的低温蚀变如蛇纹石化和地幔交代作用或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十分清楚。本文在总结国际上典型造山带橄榄岩剖面研究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研究的基础上,发现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体系基本不受蛇纹石化等低温蚀变作用的影响; 但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Os体系的变化即Re或Os的带入。当熔体/岩石比例较小时(≤1),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会造成橄榄岩的Re含量显著增加,而放射成因的Os同位素即187Os增量有限。但当熔体/岩石比例很大时(≥1),会造成187Os同位素显著增加。同时,橄榄岩的Re含量与中等程度不相容主、微量元素如Al、Ti、Yb的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橄榄岩的两阶段演化模式来解释,即早期的部分熔融残留和后期的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橄榄岩的Re含量与Cr含量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问题。上述结果对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过程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因为华北东部古生代时期的确存在太古宙岩石圈地幔,然而新生代时期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普遍具有元古宙而非太古宙的事实证明橄榄岩—熔体的相互作用的确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变年轻。因此,新生代地幔捕虏体的Re-Os同位素年龄并不是岩石圈地幔的形成年龄,而是混合作用的结果。汉诺坝地幔橄榄岩的Re含量和Sr、Nd同位素组成符合橄榄岩—多元熔体相互作用的混合趋势,其橄榄岩的全岩Al2O3含量和橄榄石Fo的反相关性能够通过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7.
中国东北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与泛太平洋板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白山脉中生代火山岩带与东侧之洋陆边界平行展布。火山岩浆作用可划分为三大构造阶段(230~190Ma,178~125Ma,118~65Ma),四大旋回,11个旋回和24个火山事件。由安粗岩系和钙碱性岩系组成的一个新的火山岩浆作用构造类型,称之为走滑大限边缘一位分张裂性火山岩系。洋陆板互动方式的更迭及速率的变化是火山夺浆作用地球动力学部发展过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48.
沿海开发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建设海洋与渔业强省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9.
150.
本文以我国东部沿海三大经济区域——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对象,依据空间统计学的空间自相关方法,采用以高速公路里程数为影响因子改进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及全局和局部Moran I指数模型,通过ArcToolbox空间分析工具分析三大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发展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长三角地区较之其他两地区发展最为成熟,发展极辐射大。同时地理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发展核心城市集中于沿江地区或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