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44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1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对虾口服复合免疫药物“虾康素”后,于第1,3,5,7天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血清中髓性过氧化物酶(MPO),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结果表明,血清中MPO,SOD和CAT活力在第1,3,5,7天时均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极显著。血清中PO活力仅在第1天时,血细胞中PO活力则仅在第1天和7天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92.
探讨对虾白斑综合症(White Spot Syndrome WSS)与虾池中桡足类之间的关系,于2003年5~10月份,在暴发过对虾白斑综合症的池塘中采集桡足类样品共128个,并从冬季底泥样品分离出桡足类休眠卵样品20个,以及此种休眠卵孵化得来的桡足类幼体样品5个。利用PCR斑点杂交法以及巢式PCR法检测样品中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携带情况。结果表明,5~10月份桡足类样品中均能检测到阳性样品,总的阳性率为56.3%;其中,5月份样品阳性率为37.5%,6,8,9,10月份各取样1次,每次样品中的阳性率均在60%以上。在20例桡足类休眠卵样品中有1例为阳性,阳性率为5%;并且实验室中孵化此种休眠卵得来的桡足类幼体样品中检测到阳性,阳性率为40%。本研究初步表明,桡足类是WSSV的携带者或传播媒介之一,且冬季池塘底泥中携带WSSV的桡足类休眠卵可萌发出带病毒的桡足类。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光源及光照时间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暗条件作为对照,研究了白炽灯、日光灯、金卤灯作为照明光源及不同光照时间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的影响。实验对虾初始平均质量为2.108g±0.036g(均值±标准误),投喂的饲料为海跃牌全价人工配合饲料,实验持续50d。结果表明:(1)凡纳滨对虾在金卤灯照明的条件下生长最快(P<0.05),在日光灯的连续照明下生长最慢(P<0.05),在其他的光照条件下与黑暗对照的情况下其生长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金卤灯照明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比日光灯连续照明时要快55.89%。(2)具昼夜节律日光灯、15W白炽灯照明及15W连续照明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率与黑暗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日光灯连续照明时其摄食率显著低于黑暗对照组(P<0.05),在200W白炽灯及金卤灯照明时凡纳滨对虾摄食率显著高于黑暗对照组(P<0.05),但黑暗对照组的摄食率并不是零;说明视觉虽不是凡纳滨对虾主要觅食手段,但视觉是其辅助觅食手段。(3)在具昼夜节律低功率白炽灯照明、高功率白炽灯及日光灯持续照明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食物转化率较低(P<0.05)。其他光照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食物转化率与黑暗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但以金卤灯照明条件下食物转化率最高。(4)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在金卤灯照明时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缘于其较高的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在日光灯持续照明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均较低,因而此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得较慢。因此,进行对虾室内养殖时,金卤灯是首先的照明光源,而日光灯作为照明光源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994.
滨海池塘咸水Na+/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盐碱地池塘的对虾养殖,利用池塘陆基围隔系统研究了滨海盐碱地缺K 池塘咸水Na /K 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当Na /K 为40(mmol/mmol)时,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最高,增重率最大,食物转化效率最高。本文还根据这一结果提出了对虾养殖生产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福建省连江县养殖对虾病毒性疾病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国成  郑铃 《热带海洋》1996,15(1):30-36,T001
对福建省连江县养殖对虾的虾病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及流行过程中水环境化学,浮游植物、微生物等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了对虾疾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及病原与各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对虾种类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典型症状为甲壳白斑,甲壳下水肿。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对虾一种C型杆状病毒的纯化技术及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染病中国对虾于1995年7月取自青岛崂山对养殖场。为探索对虾杆状病毒分离纯化技术,采用组织超薄切片技术对染病对虾进行电镜观察:被病毒感染的对虾经组织匀浆、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出杆状病毒粒子;纯化的杆状病毒经钨酸钾负染色,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中国对虾中肠组织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生态学方法,以黑暗条件为对照,研究了白炽灯、日光灯、金卤灯作为照明光源及不同光照时间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游离虾青素含量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对虾初始湿体重为(2.108±0.036)g,实验持续50天。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于对虾体内游离虾青素含量和生长均存在显著的影响。具昼夜节律金卤灯照明及日光灯恒照处理组对虾体内游离虾青素含量显著较高(P<0.05),对虾体内游离虾青素的含量平均为(3.31±0.20)mg/kg。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在具昼夜节律的金卤灯照明时最快(P<0.05),连续日光灯照明组生长最慢(P<0.05)。对虾的生长率与其体内游离虾青素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说明对虾在体内积累虾青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促进生长,可能是为了避免强光照对机体的伤害。本研究表明,在金卤灯照明的条件下,对虾具有较高的虾青素含量并且生长较快,因此金卤灯较其他灯具更适宜作为对虾室内养殖的光源。  相似文献   
998.
用地下卤水养虾的几个技术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对虾养殖由于受到病毒病害的影响 ,仍处在低迷不振状态 ,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及个体经济损失严重。这些年来近岸海水各种污染没有得到严格控制 ,水质普遍富营养化、赤潮频有发生 ,海洋的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虽然国家也投入一定力量进行虾病防治和水环境改良 ,但收效不大。由于形势所迫 ,广大的养殖工作者在不断地试探改进养殖模式。为了避开海水所带入病毒的影响 ,作者采用地下卤水养虾 ,并对我国北方部分沿海地区、山东沿海地区及胶州湾周边地下卤水性质 ,进行走访和调查了解 ,并取样分析。通过对资料分析对比 ,认为上述沿海地…  相似文献   
999.
作者对人工养殖中国对虾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性别以及养殖对虾和天然对虾的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粗蛋白含量从8月开始增加,至9月达最高值。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含量在8月以后逐月增加,增加幅度较大;其它氨基酸含量随着对虾生长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2、无论是养殖对虾,还是天然对虾,雌雄虾之间其氨基酸含量几乎完全相同;3、无论雌雄,养殖对虾和天然对虾的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一致。图6与图7所示甘氨酸和亮氨酸的差异,可能是分析上的随机误差,并非对虾本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00.
沙中土 《地图》2008,(1):82-89
对世界遗产的系列介绍,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期,我们会发现欧洲是文化遗产最集中之处,地广人稀的非洲,则以自然遗产为盛;而广袤的美洲,则以神秘古文明和自然遗产为主。面对这些浓缩了千万年人类历史、记载了亿万年自然变化、不能再生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种神圣的敬畏之情。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除了珍惜和保护,我们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