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4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5 毫秒
71.
中长周期数字化面波记录与中国东南地区地壳结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首次对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中长周期面波记录进行处理,获得穿过东南地区的82条勒夫波频散数据.使用随机反演理论,获得了东南沿海地区4°×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这些频散的周期为1.95-68.27s,弥补了长周期面波所不能分辨的浅层结构.在网格反演的基础上,使用Harkrider的面波及演程序得出了中国东南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浅部可分辨到1km,深部可达80km.在分辨率保证的前提下得出东南地区深至80km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  相似文献   
72.
中国东南地区实测热流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东南地区现有的125个实测热流值.全区热流值的变化范围为35.6-209mW/m2,平均值为67.9±24.1mW/m2.这些热流值中,高质量A类和中等质量B类的数据占总数的72%.热流值在区域上的分布呈现“二低一高”的格局:研究区西北和东南沿海一带为低热流区(除热异常区外),中部和南部为高热流区.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利用物质分异的理论,阐明了不同地壳类型的相互转化,进而讨论了中国东南地区地壳演化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地壳进行了分区,并分析了各个分区构造特征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区内陆深大断裂带下部地壳和上地慢物质分异微弱,显示出断裂活动强度低,地震活动平静;东部地区物质分异强烈,靠近菲律宾板块消减带,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4.
中国东南地区地壳垂直形变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惠民  沈永坚 《地震地质》1990,12(2):121-130
本文利用现有的Ⅰ、Ⅱ等多期水准复测成果,编制了我国东南地区垂直形变图。按区内垂直形变特征划分为三大区,南、北以上升为主,中部呈现大面积下降。文中还应用区内近期跨断裂测量资料,综合分析区域现代构造活动特点,并对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76.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最主要的外部因素之一,在中国东南沿海中低山丘陵区强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集群发生,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福建省为例,深入挖掘多年历史地质灾害案例的降雨实况资料,以县级行政区为统计单元,基于定量化降雨估测对诱发群发性地质灾害的典型降雨过程进行相关性研究,并基于地质环境的量化指标进行了偏相关分析验证,建立了福建省有效降雨模型并通过现场监测和预警应用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福建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与灾害发生3日内降雨相关,且以0.79为折减系数逐日折减,据此建立了福建地区有效降雨模型;将福建地区有效降雨模型应用于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可以在保证地质灾害命中率的前提下,减少预警区面积、降低预警等级、缩短预警持续时间,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精准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把握降雨特征,可为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中降雨因子的合理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湘东南地区晚奥陶世笔石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划分回顾 湖南的奥陶一志留纪地层划分,随沉积相区的不同,岩石地层的划分标志不同.总体上,湘中-湘西地区晚奥陶-志留纪地层为稳定型沉积,晚奥陶世为黑色笔石页岩相,志留纪为细碎屑岩相.而湘东南区,则完全是一套类复理石建造,为泥质砂质粉砂岩、石英杂砂岩夹黑色板岩组合,在1:20万区调过程中,基本上未获得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笔石和其它化石.其划分多以湘中地区硅质岩层为标志,将上覆的类复理石建造全归属为志留纪或晚奥陶-早志留纪.  相似文献   
78.
79.
冰雹灾害是渝东南地区威胁最大的气象灾害之一,掌握渝东南地区冰雹时空分布及天气特征是人工防雹业务的迫切需要,对避免和减轻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对防灾减灾也有积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气象灾害大典:重庆卷》中1960—2011年渝东南地区造成灾害的冰雹资料以及2000—2011年的MICAPS资料,对渝东南地区降雹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0.
温飞  游爱华  薛积彬 《热带地理》2021,41(4):778-789
筛选和利用中国东南地区(大致范围为105o E以东、30o N以南)16个站点的多种气候代用指标序列,重建了东南地区过去2 000年以来的气温与降水变化过程,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东南地区气温集成序列与其他学者重建的中国温度序列、北半球温度序列等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一些百年尺度的典型特征气候时期,如黑暗时代冷期、中世纪暖期、近代小冰期以及20世纪现代暖期等均有显著的体现;降水集成序列显示东南地区在过去2 000年中干湿阶段性变化较为明显,特别是在中世纪暖期时降水整体上较为偏多,而在小冰期的前半段降水偏少、后半段降水偏多。总体来看,近2 000年来我国东南地区的气温与降水变化经历了较为多样的水热组合过程。值得指出地是,东南地区降水集成序列与已有的中国北方地区多条降水重建序列相互间可比性较弱,反映了中国东部季风区由南到北降水变化及其影响机制具有很大的区域性差异。分析认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火山活动以及太阳辐射量变化等对我国东南地区过去2 000年的气候环境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