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3篇 |
免费 | 95篇 |
国内免费 | 10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176篇 |
地球物理 | 125篇 |
地质学 | 269篇 |
海洋学 | 13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70篇 |
自然地理 | 2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4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1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56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 .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 ,结合地质构造绘出 4条剖面线 .对剖面两侧各 40 km范围内的 ML≥ 3.0及研究区范围内 ML≥ 4.0的 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 .重新定位后 ,36%的地震震中变化达 5km以上 ;给出深度的地震数比重新定位前增加了 50 %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似三联点构造区 ,历史上曾发生过 3次 8级以上大震 ,现今微震活动也很频繁 ,反映出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三大块体间的现代构造运动仍然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82.
883.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床的蚀变-矿化分带模式——蚀变-岩相填图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昭通毛坪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之滇东北矿集区上又一个具有超大型成矿潜力的矿床,过去其矿床研究程度弱,特别是成因矿物学工作鲜有开展.本文以赋存于猫猫山倒转背斜西翼上泥盆统宰格组上段(D3zg3)中晶白云岩中层间断裂带内的Ⅰ号矿体(群)为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立体蚀变-岩相填图研究,建立了蚀变-矿化分带模式.结果表明:从矿体中心向外,自下而上,蚀变呈现硅化→泥化→碳酸盐化的显著分带现象,矿化具有致密块状高品位Pb-Zn矿石→致密块状Py壳→浸染状、脉状、斑块状低品位Pb-Zn矿石→星点状Py壳的分带特点,相应的矿物组合依次为Sp+ Gn(+ Cpy)+ Py+ Mrc+ Apy+ Q+ Cal组合、Py+ Gn+ Sp+ Dol+ Fe-Dol+ Cal+Q+IU组合、Py+ Dol+Fe-Dol+Cal+Q+Sd组合和Dol+ Cal组合;垂向分带不明显,横向分带显著,矿化分带性与含矿热液的浓度梯度、横向渗透扩散受岩性垂向物性变化影响密切有关;矿化作用可分为Ⅰ、Ⅱ、Ⅲ、Ⅳ、Ⅴ等5个阶段,Py外壳是早期流体的产物,条带状矿石是热液叠加作用的产物,且784 m高程处已处在Ⅲ阶段成矿流体叠加的前锋,Ⅱ阶段成矿流体的温度较Ⅲ阶段高.该蚀变-矿化分带模式对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具有普遍的找矿指导价值,也有助于深入理解成矿流体运聚和富集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884.
岳庆祥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3,14(5):55-59
引入太阳黑子活动,磁暴对地震发生存在触发机制这一基本观点,对东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周期进行了划分并研究其发生的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位相特征。并讨论了东北地区中强地震发生的某些地震学特点。 相似文献
885.
冷害是东北地区大豆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冷害指标是冷害监测预警的重要依据。以东北地区大豆为研究对象,基于1971—2020年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气温数据、1992—2020年农业气象站大豆发育期数据和历史灾情数据,以热量指数为冷害指标,构建大豆灾害样本序列,利用Kolmogorov-Smirnov(K-S)分布拟合检验获得冷害指标的概率分布,通过t分布区间估计方法确定指标等级阈值,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讨论冷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冷害等级与冷害指标完全匹配率达84.4%,该指标等级阈值可以较好反映东北地区大豆冷害发生情况;在相同冷害等级下,大豆三真叶-开花-结荚阶段冷害等级阈值较高,播种-出苗-三真叶阶段相对较低;20世纪70年代的冷害频次最高,1993年前后发生突变,之后呈下降趋势;黑龙江省最北部及吉林省东南部为冷害高发地区,以此为中心冷害频次向四周递减;随年代际变化,冷害频次高值区逐渐缩小,低值区逐渐北伸扩大。 相似文献
886.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7.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是青藏块体、阿拉善块体和鄂尔多斯块体的汇聚部位.为探索该区的构造特征,结合地质构造绘出4条剖面线.对剖面两侧各40km 范围内的ML3.0及研究区范围内ML4.0的388次地震做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36% 的地震震中变化达5km以上;给出深度的地震数比重新定位前增加了50%.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似三联点构造区,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8级以上大震,现今微震活动也很频繁,反映出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三大块体间的现代构造运动仍然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888.
889.
采用东北地区99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突变分析、旋转EOF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并存在14年和2~4年的变化周期。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可分为5种空间分布类型:东北西南部型、东北东南部型,东北东北部型、东北西北部型、东北中部型。东北东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减少趋势最明显,东北西南部降水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各区域降水的变化周期有所区别,东北东北部存在16~18年的变化周期,其它地区存在10~14年的变化周期,各区域降水突变的时间主要在60年代和80年代。 相似文献
890.
利用东北地区91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资料,讨论东北地区汛期极端降水量的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极端降水量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极端降水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东北地区中部极端降水出现相对比较分散,东北东部、北部、西部和南部出现比较集中;东北地区汛期纬度偏低地区极端降水量偏多,极端降水发生较晚,且较为集中,纬度偏高地区则反之。汛期极端降水量与集中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汛期极端降水量越多,极端降水越集中,特别是嫩江、松花江流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