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9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123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1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东北地区早第三纪聚煤规律研究黄振裕(东北煤田地质局沈阳测试研究中心,沈阳110011)关键词早第三纪,聚煤规律,东北地区,沉积盆地我国东北地区发育有早第三纪含煤地层,是仅次于晚保罗世的另一个重要聚煤期,形成了一系列大型煤田,煤层集中,厚度大,储量...  相似文献   
42.
东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静芳  王晓明 《气象》1995,21(5):41-44
通过10年(1983-1992年)卫星云图资料的分析,综合归纳了东北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NMCC)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由于受地理条件的影响,NMCC与美国大平原以及我国西北和华北平原上的MCC有明显差别,作为一类特殊的对流性天气系统,NMCC与一般中尺度对流云图特征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3.
殷红 《江苏地质》2005,29(1):28-31
腰英台油田是东北地区新发现的油田,目前刚开始勘探开发,在勘探开发初期遇到不少问题。其中之一是开采时高含水:就油田的实际油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油水同出的可能原因,认为这是受油藏储层物性及构造幅度和实际油柱高度的影响,由于储层低孔、特低渗。实际构造幅度低,实际油柱高度大多低于油藏产纯油所需的油柱高度,致使油藏大都处于油水过渡带。故开采时多含水,油水同出。根据这一分析,认为进一步的油气勘探重点考虑西部水下冲积扇的有利部位。此处储层物性好,有利于接受更多油源。  相似文献   
44.
廉毅  王雅君 《地理科学》2007,27(Z1):97-102
地处中高纬度的中国东北地区西部正在发展的土地荒漠化,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共识和关注.综述了近十几年这一领域研究的进展.侧重介绍土地荒漠化与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成果,并对将来研究中应思考的问题提出某些建议.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对东北地区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如何采取系统和大规模的工程整治和保护措施,不仅对保障国家重要的东北地区中部产粮区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对人类适应、减缓和应对气候变暖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开展东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加强有关气候变化、环境干旱化、土地覆盖变化的固定和野外观测系统建设,加强多要素的气候系统观测工作,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立项工作,不仅要掌握卫星遥感信息,更要掌握器测的地表有关要素的信息,从中准确得出该区土地覆盖变化的频繁和敏感区的分布,为研究土地覆盖动力学和制定对策奠定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45.
赵大川 《地图》2001,(3):47-51
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对晋察冀边区、晋绥边区这些老一代革命家为了民族存亡、共和国缔造而战斗的地区都不会陌生 ,这中间的“察”和“绥”即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的“察哈尔省”和“绥远省”的简称。在拙作《图说近代中国东北省区之变化》(《地图》2 0 0 1年第 1期 )中对近代东北老省区的演变已有所描述 ,本文以手中的实物和资料简述一下现已不复存在的察哈尔省、绥远省、西康省和平原省。察哈尔省察哈尔原为明代蒙古汗的直辖部 ,又作“插汉儿”。明嘉靖三十五年 ( 1 556年 ) ,因受部族压迫 ,徙牧于辽东边外 ,因近边 ,故称“察哈尔” ,即蒙语“边…  相似文献   
46.
大气降水、土壤水分和干燥度指数是在经度方向上控制区域景观格局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最新的调查统计资料,对东北农牧交错区降水、土壤潜在蒸散量、干燥度指数及农作物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盈亏量的时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区内作物生长季期间土壤潜在蒸散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干燥度指数的时空变化情形。结合水分条件的空间分布,提出了5种土地利用区域组合类型。  相似文献   
47.
48.
用震源机制解确定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强震震源机制资料和区域小震平均解给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应力场的分布。由多个震源机制的平均结果得到,东北南部地区(42°30’以南)主压应力方向为NE70°。东北中部地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东南部)主压应力方向近似NE100°,它与深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一致,可能该区应力场分布受深源地震影响,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和内蒙北部)主压应力方向为NE58°。东北地区浅源地震震源机制解P轴仰角大多数小于30°,表明该区以水平应力为主。由震源机制结果也讨论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断层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49.
利用东北地区1°×1°深至400km的三维Vp(km/s)值数据,选择互相垂直的2条有代表性的剖面,初步建立研究区构造圈、均匀层基本结构模型;利用8套沿不同经纬线的剖面Vp值分布,勾绘出研究区深至过渡层的结构模型谱;进一步综合得到研究区三维岩石圈结构模型。东北地区的B″层可能由3部分组成,即下部的低速带,中上部的中速、低速相间互层带和上部的增速带,B″层底界面是区分B″与B'″层的稳定的标志,上部的增速带速度与B'下部速度值接近,按照传统认识,那里是岩石圈底界面的位置,东北地区B″层顶界面形态可能存在不连续或剧烈变化的部位。B″层上中部的宽广的分布边界形态及其变化,可能反映软流圈对周围地球物质的同化熔蚀作用;软流圈物质上涌为固体矿产提供物源,也对油气矿产形成起加速作用。岩石圈结构是壳幔物质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结果,它包含软流圈层对上覆地球物质的影响,并对油气、固体矿产存在一种动力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 将1951—2004年逐日的海平面气压场分型, 得到27种不同的环流型, 研究了大气环流型与我国东北地区降水的关系。给出了8种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要环流型出现的规律及它们平均的环流形势, 分析了8种主要环流型下东北地区降水异常分布状况, 并选出东北地区资料齐全、有代表性的9个站点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成功地建立了降水与环流型出现频率的统计关系, 并用此重建了9个代表站54年的降水序列。结果表明:Lamb-Jenkinson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我国东北地区, 由此划分的环流型符合实际情况; 8种主要环流型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所建立的9个代表站降水距平回归方程能够解释近54年各站的大部分降水变化, 进一步证明了东北地区降水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