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949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267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26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2010年7月16~18日巴中市持续性暴雨天气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利用NECP时间间隔为6h的1°X 1°再分析资料来分析2010年7月16~18日发生在巴中市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及特点。通过分析发现副热带高压和台风"康森"对低值系统起了阻塞作用,低空急流和西南低涡是本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水汽通量散度、湿层厚度、垂直速度、低层涡度和假相当位温等物理因子在此次暴雨过程中表现的很明显,是预报持续性暴雨的很好手段。  相似文献   
972.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影响系统、动力、热力条件等方面,对2009年7月8日山西省北中部区域性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西风槽前部西南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后部下滑的冷空气相互作用,700hPa低涡切变线是造成本次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深厚的湿层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涡东移和切变线的生成,地面低压向山西发展,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低层850hPa的高能舌轴前的能量锋区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热力条件。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卫星云图资料及NECP/NCAR的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2月22—23日北疆沿天山的局地暴雪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物理量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雪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动力和水汽条件;伊犁河谷的暖性倒槽与南下弱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在局地暴雪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暴雪落区位于"Ω"型低压倒槽东、西两侧的弯曲区域,也就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冷空气一侧;暴雪区低层干暖、上层湿冷的大气层结,配合弱冷空气活动,十分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触发;暴雪区受局地地形影响在降雪过程中处于迎风坡气流辐合区,有利于近地层空气的辐合抬升和降雪的持续。  相似文献   
974.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气象卫星云图资料、自动气象站监测网资料,对浙江中南部沿海2010年7月24-26日大暴雨过程和同年9月20日暴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暴雨过程均伴有低空东南风急流,但前者浙江中南沿海地区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低层具有明显超地转特征,由局地生成的β中尺度对流云团引发;后者同一地区仅出...  相似文献   
975.
盛夏两类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的动力过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林中达 《大气科学》2011,35(4):631-644
在气候态上,7月底东亚高空西风急流中心突然从40°N北跳到45°N以北.逐年统计分析显示此次急流北跳存在两类典型方式:急流北侧西风强度增强引起的北跳(第一类)和急流中心西风强度的减弱引起的北跳(第二类).本文基于1958年到2002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波活动通量诊断这两类典型北跳相应的动力过程,进一步...  相似文献   
976.
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资料对2009年5月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低空700 hPa流场的中尺度扰动和涡度场的加强说明:发生在河北中南部的短时强对流暴雨与东北回流密切相关 ,低空东北风的辐合,使地转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引发水平辐合和辐散及铅直运动,在地转适应过程中,700 hPa中尺度环流偶在河北中南部形成并加强,对应的正负涡度对也出现并增大,使辐合上升运动增强,强对流暴雨出现在辐合场和辐散场之间区域。高空急流中心右前侧辐合导致气流下沉,向南的一支引起低空北风加大。加强的东北回流与低空较强偏南气流在河北南部相遇,耦合上升。可见,垂直环流的形成及东北回流的加强是此次强对流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7.
利用高空、地面和卫星云图资料,对2009年11月9-12日山西出现的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一场大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强盛的西南气流和低层东北气流以及地面回流为暴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流场配置,500hPa阶梯槽和700hPa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的持续及水汽的辐合为这次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卫星云...  相似文献   
978.
总结回顾了二十年来古气候研究的进展,着重揭示古气候变化的事实.共分析了10个问题:(1)威尔逊旋回,(2)冰河时代,(3)生物大灭绝,(4)人类走出非洲,(5)第四纪冰期一间冰期旋回,(6)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7)末次冰期冰盛期,(8)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9)全新世气候的不稳定性,(10)全新世气候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79.
热源激发重力波特征以及波流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霞  张绍东  易帆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7):1701-1710
本文在二维等温可压大气中引入了一个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热源扰动,分别以静止风和中纬1月份月平均向东的纬向风急流为背景,对不同背景下热源激发的重力波的传播详细过程及其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热源激发出来的重力波在初始阶段有很宽的频谱范围,随后由于重力波的传播效应,水平波长和垂直波长分布范围随时间都有所减小.顺风传播的重力波...  相似文献   
980.
2006年8月-2007年7月,在广州市天河区以每周采集2~3天的采样频率连续12个月采集近地面大气气溶胶样品,同步测定近地面气溶胶中7Be和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多溴联苯醚(PBDEs)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值.7Be浓度全年平均值为2.59 mBq/m3,最高值出现在5月(8.5 mBq/...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