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64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96篇
地球物理   86篇
地质学   284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报道了为改变我国华南沿海目前在半咸淡水塘中进行地播式裁培细基江篱繁枝变种单产低的状况而进行的不同水层夹苗栽培和施肥增产试验,证明了越靠近水面江篱藻体生长越快,越接近底部藻钵生长越差,提出如果在水塘中单纯裁培江篱则水塘深度应保持20~30厘米,如果水深超过1米以上,则应采用浮筏式夹苗栽培,并在水中混养鱼虾等。浸泡施肥试验证明,在短短的40天裁培过程施肥藻体比不施肥藻体增产23%,说明了施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2.
93.
应用AutoLISP对CAS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就实现采用不同图式的地形图从大比例尺到中小比例尺的自动缩编进行了阐述.通过AutoLISP的分类选取功能对地形图分别进行选择,再依据CASS软件对不同符号的编码进行符号转换,实现地形图的比例尺变换功能.  相似文献   
94.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气候温湿的滑坡灾害易发区,根系通道、动物通道、干裂缝、管道及团聚体间的结构性孔隙等大孔隙普遍存在于斜坡非饱和带中.采用微观观察、化学分析和现场试验方法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大孔隙界定、大孔隙类型和主控因素、大孔隙三维空间结构及大孔隙时效稳定.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和大孔隙密度时空变异性是目前大孔隙定义缺乏统一性的原因.大孔隙尺寸不能作为唯一标准界定大孔隙,必须考虑其三维几何形态.多因素控制大孔隙的成因和类型,其中根系通道、裂缝和结构性孔隙对优先流有显著贡献.需从三维几何学和拓扑学方面进一步研究大孔隙三维结构.枯枝落叶层是大孔隙抵御环境因素扰动的重要屏障,但大孔隙域与周围基质域水量交换对大孔隙时效稳定是不利的.深入研究以上问题对植被发育斜坡优先流模型的改进和发展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5.
用SPSS13.0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值比较方法,对浙江省不同城市化地区的农户农地收入比重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城市化不同,农户农地收入比重不同,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户农地利用经济收入比值的平均值低于城市化程度低的地区,但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户农地收入比值标准差大于城市化低的地区,其中主要原因是城市化不同导致农户兼业时间不同。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资源集中型农户兼业化,使农户农地利用经济效率得到提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6.
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第四长河,也是世界上的一条著名长河。注入北冰洋鄂毕湾,鄂毕湾也是世界最长的河口。鄂毕河在当地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奥斯蒂亚克人(Ostyak)称为As、Yag、Kolta以及Yema,撒摩耶人(Samoyede)称为Kolta或者Kuay,西伯利亚鞑靼人称为Omar或者Umar。鄂毕河长3650千米,流域面积达  相似文献   
97.
亚洲夏季风区中尺度地形降水结构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分辨率TRMM、AIRS卫星实测资料, 从气候态的降水微物理过程角度分析了亚洲夏季风期间中尺度山脉对不同性质降水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 中尺度山脉迎风、背风坡均以层云降水为主, 层云降水强度在迎风坡强于背风坡; 对流降水在迎风坡主要为浅对流, 背风坡主要为深对流, 对流降水强度在背风坡强于迎风坡。沿西南季风推进方向依次经过的中尺度山脉, 其两侧发生降水像素个数、 降水微物理特征等差异逐渐减小, 其中, 对流降水迎风坡向背风坡转变明显, 而层云降水背风坡向迎风坡转变明显。大气稳定度与对流降水在迎风、背风坡的分布相一致。另外, 对中尺度地形降水的研究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高精度地形降水分布提供了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98.
曾晓梅 《气象科技》2010,(1):128-128
位于美国迈阿密的NOAA国家飓风中心向可能受威胁的海岸地区发布的热带风暴和飓风监测与预警的时效将比以前提早12h。据飓风中心专家称,预报时效的提高是因为飓风路径预报取得进展。飓风中心在发现相关地区在48h内可能出现热带风暴时,将发布热带风暴监测通告;  相似文献   
99.
不同高度急流耦合在2007年7月中旬河南省区域暴雨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利用NCEP全球对流层分析资料和地面探空资料,对2007年7月中旬发生在河南省中部、南部的暴雨天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次暴雨过程是在多尺度系统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天气有不同的作用。超低空东风急流是暴雨区所需水汽的最大提供者;低空东风急流建立和维持了暴雨区中低空的对流不稳定,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高空西风急流建立和维持了高空的对称不稳定,为对流向高空发展和加强提供了重要条件。高空西风急流、低空东风急流和超低空东风急流上下耦合,是暴雨天气得以形成和维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0.
酸不溶物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贵州岩溶区(包括湘西)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以及结合本区和处于同一气候带的邻区不同岩类红色风化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明显受基岩酸不溶物成分的控制,酸不溶物的风化成熟度越高,红色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一般也越强。由于不同地层系统碳酸盐岩的酸不溶物组成不同,在此基础上发育的红色风化壳的风化强度自然存在着差异;(2)风化壳相对于母岩的进一步风化潜力或空间,随着基岩酸不溶物风化成熟度的增大而降低,从而更容易达到风化平衡;(3)在碳酸盐岩风化壳突变的岩-土界面,伴随碳酸盐的充分淋失、酸不溶物的地球化学指标发生了突变。因此,碳酸盐的溶解不但未阻滞和延缓了硅酸盐组分的分解,而且促进其快速风化。(4)在达到高岭石化甚至弱红土化阶段的酸不溶物基础上,发育的风化壳比结晶岩类风化壳具有更高的风化起点,也就表现出更高的风化强度。因此,笼统地把碳酸盐岩风化壳看作是弱于玄武岩及花岗岩等结晶岩类风化壳发育程度的弱风化类型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