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1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821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1588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310篇
海洋学   521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150篇
自然地理   57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52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91.
毛宇清  李聪  沈澄  刘冬晴  王永平 《气象》2013,39(11):1473-148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遥感监测资料、污染物浓度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气流后向轨迹模拟,对比分析了南京地区2011年6月10和13日两次由于秸秆焚烧而引起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天气条件、大气边界层特征以及污染物的来源和输送路径等。结果表明:两次污染过程中PM2.5浓度均出现陡升陡降,由秸秆焚烧而产生的细粒子贡献显著。13日高污染的持续时间和强度都高于10日,10日的高低空形势配置和物理量场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冲刷作用,而13日的高低空形势配置和物理量场则有利于污染物在边界层堆积。两次污染过程的边界层逆温均不明显。气流后向轨迹模拟表明,两次过程都是由区域污染输送造成的,都主要来源于苏中、苏北地区,13日的污染源可能还有苏南和安徽地区。  相似文献   
992.
正有人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能戴上"名师"桂冠的教师,一般对教育领域有重大贡献和影响。但是,我要把后面的"名师"两字改为"明师",即明业之师,做一个精通专业的老师。反思,有助于我们成为一个对专业知识"明明白白"的老师。在学习"热力环流"的时候,"山谷风"是老师们必讲的一个内容。关于山谷风的成因,听到过不同的解释,也曾是一个让我困惑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993.
张青松 《地理学报》2007,62(3):333-333
施雅风院士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一书,是施先生和他的研究团队近50年来考察研究中国冰川与环境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94.
新疆伊犁地区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对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叶玮 《干旱区地理》2000,23(4):310-314
对受西风控制的新疆伊犁地区的黄土和黄土粒土系统粒度分析资料表明,二者既有相近之处,也具有明显差别。首先,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组成都以粉砂(50-5μm)含量(58%-85%)占优势,但黄土粒土砂偏含量较黄土低,而粘粒含量却较黄土高;第二,黄土与黄土状土众数分布位置相近(15-30μm),但粒组绝对含量相差较大,黄土状土其值最高可达50%,而黄土均未超过20%。黄土粒度频率频率呈正偏态,黄土状土为极正偏;第三,黄土状土因粘粒含量高而使平均值较黄土细偏,分选较黄土差,在平均值对分选系数、偏度对平均值等图解参数散点图中,黄土与黄土状土样品分别位于不同的区域。因此认为,黄土与水成的黄土状土具有不同的搬运、分选机制和沉积环境,伊犁地区的黄土沉积为风成。  相似文献   
995.
应用Mehlich3浸提剂提取风沙土中速效磷,速效钾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谦 《中国沙漠》1994,14(2):78-83
应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Mehlich3试剂测定风沙土中速效磷、速效钾的适宜条件,并以Olson法(测磷)、NH_4OAC法(测钾)为标准对所确定的条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浸提剂:沙样为10:1,浸提温度为常温,震荡时间为5min适宜于待测容液的提取。用钼锑法测定待测溶液中的磷,适宜的显色酸度为0.55mol/L1/2H_2SO_4条件下测定结果与参比法测定结果显著相关;且精密度高、提取量多,是一种适宜风沙土测定的通用浸提剂。  相似文献   
996.
南极洲纳尔逊冰帽雪层剖面和冰川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2003~2009年全球冰川物质平衡量大约为-259 Gt·a~(-1)±28 Gt·a~(-1),冰川高程变化和物质平衡研究一直是冰川研究的重要方面。简要介绍了目前主要用于冰川高程变化研究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和冰川高程变化和物质平衡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同学者对全球各个主要冰川的物质平衡计算结果显示,全球冰川基本上都是负的物质平衡。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高度计将获得精度更高的全球高程数据,为冰川高程变化和物质平衡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对2017年5月11日和6月5日发生在湖南的两次飑线过程(以下分别简称"5·11"飑线过程和"6·5"飑线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低层暖平流强迫背景下,"5·11"飑线过程发生前冷平流较明显,"6·5"飑线过程发生前暖湿气流更强盛,副热带高压位置不同导致后一过程水汽条件更好;(2)"5·11"飑线过程中层更干,0℃度层高度更低,有利于出现较大范围雷暴大风和小冰雹,而"6·5"飑线过程自由对流高度(LFC)相对较低、低层湿度更大,则易产生更大强度的短时降水;(3)"5·11"飑线过程产生大范围雷暴大风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6·5"飑线过程,但后一过程因地面倒槽发展、暖湿气流更强、低涡东移使大气对流不稳定增大等原因,更有利于形成局地致灾性大风;(4)"6·5"飑线过程中气旋少且维持时间短,以及垂直风廓线产品(VWP)、径向速度图上雷暴大风特征不够典型,其预警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999.
张文敬 《山地学报》2007,25(2):253-254
尽管每天要完成2 000-5 000字的系列科普散文写作任务,但我仍然被案头那本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精美厚重的研究巨著所深深地吸引着:先是阅读前言,然后翻看目录,再后是章节英文摘要和中文综述以及各种古冰川照片和百万分之一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这就是由中国冰川学创始人  相似文献   
1000.
天山1号冰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在分析1号冰川旅游资源禀赋,客源市场特征和发展旅游业优,劣势的基础上,着重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活动以及其它生产,生活行为可能对冰川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景观美学质量等产生的负面效应,并进行相应的旅游环境影响评价,由此提出1号冰川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