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07篇 |
免费 | 1861篇 |
国内免费 | 102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89篇 |
大气科学 | 508篇 |
地球物理 | 1295篇 |
地质学 | 2924篇 |
海洋学 | 567篇 |
天文学 | 25篇 |
综合类 | 528篇 |
自然地理 | 26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232篇 |
2023年 | 394篇 |
2022年 | 501篇 |
2021年 | 555篇 |
2020年 | 477篇 |
2019年 | 476篇 |
2018年 | 349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391篇 |
2015年 | 418篇 |
2014年 | 581篇 |
2013年 | 419篇 |
2012年 | 458篇 |
2011年 | 416篇 |
2010年 | 373篇 |
2009年 | 374篇 |
2008年 | 354篇 |
2007年 | 319篇 |
2006年 | 300篇 |
2005年 | 265篇 |
2004年 | 272篇 |
2003年 | 216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35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99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54篇 |
1992年 | 53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8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金沙江流域1966~2010年降水和径流资料,采用单变量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法、突变检验法和多变量MK法对金沙江流域近几十年来的降水和径流变化进行了非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年降水和年径流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增大趋势较为明显。其中金沙江流域中游以上区域的年降水通过显著性检验,上升趋势较为明显,而各个水文站点的年径流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仅存在微弱的上升趋势。中游攀枝花站集水区域的面平均年降水趋势存在突变点,在1997年之后显著增加,而其年径流则不存在突变点,其他站点面平均年降水和年径流趋势都不存在突变。此外,中游龙街站集水区域的面平均年降水和年径流通过多变量MK显著性检验,表明龙街站降水和径流联合变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2.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三维模型:三维低阻异常体和高阻异常体位于一维层状介质模型中,以“十”字型和“米”字型观测剖面方式作为模拟方式,开展模型一维、二维、三维反演技术有效性对比试验,其中一维反演计算采用自适应正则化( ARIA)反演,二维反演计算采用非线性共轭梯度( NLCG)反演,三维反演计算采用REBOCC三维反演,将剖面下方不同的反演结果与原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该模型条件下,一维和二维反演都能得到反映模型真实信息的结果,REBOCC三维反演更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在一维反演结果中,对于深部的电性结构特征,通常TE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M极化模式,TE/TM几何平均值反演结果介于前两者之间;在二维反演结果中,通常TM极化模式的反演结果好于TE极化模式,TE/TM联合模式反演结果与TM极化模型相当,甚至更好;模型REBOCC三维反演相比一维、二维反演更易受反演结果多解性影响,REBOCC三维反演结果偏向重建原始模型的宏观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3.
从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概况﹑仪器系统、数学模型、反演方法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的研究现状。介绍了频谱激电法目前常用的仪器系统:SIP?FUCHSII和V8,数据模型主要有:Cole-Cole、常相位角模型CPA、普通化的Cole-Cole模型和理论模型SNP。反演方法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反演算法也由一维、二维发展到三维。列举了频谱激电法近年来在矿产资源、水资源调查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概况,展望了频谱激电法的发展方向:(1)同时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三维电磁场正演计算技术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2)频谱激电法对有机污染的探查成为未来应用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04.
工程岩体中数量众多的裂隙面限制了离散裂隙网络模型在岩体渗流中的应用,迫使人们寻找能够用理论上成熟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替代,这就要求进行岩体多孔介质的水力等效性研究。在野外大量实测裂隙的基础上,进行裂隙密度、方位、大小、延续性、开度等几何参数的统计分析,以Enhanced Baecher模型建立离散裂隙网络随机模型,采用Monte-Carlo随机模拟方法进行三维裂隙网络随机模拟。在所生成的一定尺度的三维裂隙网络图基础上,给出计算研究域REV的方法,通过判断REV是否存在,确定能否用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岩体渗流。 相似文献
105.
106.
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质体的三维可视化建模是三维GIS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三维GIS环境下的地质体可视化的两个关键方面是地质体的表面模拟和可视化实现,文章介绍了地质体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框架,以带约束Deluanay剖分法为例阐述了地质体表面模拟的原理和方法,并从取景变换、消隐、光照模型、纹理映射等方面论述了可视化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西部某铜矿为例,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地质体模型(一个地层矿体综合模型和一个矿体三维模型),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建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并对两个模型进行了地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07.
利用三维非线性弹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在不同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水平承载力特性,分析了不同褥垫层厚度及其地基土的性质对复合地基水平受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弯矩和挠度的分布规律。研究表 明,垂直荷载的大小改变了复合地基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直接影响着其水平承载力;适当的垫层厚度可降低桩所分担的水平荷载,有利于桩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