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5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928篇
测绘学   1765篇
大气科学   2111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501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洲中部干旱区在20世纪两次暖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亚洲中部干旱区1901-2002年近100 a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西风指数资料,分析了20世纪全球变暖的两个较明显时期在该干旱区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环流变化和太阳活动对干旱区气温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洲中部干旱区对20世纪全球发生的两次暖期的响应特征是有显著差异的.对1920-1940年代全球发生的第一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并没有响应,仅在其东部的季风影响边缘区有响应;而对1970年代以后发生的第二次暖期,亚洲中部干旱区整体都作出了响应.冰岛低压的异常加深、同时北大西洋亚速尔高压的显著增强,西伯利亚高压强度指数的异常减弱,以及西风指数的异常增强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气温偏高的可能原因,可以初步解释研究区整体对20世纪全球两次暖期响应不同的原因.太阳活动作为外部影响因子之一,对干旱区气温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且在百年时间尺度上,二者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哺乳动物与气候波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全新世哺乳动物群有众多地点,并已作了详细研究,绝大多数地点有^14C的年代测定,全新世一更新世的界线,作者根据哺乳动物及^14C年代测定,在12-10kaB.P之间,可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层位,在10kaB.P。可作为全新世的开始,中国的全新世大暖期出现于8.5-3.0kaB.P。在此期间内的哺乳动物偏南种类似为明显,如亚洲象,苏门犀及爪哇犀等,在5.6-3.0kaB.P。这一时期内的气候波动剧  相似文献   
3.
建立1种新的测定水体中痕量重金属元素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根据铜对过氧化氢氧化弱酸艳蓝(RAWL)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利用固定时间法,测量Cu(Ⅱ)~RAWL—H2O2体系中弱酸艳蓝在λ=626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从而得到铜的含量。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介质为氢氧化钠-磷酸二氢钾,pH值选为7.20,弱酸艳蓝浓度为40g·L^-1,30%的过氧化氢0.50mL,反应温度为(80.0±0.1)℃,反应时间为20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12ng·mL^-1,检出限是0.0105ng·mL^-1对2ng·mL^-1和8ng·mL^-1铜(Ⅱ)溶液5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2.3%。多种离子不干扰铜的测定,将本方法用于自来水,黄河水中铜(Ⅱ)的测定,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9.15%和1033o,6.  相似文献   
4.
报道一种新的有效催化剂-碘-钒盐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探讨催化剂的组成配比、用量、温度及废酸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合成方法的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常用的碘、碘-铁催化剂相同,适用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相似文献   
5.
6.
海南岛以东外海的暖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出现的海南岛以东外海的暖涡及其形成机制作了简略的回顾及分析,认为这个暖涡是常常出现在这区域的,其存在与南海北部的西向流在遇到陆架-陆坡海域作反气旋式偏转而延伸为南海暖流有关;同时当南海暖流流向东北作反气旋式弯曲时,在暖流右侧也会出现暖涡。暖涡冬季较弱,夏季当海南岛东岸在西南风作用下出现上升流时会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7.
在濒临我国闽、浙两省的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终年存在着一股自南北上、具有高盐特性的外海水(图1),它是该海域的主要水团。它的消长和运移,对陆架西部海域的水文状况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渔场位置的变动以及气候的变化等也与之密切相关。因此,对这股高盐水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很早就受到了国内、外海洋学者的重视。 较长期来,这股高盐水的名称及涵义一直较为混乱,有称“中间暖水”,或称“黑潮北上分支水”,也称“台湾暖水”和“台湾暖流水”等等。本文根据这股高盐水的来源和特性,采用了“台湾暖流水”这一名称。 关于台湾暖流水,国内、外海洋学者已相继作过一些研究。早在1894年,C.O.MaKapo?曾根据1886-1889年“勇士”号的调查结果指出:“在东海西部有一支黑潮分支出来的中间暖水”。1932年,安井善一在其研究上海一长崎间水温、盐度年变化的著作中曾提到:“在中国大陆沿岸有一黑潮水的分支北上,其温、盐度的性质与日本近岸的黑潮水系相近”。其后,许多日本海洋学者,诸如宇田道隆、辻田時美、井上尚文,深濑茂、松官义晴、中尾徹、以及西田英男等人在研究东海水文状况和水团结构的著作中,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对台湾暖流水作过一些概要的分析。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在研究中国近海水文基本特征的同时,也对台湾暖流水作了一些研究,但因受资料限制,这些研究仅局限于分析台湾暖流水在28°N以北、124°E以西海域内的分布和变化特性,而未能探讨其全貌。 近年来,在东海陆架西部海域的海洋水文调査逐渐増多,已经积累了一些观测资料,本文试图根据目前所能收集到的1958-1977年间的资料,对台湾暖流水夏季的温、盐特性及来源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作者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水及天然水中钼的方法,其中催化动力学法灵敏度高,适合于海水中痕量钼的测定Fuge(1970)和方肇伦(1983)等发展了钼的催化光度法并用于天然水中钼的分析。本文选用M_o-H_2O_2-KI-演粉催化体系,以因子设计和单纯形化法研究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钼的各种条件,本法检出限可满足  相似文献   
9.
水样及生物体内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同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在酒石酸盐-乙二胺-高氯酸-亚硫酸钠-高碘酸钾-EDTA体系中同时测定微量锌、锰、硒的极谱催化波,波峰敏锐,波形稳定。Zn2 浓度在0.4~40μg/dm3,Mn2 浓度在1.6~80μg/dm3,Se(Ⅳ)浓度在0.02~3.0μg/dm3范围内浓度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取天然水样平行12份测定,变异系数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0.
海洋褐藻胶生产废水的絮凝-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新型高效的絮凝剂Xp,对海洋褐藻胶生产废水进行絮凝,催化氧化处理试验,确定了絮凝剂Xp的最佳使用条件,催化氧化时间和氧化剂用量,结果表明,经本工艺处理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cr的去除率达到83.9%,处理后的废水基本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限定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