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08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1231篇
测绘学   4300篇
大气科学   1656篇
地球物理   1183篇
地质学   4126篇
海洋学   749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2344篇
自然地理   6321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488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266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1042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957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1130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23篇
  2005年   784篇
  2004年   770篇
  2003年   739篇
  2002年   624篇
  2001年   500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91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68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省自然资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对基础地质工作提出了“提升服务能力”的新要求,具体是:全面推进区域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调查,建立基础地质核心数据库;开展精细化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和天然富硒土地资源详查,建立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数据库;推进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等综合地质调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陆地系列地球资源卫星的轨道特征,并以陆地—5号资源卫星为例,根据南山站的座标计算出该站对陆地—5号资源卫星的可观测范围及以该站为中心的卫星的覆盖区域。  相似文献   
3.
4.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所谓城镇化(也称城市化、非农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加快城镇化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稳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5.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城市化就是人口在地理上的集中,一是城市人口的增多,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二是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是一个从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基本对立特征的城市经济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是人口、市场、企业、基础设施在地理上的集中过程,也是工业化发展引起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即工业化各种因素的“集中”特点,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对土地资源的再配置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作为认识问题,尤其是对于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来说,消除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配置的认识误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综观历史,“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借鉴了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概念。  相似文献   
9.
1经济发展和工业用地价格状况 我国经济政策上的中部地区就主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6省。中部6省土地面积为102.7万km^2,人口3.63亿,分别占全国的10.7%和28.1%。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中部地区城市经济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但工业用地的价格并没有相应上涨。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4月,鹤壁市建立土地储备制度,经过三年多的运作和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鹤壁市实际的土地收购、储备、供应机制,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鹤壁市土地储备机制的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