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523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690篇
地质学   270篇
海洋学   22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54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01.
交通发展区位测度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交通建设所引致的区位条件改善对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塑区域空间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交通区位的测度一直是地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新技术、新模式、新因素和新业态的出现,地方传统区位条件被重构,个人出行理念和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① 交通区位的测度逐渐从依托空间位置和交通设施发展水平的传统地理区位扩展到依托网络连通性、可靠性与出行便捷性的“流空间”新区位;② 研究对象从关注不同地方的区位特征扩展到关注群体出行规律和个体行为差异的微观区位选择;③ 研究内容从交通设施网络的可达性扩展到基于“门到门”的全链条出行服务;④ 大数据挖掘技术和GIS-T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交通区位的测度朝着更加精确化和精准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02.
宁波市港口物流企业空间格局及区位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瑞  蒋天颖  王帅 《地理科学》2018,38(5):691-698
以宁波市为例,基于港口物流企业空间数据,运用冷热点分析和泊松回归等方法,研究宁波市港口物流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 宁波市港口物流企业呈现向心集聚性,圈层分布格局明显。中心商务区和临港工业区是集聚热点区域;②港口物流企业集聚特征明显但整体集聚程度下降,表现出在中心商务区和临港工业区持续集聚和沿主干道路向外围区域蔓延扩散两大趋势;③不同类型港口物流企业的区位选择有明显差异:货代型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商务区,仓储型物流企业主要临港分布,运输型企业选择临近沿交通干道布局,综合型物流企业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区位倾向;④ 政策因素、土地价格、城乡差异、临近港口、经济潜力和工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港口物流企业的空间分布,而交通便利没有表现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703.
HE1005-1439是一颗金属丰度极低([Fe/H]~-3.0)的碳增丰贫金属星(Carbon Enhanced Metal-Poor,CEMP),该星的s-过程元素显著超丰([Ba/Fe]=1.16±0.31,[Pb/Fe]=1.98±0.19),而r-过程元素温和超丰([Eu/Fe]=0.46±0.22),使用单一的s-过程模型和i-过程模型均不能拟合该星中子俘获丰度分布.采用丰度分解的方法探究该星化学元素的天体物理来源可有助于理解CEMP星的形成和化学演化.利用s-过程和r-过程的混合模型对其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分布进行拟合,发现该星的中子俘获元素主要来源于低质量低金属丰度AGB伴星的s-过程核合成,而r-过程核合成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704.
本文通过低频磁脉冲闪电探测系统和双偏振雷达联合观测结果,针对2019—2020年青岛沿海地区发生的5次雷电灾害天气,研究了雷暴的闪电始发位置与微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闪电主要始发于组合反射率大于45 dBz的强回波区,地闪的接闪位置距离主雷暴云系可达10~30 km左右。闪电始发区域组合反射率的中位数为55 dBz,液态水含量的中位数为37 kg/m2。(2)闪电始发位置的双偏振雷达水平反射率主要集中于35~45 dBz,差分反射率主要集中在1.5~2.5 dB,相关系数集中于0.97~0.99。大部分雷电始发于0℃等温线和–10℃等温线之间,位于液态水、湿霰和干霰混合相态粒子区。部分雷电过程发生于湿霰区的中上部,这种情况一般差分反射率值很大。(3)在–10~0℃等温层之间存在相关系数大值区且相态粒子为湿霰粒子,说明为过冷水区。过冷水区中极易产生大直径的霰粒,在强上升气流的作用下,大直径霰粒与冰晶碰撞从而极易发生闪电过程。  相似文献   
705.
邱伟  赵军  丁雷  何增 《吉林地质》2012,(3):69-73
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区地质背景,较为详细地论述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方法在矿区继续找矿方面的应用。同时对取得的磁测数据成果进行了化极、上延等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矿区构造、基性-超基性岩体成因进行了探讨,指出矿区成矿系华力西早期基性-超基性岩浆伊始于F01断裂构造深部,最终贯入至其它断裂成岩、成矿的过程。  相似文献   
706.
By considering urbanization on an overland plane as a process whereby a relatively rough, permeable surface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a relatively smooth, less permeable surface,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sequence on the flood peak is theoretically assessed by the kinematic wave method. In the assessment, two opposing urbanization sequences are considered: one from downstream to upstream, and the other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The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 in terms of the individual effect as well a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Manning resistance coefficient and the runoff coefficient. For both urbanization sequences and for all degrees of urbanization, the assessment shows that surface conversion from rough to smooth, or from permeable to less permeable causes the flood peak to increase. A comparison of the individual effects shows that for equal reductions in surface roughness and permeability, the reduction in permeability causes greater increases in the flood peak compared with the reduction in surface roughness. For a partially urbanized plane and for the sam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due to the partial area effect, urbanization at the downstream end generally causes greater increases in the flood peak. In terms of urbanization sequence, the downstream to upstream urbanization sequence generally causes greater increases in the flood peak.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sequence on the flood peak, however, is only significant for the larger reductions in surface roughness and permeability. Finally, a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drainage basins shows that for most of the results from the basins, they correspond to those for the small reductions in surface roughness and permeability on an overland plane. For these cases,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sequence on the flood peak is small. Copyright © 199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707.
探讨了车辆定位与监控系统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实现,结合设计与开发工作,介绍了DGPS应用于车辆监控的关键技术以及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08.
应用中国地震台网229个台站在2008至2017年期间记录的9826个地震事件体波走时数据,采用地震双差定位方法反演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地震位置.结果显示,东南沿海地区构造活动对地震活动有控制作用.在现今活动较强的块体边缘,地震活动集中呈条带状线性分布,优势方向与构造带方向一致;在现今活动性较弱的块体内部,地震分布离散...  相似文献   
709.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03年2月14日石河子5.4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结果显示,石河子地震及其余震呈N40°E方向线性展布,与准噶尔南缘断裂近乎垂直;震源深度全部分布在15~30 km范围内,优势分布为15~25 km。石河子5.4级地震震中位置为44.001395°N,85.872175°E,距离新疆地震局测得的震中位置仅1.2 km,而距离宏观考察的震中位置约49 km。分析重定位结果其震源机制解得出,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准噶尔南缘断裂,而不是宏观考察的以连哈比尔尕山断裂;节面Ⅰ是主破裂面,而且其走向与重定位地震序列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10.
运用双差精确定位方法对1999—2003年间发生在云南红河断裂带上的中小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分析了精确定位结果与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显示,红河断裂带上重定位前与重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变化不大,只是重定位后震中分布略向两端集中,北段地震多于南段。说明当前红河断裂带北段比南段、中段地震活动性强,可能受洱源断裂带~程海断裂带的影响。但重定位前、后震源深的分布差异较大,在以洱源为中心的区域上存在一个10km深的条带,这可能与红河断裂在北段形成的拉张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