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2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243篇
地球物理   361篇
地质学   813篇
海洋学   247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14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Geo-folksonomies link social web users to geographic places through the tags users choose to label the places with. These tags can be a valu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user’s perception of place and can reflect their experiences and activities in the places they label. By analysing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users, places and tags, an understanding of a plac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laces can be drawn. This place characterisation is unique, dynamic and reflects the perception of a particular user community that generated the geo-folksonomy. In this work, an approach is proposed to analysing geo-folksonomies that builds on and extends existing statistical methods by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cepts of relevance to geographic place resources, namely, place types and place-related activities, and by building a place ontology to encode those 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s. The folksonom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are demonstrated using a realistic geo-folksonomy data set. The resulting ontology is used to build user profiles from the folksonomy. The derived profiles reflec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sers and the specific places they tag as well as other places with relevant associated place type and activities. The methods proposed here provide the potential for many interesting and usefu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harvesting of useful insight on geographic space and employing the derived user profiles to enhance the search experience and to identify similarities between users based on their association to geographic places.  相似文献   
192.
2009年4月9—12日黄海海域发生了一次受高压系统影响的海雾过程。利用卫星观测与探空数据、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对此次海雾过程及相伴的大气波导进行了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海雾与波导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1)大气波导先于海雾存在于黄海海面;受高压下沉影响,黄海上空存在逆温层和较强的湿度梯度,表现为较强的贴海表面波导和非贴海表面波导。(2)海雾始于高压西部,并随高压系统逐渐东移减弱,向黄海北部扩展;辐射冷却虽然使雾顶附近逆温增强,但海雾的机械湍流使其顶部湿度梯度减小,雾顶附近对应弱悬空波导或波导消失。(3)高压系统影响使干空气下沉到雾区导致黄海海雾消散;雾顶附近逆温仍存在,同时湿度梯度增大,黄海上空逐渐变为非贴海表面波导。本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系统不仅极易为波导的发生提供有利条件,而且有利于海雾的生成,在海雾演变过程中主要是雾顶水汽梯度的变化导致了波导类型及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3.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为特长深埋隧洞,起点位于冲江河右岸石鼓镇,终点位于洱海边的长育村,此前已对该段进行东、中、西等多方向的较大范围线路比选[1]。通过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线路对比,提出了8条比选线路,从各线路长度和形态,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隧洞地质、施工条件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最终选定中4线为推荐方案。论文简要介绍了隧洞线路选线方案、比选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程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4.
地热是主要地球物理场之一,地热能是地球的本土能源。李四光在20世纪60年代开创了我国地热科学。到90年代,学科体系基本建立。在过去20年里,我国地热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本文从大地热流、岩石圈热结构、地热系统、油气盆地地热、矿山地热、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回顾地热研究代表性的创新进展,并对深层地热、海洋地热、环境地热等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本文认为,过去20年我国地热研究成果丰硕,国际影响力得到提高,未来发展势头强劲。在经历了由浅入深,从今到古的成长之后,地热研究还将不断拓展领域,为我国地球科学,特别是能源与环境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5.
查文华  宋新龙  武腾飞 《岩土力学》2014,35(5):1334-1339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GD-65/150高低温环境箱,对经历不同温度后煤系泥岩的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不同温度下煤系泥岩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变形模量以及泊松比受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泥岩的力学特性有差异。随温度的升高,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峰值应力从25℃时的9.153 MPa下降到55℃时的8.271 MPa,降幅为9.6%;峰值应变从25℃时的11.002×10-3下降到55℃时的8.249×10-3,降幅达25.0%。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变形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泊松比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由此得到各参数变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研究成果可为深井高温软岩巷道的围岩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6.
过去2000年全球典型暖期特征与机制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通用地球系统模式(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简称CESM)的低分辨率版本(CESM1.0.3,T31_g37)在国际国内率先进行了多组过去2000年瞬变积分模拟试验,在与历史重建资料和观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对过去2000年中的典型暖期(中世纪暖期与现代暖期)的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中世纪暖期太阳辐射加强是导致其“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温室气体浓度的激增是现代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在中世纪暖期,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比温室气体的影响高一个数量级;而在现代暖期,温室气体对降水量的影响比自然因子(包括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对降水量的影响之和高一个数量级;在不同外强迫条件下的海表温度变化在热带太平洋区域截然不同,即自然因子影响下为类-拉尼娜态,而温室气体影响下为类-厄尔尼诺态;无论在中世纪暖期还是现代暖期,相对于1000~1850年的平均情况,沃克(Walker)环流均处于增强状态.  相似文献   
197.
石琳  张琼 《东北测绘》2014,(2):165-167,17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界面设计---有效的人机交互策略变得更加重要。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要求其系统软件的设计者与开发者设计开发出更加人性化的用户界面,以提高不同领域、不同层次软件使用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8.
地理国情普查最主要的内容是地表覆盖分类与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其中地表覆盖主要基于遥感或航空影像影像进行分割、分类,解译出地表覆盖物的类型,以便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地表覆盖物与地理要素丰富信息的特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9.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国际进展及主要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是适应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对比分析国内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国内自然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研究典型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经验、加快编制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加紧落实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0.
As adaptation has come to the forefront in climate change discourse, research, and policy, it is crucial to consider the effects of how we interpret the concept. This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the need for interpretations that foster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with the breadth and flexibility to recognize and support a wide range of locally relevant adaptation strategies. Social scientists have argued that, in practice, the standard definition of adaptation tends to prioritize economic over other values and technical over social responses, draw attention away from underlying causes of vulnerability and from the broader context in which adaptive responses take place, and exclude discussions of inequality, justic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n alternate understanding of adaptation, which we label “living with climate change,” that emerged from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how rural residents of the U.S. Southwest understand, respond to, and plan for weather and climate in their daily lives, and we consider how it might inform efforts to develop a more comprehensive definition. The discussion brings into focus several underlying features of this lay conception of adaptation, which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how adaptation actually unfolds on the ground: an ontology based on nature–society mutuality; an epistemology based on situated knowledge; practice based on performatively adjusting human activities to a dynamic bio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 placed-based system of values. We suggest that these features help point the way toward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one more fully informed by the understanding that we are living in the Anthropoce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