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194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虽然关于一些重要参数值仍然存在显著的不确定性,地学家们一致认为断层分布遵从幂律标度关系。本文我们把这些标度关系和地震分布的幂律标度关系结合起来获得了区域板内地震复发间隔对断层长度的标度关系式,再对其进行局部校准进而得到某一具体小地方的地震危险估计方法。小断层(未跨越孕震层与断4层)的标度资料表明地震复发间隔和断层长度的负幂成比例变化。由于最近认识到了大震标度中参数的不确定性,对于大断层(跨越孕震层的断层),其地震复发间隔是和断层长度的负幂还是和正幂成比例变化的问题是不确定的,这个问题对地震危险估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2.
云南强震活动的“免疫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新民  周瑞琦 《地震研究》1996,19(3):246-252
  相似文献   
33.
准时间可预报复发行为与断裂带分段发震概率估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闻学泽 《中国地震》1993,9(4):289-300
反不确定性引入“时间可预报模式”,可将一次地震之后的平静时间表示成与这次地震位错量在小呈正相关的随机变量。称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地震原地复发行为为“准时间可预报行为”。对于历史地震资料,准时间可预报复发行为可由地震后平静时间的对数与地震烈度的回归方程。文中给出了估计一条枯断裂带不同段落以上一次地震烈度值为背景的平均复发时间间隔的方法,以及可用 于对未来地震潜势进行不确定评价的实时概率模型,并以鲜水河  相似文献   
34.
鲜水河断裂带是四川西部一条晚第四纪强烈左旋走滑活动的构造带,历史上发生多次强震. 它与西北侧的甘孜—玉树断裂带一起,构成青藏高原东部的侧向滑移构造系统中的川滇活动地块的北边界——羌塘地块的东北边界. 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可以分成4个段落,每一段落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基本破裂单元而发生地震破裂,亦有可能发生不同尺度的多段联合瞧裂. 对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不同尺度破裂的震级及复发间隔进行研究. 根据该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测量及地震等方面的资料,结合我国强震复发的特点,分析了拉分盆地内部的滑动速率分布,以确定各段落的等效长度和倾向宽度,从而建立适合我国大陆走滑断裂的面波震级与断裂发震面积的关系式;进而运用地震矩方法,考虑断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该段的矩平衡断裂破裂模型;最后,给出了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各破裂源特征化地震的复发间隔、震级大小和不确定性,以及他与中小地震的联合震级分布. 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北西段较易发生单段破裂,复发间隔在100~150年左右.  相似文献   
35.
稻谷安全种植土壤重金属限值的基于置信区间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生  李瑞敏 《地质通报》2006,25(5):616-620
由于现有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应用于浙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中过于严格,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过程中Ⅰ类土壤过少并与实际情况不符.本文以Cd元素为例提出基于土壤-籽实生态安全响应关系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性置信区间评价法,并应用于浙江省上虞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标准值的确定.通过描述具体的计算过程得出Cd的安全界限值、基本安全界限值和危险界限值分别为324μg/kg、563μg/kg和802μg/kg.得出的3个界限值比较符合浙江省上虞市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6.
王衍棠  林珍 《华南地震》2007,27(3):49-56
概述了北黄海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和速度分析的原理,通过对北黄海盆地速度谱的解释和计算,得到了层速度、平均速度、砂岩百分含量等信息,利用这些速度资料识别多次波、辨别坳陷区和隆起区,进行时深转换、构造分析以及岩性分析,为北黄海盆地地震资料解释、沉积相分析以及资源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7.
基于区间树索引的等高线提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设计了从高程格网中提取等高线过程中的遍历策略,以保证提取结果具有统一的方向;针对日益增长的高程格网数据量,提出了基于区间树索引来查找等高线起点的算法。  相似文献   
38.
地震间隙图像与地震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几个区域的地震间隙图像特征及其与地震大形势的关系。本世纪60年代前全球 历了大震活跃期,地震间隙基本保持平稳均匀分布,之后活动减弱、转平静。  相似文献   
39.
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内部资源,在FPGA中实现了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40.
地震数值计算表明:地震速度模型出现误差,对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有不同的影响,且深度偏移结果的误差往往大于时间偏移的误差,影响了深度偏移方法的广泛应用。根本原因在于时间偏移使用的是均方根速度,而深度偏移使用的是层速度,因此在速度模型相同的情况下,层速度的变化远大于均方根速度的变化。地震数值模拟分析同时说明,深度偏移结果的误差还取决于地下介质的结构和岩性。当界面二边速度差异比较大时,速度摄动值δ引起深度偏移结果的误差,远大于界面二边速度平缓变化的情况。深度成像的误差等于速度摄动值δ和界面二边速度对比度vi+1/vi的乘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