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1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391篇
测绘学   1023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371篇
地质学   1212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通过应用WILD GAK-1陀螺经纬仪进行逆转点法、中天法及时差法的定向实验,论述了3种定向方法的理论精度,并和实际定向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42.
ABSTRACT

A 3D forest monitoring system, called FORSAT (a satellite very high resolution image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forest assessment), was developed for the extraction of 3D geometric forest information from very high resolution (VHR) satellite imagery and the automatic 3D change detection. FORSAT is composed of two complementary tasks: (1) the geometric and radiometric processing of satellite optical imagery and digital surface model (DSM) reconstruction by using a precise and robust image matching approach specially designed for VHR satellite imagery, (2) 3D surface comparison for change detection. It allows the users to import DSMs, align them using an advanced 3D surface matching approach and calculate the 3D differences and volume changes (together with precision values) between epochs. FORSAT is a single source and flexible forest information solution, allowing expert and non-expert remote sensing users to monitor forests in three and four (time) dimensions. The geometric resolution and thematic content of VHR optical imagery are sufficient for many forest information needs such as deforestation, clear-cut and fire severity mapping. The capacity and benefits of FORSAT, as a forest information system contributing to the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have been tested and validated in case studies located in Austria, Switzerland and Spain.  相似文献   
843.
周家志 《铀矿地质》1994,10(1):32-39
本文根据铀矿化特点,将浙西北火山盆地铀矿划分为3种类型,即沉积(成岩)型、热液脉型及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型)铀矿。系统地总结了不同类型铀矿的地质特征及产出条件,探讨了各类铀矿的成因联系及成矿模式,指明了火山盆地铀矿的找矿方向及途径。  相似文献   
844.
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戴生 《铀矿地质》1994,10(4):203-206
本文综述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探讨了砂岩型铀矿适于地浸的地质条件,并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靶区以及找矿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45.
吉林省大黑山条垒南段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建平  万天丰 《现代地质》1994,8(4):467-473
根据大黑山条垒南段的地质建造及构造形变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将本区古生代晚期一中生代构造演化史划分为3个构造阶段,即海酉一印支期、燕山期和四川期。不同时期的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应力场等特征不同:海西-印支期以SN向挤压为主;燕山期为NW-SE向挤压,平均差应力值为112.5MPa;四川期最大主压应力轴呈NNE-SSW向,平均差应力值为101.4MPa。四川期为本区构造格架基本定型的时期。  相似文献   
846.
在分析了基于光谱特征的统计模式识别方法用于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的不足之后,探讨了进一步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结果精度及可靠性的途径,指出了在遥感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过程中,综合利用遥感图像多光谱特征及光谱特征以外的辅助信息对遥感图像进行分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笔者研制的草场资源分类专家系统GES(GrasslandResourcesClassificationExpertSystem)说明了专家系统技术用于遥感图像分类能够有效地解决分类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种辅助信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47.
论岛弧的拱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海沟-岛弧-弧后盆地体系起伏变化的地壳厚度和岛弧平面上独特的延展方式,从结构力学上看,岛弧实质上是横跨于汇聚板块边界上的二铰拱,弧体及两端支点的地质构造特点都说明了这一点。板块俯冲边界上作用力的方式和方向相当于作用在二铰拱上的竖向均布载荷,因而岛弧选择的合理拱轴为抛物线。为了保持汇聚板块边界的平衡,岛弧呈抛物线形向外扩展,引起弧后盆地向岛弧一侧的扩张,这与大洋中脊的扩张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48.
准噶尔盆地油气地质条件、有利区带及勘探方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重磁力和地壳厚度等资料,论述了准噶尔古陆片的存在及其边界,并认为其上有古生代的陆表海沉积。依据山前凹陷的存在及沉积特征,认为盆地形成于中石炭—早二叠世,并讨论了盆地的初始边界,把盆地形成后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为4个:坳陷和隆起的发育具有继承性特征;构造的样式和性质,边缘以推覆构造为主,中部以披覆构造为主;拟定了构造分区原则,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分区。生油层主要是上二叠统,其次是下二叠统、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结合热演化史,建立了油源丰度指数指标,坳陷特别是南缘多期叠合的深坳陷,是油源丰度最高区。储集层是多套的,上二叠统一侏罗系是最主要的复式含油组合。结合构造发展,分析了油气运移方向,指出了最有利的含油气区带有4个:克乌断阶带—玛湖背斜区,中拐凸起—红车断阶带,白家海凸起,莫索湾背斜带—石南凸起。在勘探方向上,仍应加强区域勘探,立足大坳陷寻找大油田,选区首先考虑油气聚集条件,其次才是目的层深度和钻探条件等。  相似文献   
849.
寒武—奥陶纪时,在中国南方曾经存在一个十分壮观的大陆斜坡,现今主要沿着无锡—皖南—赣西北—鄂东南—湘西—黔东—广西呈—带状分布。据研究,该大陆斜坡发育完好,无论其规模还是矿藏拥有量均为国内外所罕见。因此,进一步加强斜坡的基础地质研究,对于阐明其形成机理和演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这里仅讨论九种确定古大陆斜坡方向(倾向)的方法,旨在为恢复岩相古地理以及解释斜坡沉积物的成因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50.
研究区位于中国重要成矿区带南盘江-右江成矿区北部卡林型金矿富集区,自1978年在册亨县板其首次发现本类型金矿以来,经过40年的找矿勘探,先后查明一批大中型至超大型金矿床,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近700 t,并逐步深化成矿认识。本文从构造控矿入手,结合勘查实际,在对金矿分布与构造的相关性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10个金(锑)控矿构造带;据已知矿产地的相对集中分布,圈定16个矿集区;在简要成矿分析基础上,预测了25处找矿靶区,以期为下步探边摸底、攻深找盲扩大资源规模,早日建成我国千吨级黄金基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