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88篇
大气科学   185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21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51.
用几何水准法、水文法、重力—卫星测高法三种不同方法求得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给出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数学模型和中国近海海面地形图,探讨了中国近海海面地形形成机制,包括海洋水文因素、大气压力影响,以及太平洋北赤道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2.
西沙海槽海域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波束测量资料绘制了详细的西沙海槽海域地形图、地貌图,并把研究区划分为3个地貌单元。其中陆坡斜坡位于北部,呈北东向延伸,地形较为简单,斜坡面单一平整,地貌类型单一,主要为堆积型斜坡;西沙海槽位于中部,呈北东东向延伸,地形起伏较大,主要由槽底平原和槽坡组成,且在槽坡上发育陡坎、冲刷沟谷、阶地等次一级地貌类型;西沙海台位于南部,呈近东西向展布,地形变化复杂,地貌类型众多,表现为海山、海丘、小台地、洼地等相间排列的波状起伏的地貌特征。地貌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南海新生代两次海底扩张控制。第1次海底扩张期间,西沙海槽可能已开始发生张裂。第2次海底扩张期间,西沙海槽分3个阶段发生张裂断陷,而且其强弱在东西方向上差别巨大,致使形成了现今东深西浅、东窄西宽、槽壁陡峭的近东西向延伸的海槽地貌,奠定了研究区内地貌的基本轮廓。而地质构造、火山活动、海平面变化等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则控制次级地貌类型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953.
将四维LOESS(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插值法应用至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在考虑了研究海域海底地形和岸界对分析结果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空间和时间拟合函数,有效地解决了调查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通过与气候态WOD01数据及卫星遥感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四维LOESS插值法不仅能够较好地再现研究海域的水文要素整体分布特征,而且对于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中尺度现象(如夏季浅滩附近的局地低温、东山外海上升流等)也有较好的分辨能力.总的来说,四维LOESS插值法在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应用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954.
月表形貌格局和物源特征的耦合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LAM)数据所生成的DEM和基于Clementine多光谱数据提取的月球主要矿物及部分元素分布图,相对系统地分析了月表形貌特征和岩石分布的空间耦合关系。初步认为,月球上分布西南、东南两条深大断裂,在内部动力、张扭性作用力及外部引力作用下,形成月表U型地貌格局以及月球高地斜长岩、月海玄武岩以及艾肯盆地高FeO异常基性岩分布的物质特点。  相似文献   
955.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are important tools for landslide disaster assessment, landslide treatment scheme design, and landslide prevention engineering. Seismic exploration, as an important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method, plays an critical role in geological disaster evaluation. Traveltime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seismic attributes. Among many different traveltime calculation methods, the fast marching method(FMM) is featured for its advantages in high efficiency, high accuracy and strong sta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velocity models a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real landslide models, and then the topography FMM is applied to these landslide models.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opography FMM outperforms in calculating the traveltime for landslides.  相似文献   
956.
弱地形上内潮生成问题——1.数学物理框架及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二维线性理论,得到了有限深海洋中弱地形上内潮生成问题的解析解。与前人的结果相比,研究中没有采用静力近似。结果表明,静力近似的采用与否对内潮能通量有明显影响。对于高斯地形,没有采用静力近似的情况下得到的能通量总是比采用静力近似得到的能通量小。特别是当Brunt-Vaisala频率与局地潮频率相近时,采用静力近似得到的结果明显高估了内潮能通量。当Brunt-Vaisala频率远大于局地潮频率时,静力近似的采用与否对内潮能通量的估算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57.
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土壤表层样分析成果,探讨三峡库区不同地貌区土壤中Ca、P、B等43个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八个地貌分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一区为河谷平原、侵蚀剥蚀台地、丘陵、低山及中山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二区为褶皱抬升低山、中山及喀斯特地貌地球化学分区,两区的土壤元素含量差异明显,除常量元素K2O、SiO2、Ba、MgO、P、Zr及微量元素Sr、La外,一区土壤中其他元素含量总体上均远低于二区土壤中的含量,其差异总体上是地质背景差异的体现,母岩岩性是土壤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在同类母岩条件下,地貌对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明显影响。不同地貌区的土壤营养元素聚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喀斯特地貌区元素聚为五类;褶皱抬升中山、低山区聚类结果基本一致,均为四类;侵蚀剥蚀中山区多数元素较分散,分异强烈,总体上聚为四类,但第四类各元素间距离较远;侵蚀剥蚀低山与丘陵区元素聚类总体上相近,均为五类,但内部存在分异;侵蚀剥蚀台地则聚为三大类。土壤中的某些特征矿物元素如Fe2O3、Mn、Cu、Zn组合,N、org.C组合在各个地貌区均聚为一类;而某些元素如Cl等在不同地貌条件下分别与MgO、CaO或与Na2O聚类,体现元素在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分布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95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climatic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on the fluctuations of two adjacent palaeoglaciers in the Chilean Lake District.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of the landforms around two lakes occupied by the palaeoglaciers has identified a series of intersecting moraine limits and ice-marginal meltwater channels, which allow the relative timing of glacier fluctuations to be established. The broad pattern of advance and retreat is the same in the two basins, with at least one synchronous major advance sometime after 19 500 yr BP, but there is also evidence of discordant behaviour, with one glacier advancing less often and lagging the other glacier during retreat. Seventeen radiocarbon dates suggest a similar chronology to other palaeoglaciers in the Chilean Lake District, but the advance after 19 500 yr BP may have been 1500 14C yr later than major advances of palaeoglaciers situated immediately south.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f differential behaviour can be simulated by a glaciological model,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glacier response are due to contrasts in basin topography. Contrasts of this magnitude between the timing of some glacier advanc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and interhemispheric correlation of Chilean Lake District glacier chronologies to other climate proxy records. ©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59.
长江口水下高分辨率微地貌及运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 1997年枯季和 1998年全流域特大洪水后期 ,用旁侧声纳、热敏式双频测深仪、差分GPS、2 4道浅地层剖面仪、声学悬沙浓度剖面仪、流速仪等对长江口区主航槽进行走航测量和定点探测 ,第一次获得了长江口大量细颗粒大尺度底形沙波三维实测图像、数据以及底形运动的连续时间序列可视图像和数据。对这些图像和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河口动力沉积和动力地貌过程、河口地形演变、大比例尺水下地形测量、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港口航道的疏浚以及深水航道的稳定性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0.
地震作用下高陡岩质斜坡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西南山区高陡单面斜坡研究基础上运用FLAC3D有限差分法对双面斜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了斜坡坡高、坡角及顶宽变化对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发现:对斜坡输入不同中心频率Ricker子波时,坡体卓越频率整体处于1~4 Hz之间,且斜坡不同部位卓越频率不尽相同。从规律上看,坡高决定了斜坡动力响应的表现形式,体现在坡高较低时加速度放大系数等值线平行于坡底而增大后变为平行于坡面展布的闭合区域,反映在放大效果上即为加速度随坡高线性增加(坡高较低时),而后呈现增减反复出现的情况(坡高较高时);另外,坡角增大未影响斜坡动力响应的表现形式,仅改变了斜坡内部放大系数等值线的走向,使得陡倾斜坡加速度水平及竖向放大效果均大于缓倾斜坡。双面斜坡随坡形变化的动力响应规律与单面坡近乎相同,但由坡形改变所致地震波反射与折射现象使得双面坡对地震波的放大效果更加明显,表现为放大系数等值线密集程度增大,加速度较相同单面斜坡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