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60篇 |
免费 | 1144篇 |
国内免费 | 181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79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941篇 |
地质学 | 6003篇 |
海洋学 | 307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491篇 |
自然地理 | 1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25篇 |
2022年 | 217篇 |
2021年 | 241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294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73篇 |
2016年 | 321篇 |
2015年 | 319篇 |
2014年 | 395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435篇 |
2011年 | 348篇 |
2010年 | 301篇 |
2009年 | 348篇 |
2008年 | 313篇 |
2007年 | 336篇 |
2006年 | 368篇 |
2005年 | 279篇 |
2004年 | 284篇 |
2003年 | 262篇 |
2002年 | 216篇 |
2001年 | 237篇 |
2000年 | 253篇 |
1999年 | 212篇 |
1998年 | 206篇 |
1997年 | 164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56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4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961.
从建筑物荷载引发地面沉降的机理模型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物产生的附加应力以及地基土壤压缩性质对沉降量的影响,构建了改进克里金插值模型。通过实际应用证明,使用改进克里金插值模型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空间趋势面模拟和计算,能够准确清晰地反映沉降变形的大小和趋势,从而为地面沉降的空间建模与可视化分析、总结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城市地面沉降的变形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2.
华南早中生代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议。粤东盆地位于华南东南缘,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构造背景的地质信息。文章
以粤东盆地早侏罗世金鸡组碎屑沉积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锆石U-Pb定年方法,结合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古水流数据,探讨
盆地物源及构造背景。测年结果显示早侏罗世金鸡组样品存在八个峰值:196 Ma、247 Ma、320 Ma、432 Ma、770 Ma、
1060 Ma、1820 Ma和2430 Ma。物源分析表明粤东盆地金鸡组物源主要来自盆地的东北侧和北侧两个方向。粤东盆地碎屑
锆石与位于盆地东北侧的永安盆地和北侧的东坑盆地的物源特征相似,反映出早侏罗世中国东南部盆地尽管还是以稳定的
克拉通边缘盆地为特征,但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更东侧的俯冲已经开始为中国东南缘盆地提供物源。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盈江县超上地区橄榄辉石岩脉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脉具有高Al、低Ti、贫P2O5和低碱的特点,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另外具有与橄榄岩平衡的原生岩浆相一致的Mg#值为(70.89~72.18)、略微的Eu正异常(δEu=1.16~1.40),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缓;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岩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U、Th、Pb等,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P、Ti等。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岩脉岩浆源区为被俯冲板片流体改造过的亏损地幔,由其形成的母岩浆在演化过程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下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作用和有限的结晶分异作用,并可能经历了辉石的堆晶作用。结合区域资料,认为盈江县超上橄榄辉石岩脉形成于岛弧环境,超上地区可能在侏罗纪时期经历了中特提斯洋的俯冲消减。 相似文献
966.
冈底斯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一直存在争议。此次研究了中冈底斯带扎布耶茶卡北部区域则弄群火山岩的野外特
征和锆石U-Pb年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扎布耶茶卡北部则弄群火山岩主要喷发于154.2~142.1 Ma。研究首次获得
晚侏罗世的则弄群火山岩年龄为154 Ma,比前人提出的则弄群火山岩浆活动起始时间(130 Ma) 提前了24 Ma,据此将则
弄群的时代定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根据研究获得的最新年代学数据,结合冈底斯带火山岩的前人研究资料,显示冈底
斯带中生代弧火山岩具有从南向北逐渐年轻的趋势。因此,最早期南冈底斯弧中生代火山岩可能与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
冲有关,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中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受到了新特提斯洋板片北向俯冲和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南向俯冲的双
重影响,早白垩世中期的北冈底斯带弧火山岩则与班公湖-怒江洋板片的南向俯冲密切相关。研究成果为冈底斯带晚中生
代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了火山岩方面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967.
光纤监测技术具有分布式、精度高等特点,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受限于监测成本较高与监测环境复杂,目前地面沉降光纤监测多通过人工采集数据,限制了在特殊环境变化情况下地面沉降的实时信息获取。文章在地面沉降钻孔全断面光纤监测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建立了基于弱光栅技术的地面沉降自动化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利用弱反射光栅、时分复用、物联网和数据库等技术,通过4G无线通信手段实现了地面沉降在线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客户端系统软件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将其应用到衡水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中,结果表明:钻孔内土层压缩变形主要发生在以黏性土为主的隔水层(Ad2、Ad3、Ad4);受季节性地下水开采的影响,钻孔100~400 m深度范围内砂土含水层存在波动变化,在监测期内,冬季略回弹,随后春季地下水开采量增大,地下水位下降,土层呈现压缩趋势。监测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与准确性,使得整个地面沉降监测流程趋于自动化、规范化和低成本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68.
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还很薄弱。对该区火山岩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岩石地球化学约束。分析的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显示亚碱性系列的特征。Mg#介于0.53~0.86之间,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岩石轻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a/Yb)N=1.68~6.10,Eu亏损不明显(δEu=0.64~0.99),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较缓。总体上既显示了板内构造环境的特征,又具有俯冲带地球化学的印记。综合沉积建造特征和邻区的研究结果,认为银-额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且很可能与地幔柱事件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 相似文献
969.
略论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所处板块构造位置和地球动力学环境,提出塔里木古生代盆地演化经历了震旦—泥盆纪和石炭—二叠纪两个完整的开合旋回。第一旋回自震旦纪开始张裂形成大陆裂谷,寒武—奥陶纪伸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志留—泥盆纪俯冲消减,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时间跨度达400Ma以上。第二旋回表现为石炭—二叠纪弧后拉张—弧后造山事件,延续仅约100Ma。 相似文献
970.
Co-seismic phenomena along the south coastline included liquefaction, subsidenceand tsunami. Construction on areas composed of fluvial and alluvial sediments aswell as unconsolidated fill increased the risk by creating potential for amplificationof seismic waves. Cyclic mobility liquefaction was common along the coastline, andlevel-ground liquefaction was observed. Flow liquefaction is held forth as a possibilityin the Deirmendere submarine landslide. Damage to structures was markedly more in areas of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One or more tsunami struck immediately after the event; the uniformity of tsunami impact indicating a wave coming from 310° suggests that submarine faulting was the major source of tsunami. Over 800,000 m2 of subsidence resulted from sediment slumping, fault controlled subsidence, and possibly post-liquefaction sediment compaction. After a brief period of post-event abandonment, reclamation and use of coastal areas is well underway. This creates a tension between human desires pushing for quick and inexpensive re-inhabitation of the coastal areas, and the needs for zoning and building codes for risk reduction. In this high-risk area suchcontrary cultural mandates cannot yield ideal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alternativemodel of immediate post-event creation of parks and natural areas that would yield benefit is preferable in coastal areas rather than the enforcement approach currently favor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