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1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2篇 |
地质学 | 24篇 |
海洋学 | 15篇 |
综合类 | 30篇 |
自然地理 | 2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4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16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基于试验成果,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息块法的矢量地图符号库的建立和空间信息的符号化。 相似文献
72.
钟业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1):29-33
给出了地理空间的数学定义,推导了制图区域、地图投影、制图物体及其在椭球面和地图平面上的定位等概念,揭示了同一平面位置上可以依制图目的的不同而分别表示多种事物的性质或量值的基本原理,阐释了对同一制图区域进行多专题制图的客观条件和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73.
根据面状符号的结构特征和实现机制,提出了基于分层的面状地图符号设计方法,把面状符号分为若干层,每层采用一种填充方式,并在基于VC++的Cartosymbol软件中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既便于地理现象的表达,又便于计算机实现。 相似文献
74.
75.
76.
针对海上恶劣的气候环境和不利的观测条件致使长距离跨海高程传递测量难度加大的问题,该文设计了一套基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的跨海高程传递测量技术方法,并在4.3km跨距的跨海场地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达到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方法已应用于港珠澳大桥跨海高程传递中,目前已完成30跨次的跨海高程测量,测量成果全部达到二等跨河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路线总长约45.7km的全桥跨海高程贯通测量高差与陆域一等水准测量高差的互差仅为24.8mm,小于二等检测限差(40.56mm)。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全站仪三角高程法适用于10km以内跨距的跨海高程传递,成果精度可达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77.
78.
莺歌海盆地乐东斜坡区乐东A构造深层超压天然气资源丰富,查明超压形成机制对于认识乐东斜坡区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和地层压力准确预测至关重要。根据超压测井响应、数值模拟及天然气成藏条件解剖讨论了乐东A构造储层超压成因机制,分析了储层强超压形成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结果表明:乐东A构造中新统储层普遍发育超压,压力系数最大可达2.27,接近地层破裂压力梯度,纵向上压力系数发生突变。富泥地层快速埋藏导致的机械压实不均衡作用可使压力系数达到1.5~1.6左右。强超压(压力系数>1.6)表现出明显的卸载响应特征,表明储层压力远高于原位泥岩压力。储层中卸载型超压主要是由三亚组超压沿断层垂向传递作用引起的。储层强超压的形成与天然气运移成藏过程密切相关,深层成熟—高成熟的三亚组烃源岩提供了强超压传递的流体来源,烃源岩与储层之间发育的隐伏断层/微裂隙系统为天然气垂向运移及超压垂向传递提供了有利通道,天然气晚期充注有利于透镜状砂体中传递超压的保存。研究认识将为钻前压力预测和安全钻井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并为莺歌海盆地非底辟区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过程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79.
针对传统方法对\"岛屿\"类图斑进行符号填充会造成敏感区域符号布局不合理或符号空间冲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约束Delaunay三角剖分的\"岛屿\"类图斑符号填充方法。首先,对\"岛屿\"类图斑对应的离散点群进行规则网格化和不规则三角剖分,用于计算等值点;然后,依据附加准则增加\"凸\"形和\"凹\"形附加点,顺次连接等值点和附加点作为Delaunay三角剖分的约束边界;最后,构建均匀变化的约束Delaunay三角网,在三角网内进行图元积分,填充\"岛屿\"类图斑符号。利用电子海图中岛屿边界点数据进行试验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填充的\"岛屿\"类图斑符号变化均匀,交互性较强,便于用户修改和切换,进行二次填充。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岛屿\"类图斑的符号填充。 相似文献
80.
在灾害应急服务中,地理实体时空分布地图、专题信息统计地图等已成为重要的辅助决策手段。面对难以预测、复杂多变的防灾减灾形势,灾害应急地图服务要求做到迅速响应、实时更新。设计了一种面向灾害应急服务的自适应制图技术,在分析灾害应急场景的制图需求、地图内容和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阐述自适应制图的内容策略和技术流程,进一步剖析知识表达、模板构建、符号引擎、态势标绘、订单式制图和用户地图空间等制图关键技术,并给出了应用实例,为灾害应急服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