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08篇 |
免费 | 755篇 |
国内免费 | 182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3篇 |
大气科学 | 47篇 |
地球物理 | 773篇 |
地质学 | 5050篇 |
海洋学 | 473篇 |
天文学 | 30篇 |
综合类 | 229篇 |
自然地理 | 2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80篇 |
2021年 | 204篇 |
2020年 | 189篇 |
2019年 | 232篇 |
2018年 | 190篇 |
2017年 | 175篇 |
2016年 | 180篇 |
2015年 | 238篇 |
2014年 | 266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295篇 |
2011年 | 300篇 |
2010年 | 333篇 |
2009年 | 335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356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300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176篇 |
2001年 | 188篇 |
2000年 | 169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70篇 |
1997年 | 134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51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73年 | 6篇 |
1972年 | 3篇 |
1971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 毫秒
91.
关于结构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时,为了在满足所需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需要对振型数量进行合理的选择,而振型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结构各阶振型对总体反应的贡献。通过数学推导,对振型贡献及振型数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振型参与系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能够反映结构振型贡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对这些参数的力学含义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证明;其次,对有效质量法、振型位移控制法等基于不同振型贡献标准的确定振型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合理性和不足。本文研究对进一步理解结构振型贡献和振型数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2.
贵州苗龙金矿床毒砂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苗龙矿区赋矿地层为寒武系上统三都组灰岩和泥灰岩,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东西向Fm1、Fm14断裂中。矿床成矿作用可划分为3个期次,即沉积成岩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毒砂为热液成矿期主阶段重要产物之一,主要呈菱形体、针状、柱状及放射柱状集合体产出。通过对毒砂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及面扫描分析,结果表明毒砂中主成分稳定,w(Fe)为32.47%~35.71%,平均34.05%;w(S)为21.01%~26.38%,平均为23.13%;w(As)为38.50%~44.73%,平均为41.86%。其成分(FeAs0.80S1.17~FeAs1.02S1.21)明显偏离理论毒砂的成分(FeAs1.12S1-x≤|0.13|),具有富硫亏砷等低温热液特征。毒砂含金性较好,w(Au)为0.05%~0.14%,平均为0.06%。面扫描图像中,Au元素分布均匀,说明Au主要以晶格金(固溶体金)形式存在于毒砂中。 相似文献
93.
山西隆起区燕山运动期间表现出以逆冲断层、纵弯褶皱为基本结构要素的收缩构造变形特征.区内不同时代地层具有独特的岩石组合和物理性质, 保存和记录了燕山期构造在不同层次的变形样式和特征.通过对地表地质、地貌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分析, 初步总结出"分层收缩变形, 垂向叠置增厚"的构造模式.应用平衡剖面法对近东西向收缩变形所造成的水平缩短与垂向加厚效应进行了定量估算, 剖面复原表明, 变形前、后隆起区总体水平缩短率约为32.8%, 垂向加厚使寒武系底部不整合界面在隆起区比鄂尔多斯盆地高出约5 km.强烈的冲断抬升和褶皱变形造成上部地壳横向缩短, 垂向增厚, 使原本垂向上有序叠置的地质体和不同层次构造形迹在空间位置上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在地表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北部和南部褶皱组合样式的差异, 以及断裂沿走向的分段性, 都是构造变形垂向分层性的表现形式, 是后期隆升、剥蚀程度差异在地表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4.
Luca Collanega Katherine Siuda Christopher A.‐L. Jackson Rebecca E. Bell Alexander J. Coleman Antje Lenhart Craig Magee Anna Breda 《Basin Research》2019,31(4):659-687
Reactivation of pre‐existing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can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of rift basins, yet the detailed kin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structures and overlying rift‐related faults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Understanding the kinematic as well as ge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and rift‐related fault networks is important, with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in many rifted provinces typically thought to lie normal to fault strike. We here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using a borehole‐constrained, 3D seismic reflection dataset from the Taranaki Basin, offshore New Zealand. Excellent imaging of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and a relatively weakly deformed, stratigraphically simple sedimentary cover allow us to: (a) identify a range of interaction styles between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and overlying, Plio‐Pleistocene rift‐related normal faults; and (b) examine the cover fault kinematics associated with each interaction style. Some of the normal faults parallel and are physically connected to intra‐basement reflections, which are interpreted as mylonitic reverse faults formed during Mesozoic subduction and basement terrane accretion. These geometric relationships indicate pre‐existing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locally controlled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Plio‐Pleistocene rift‐related normal faults. However, through detailed 3D kinematic analysis of selected normal faults, we show that: (a) normal faults only nucleated above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that experienced late Miocene compressional reactivation, (b) despit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subsequent rifting,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have not been significantly extensionally reactivated, and (c) preferential nucle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normal faults within late Miocene reverse faults and folds appears to be the key 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ractionally reactivated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and rift‐related normal fault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km‐scale,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can control the nucl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 formed, rift‐related normal faults, most likely due to a local perturbation of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Because of this, simply inverting fault strike for causal extension direction may be incorrect, especially in provinces where pre‐existing, intra‐basement structures occur. We also show that a detailed kinematic analysis is key to deciphering the temporal as well as simply the spatial or ge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uctures developed at multiple structural levels. 相似文献
95.
96.
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兼有定性和定量指标,要精确地进行量化极其困难。数量化理论提供了将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进行量化进而建立预测评价模型的方法,为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提供了便利。本文论述了数量化理论原理及其发展概况,综述了数量化理论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现状,数量化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提取、建立工程地质预测评价模型、地质因素的判别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面。文章根据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数量化理论的局限性:区域间的迁移性、评价的后验性以及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并针对性的提出两种处理方法:(1)对大量样本进行部分细致的工程评价,建立与评价对象符合的模型,利用模型进行快速评价; (2)根据大量不同类别样本建立的不同模型,实际应用时根据实际样本情况,选取针对性的计算模型对地质模型进行评价。最后,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发展趋势,以及各种方法手段的引入介绍,论述了数量化理论在工程地质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间歇侧移式的裂陷与递进跳跃式的反转:以阜新煤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位于闾山背斜隆起核部西侧的阜新断陷盆地从早白垩世义县组晚期开始,在东西两侧盆缘的F″1、F2断层所、围限的地堑内接受了义县组上部中性火山岩的堆积。火山喷发停止后,九佛堂组的大陆碎屑岩建造仍在F″1和F2断层之间的地堑内充填。九佛堂裂陷期之后该区地壳掀斜隆升,盆地南侧的义县地区开始反转抬升而不再接受沉积,西缘的F2断层也停止活动。到沙海组充填时盆地已演化为受F″1断层控制的、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沙海期裂陷终止后F″1断层停止活动,阜新组裂陷是在向东移的F′1盆缘断层控制下半地堑内发育的。阜新期裂陷结束后盆地又发生了一次跳跃式的反转,许多正断层发育成上逆下正的复合断层,并出现正花状构造。中白垩世孙家湾组的沉陷进一步向东侧移,形成了以F1断层为盆缘断层的半地堑;孙家湾期后发生本区最强烈的整体反转、隆升和褶断,结束了盆地的演化历史。阜新盆地间歇侧移式的裂陷与递进跳跃式的反转为盆地反转建立一个新的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98.
99.
安徽省公益性水工环地质工作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工环地质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并为它服务的一项工作,社会需求是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由于种种原因,安徽省围绕社会需要开展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前瞻性和战略性仍显不足,至今没有完全摆脱紧跟追随的被动局面。本文在总结安徽省水工环以往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布署和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