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264篇
大气科学   94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278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Recognition of urban structures is of interest in cartography and urban modelling. While a broad range of typologies of urban pattern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last century,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on the automated recognition of such structures exists. This work presents a sample‐based approach for the recognition of five types of urban structures: (1) inner city areas, (2)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reas, (3) urban areas, (4) suburban areas and (5) rural areas. The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is based only o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building geometries with morphological measures derived from perceptual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Thereby, size, shape and density of buildings are evaluated. After defining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 develop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ology and evaluate the approach with respect to several aspects. The experiments focus on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correlations and contributions of measures, parameterisation of buffer‐based indices, and mode filtering. In addition to that,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cale and region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osen approach is generally successful. It turns out that scale, algorithm parameterisation, and regional heterogene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s substantially influence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2.
遥感影像理解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晓  王天宝  鲁学军  姜娉 《测绘科学》2011,36(1):67-69,37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遥感影像理解(IU:Image Understanding)研究的分析,本文给出了遥感影像理解的框架流程,讨论了高级语义特征和低级影像特征,针对流程中的各个任务介绍了有代表性的方法应用,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特别是基于知识系统和影像认知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采用保护区域二次细化算法、围线法追踪边界、分裂法折线化以及模糊连接等手段对二值地图图像进行了矢量化预处理,处理过程中逐步消除噪声,再运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图图形的图元进行识别并矢量化,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岩爆灾害频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为工程施工带来极大困难。为分析隧道施工期岩爆风险和为施工安全提供依据,以属性数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8参数岩爆危险性属性评价模型。通过对隧道岩爆案例的系统整理与分析,总结岩爆主要影响因素,考虑隧道施工现场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改进了岩爆传统评价指标,选取了围岩岩性、岩体强度、围岩完整性、地应力大小、地下水状况、隧道埋深、隧道断面大小及现场施工情况8个易于获取的指标,然后构建了岩爆危险性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同时考虑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概率统计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对各指标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将建立的岩爆危险性属性识别模型应用于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开挖结果总体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在岩爆危险性评价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该研究成果为隧道施工岩爆灾害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预防隧道岩爆灾害发生、减少施工损失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复杂发票任意区域下的特定表格内容提取与实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esseract-OCR引擎的自适应识别方法.首先利用OpenCV对发票图像进行预处理滤波、自适应阈值等一系列预处理得到二值图像;然后利用形态学中的开运算提取表格全域线段,进行表格位置提取,并结合表格交点坐标与自定义模板,实现表头与内容自适应适配;最后利用jTessBoxEditor对表格区域内容进行字库训练优化,最终实现基于Tesseract-OCR的字符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准确识别率,支持感兴趣区域自适应识别,具备高可用性.  相似文献   
996.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识别和监测是遥感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以2006—2007年两个时相的CBERS-02 CCD影像为主要遥感数据源,对山东省某市的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进行监测。将农作物的物候特征、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及GIS辅助信息等多源信息融合,建立识别知识规则,通过知识推理,逐步识别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比较,证明上述方法在监测作物空间分布方面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97.
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的核马氏距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数据满足多元正态分布时,马氏距离是一种有效识别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的综合指标。然而,由于地质系统的复杂性、成矿作用的多期多阶段性以及控矿因素的多重性常常导致多元地球化异常临界面是非线性的和模糊的,用马氏距离定义的平滑超椭球面不能准确表示这种复杂曲面。核函数能够将地球化学样品集非线性变换至特征空间,背景样品的映像集合在特征空间中构成一种流型,异常样品的映像则零散分布于流型的边缘及外围。计算和比较样品映像到样品映像总体的核马氏距离,可以识别异常样品。把该方法应用于白山地区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用核马氏距离、马氏距离和主成分得分识别金-银、金-银-砷-铋-汞、金-银-铜-铅-锌-锑-钴、金-银-铜-铅-锌-砷-锑-铋-汞-钴4种组合模式的多元地球化学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核函数马氏距离的多元地球化学异常识别效果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998.
海南地区东三段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区构造高部位三角洲前缘储层发育程度较差,对储层成因及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研究有待深入.针对储层成因与分布等问题,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对比与砂体成因分析等手段,发现研究区在北西低、南东高、沟谷相间的古地貌背景下,东三段发育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以砂体的成因信息为线索,依据砂体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运用种子点追踪与沿层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了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分布.预测结果表明,古地貌控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上倾尖灭部位是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999.
海底沙波是发育在近海陆架上的一种常见海底地貌类型,海底沙波特征与运动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沙波脊线与谷线是表征海底沙波的最基本特征,也是精确描述沙波运动的基本参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数字水深模型的沙波特征线自动识别方法——最优方向剖面法,基于水深曲面归算得到最优剖面方向,再依据最优剖面方向求导并判定极值,自动提取沙波形态特征点,最终形成沙波脊线和谷线。以台湾浅滩复合型沙波为例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基于不同分辨率的数字水深模型自动准确地提取海底沙波脊线与谷线,勿需设置阈值,地形自动化识别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遥感影像信息的东昆仑活动断裂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影像( T M 影像、黑白航片) 信息对东昆仑活动断裂带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活动构造影像空间信息识别模式,发现了新的分支活动断裂。东昆仑活动断裂带是青海省自然景观梯度带、地质灾害和气候转型带,这些特征构成其识别的宏观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