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490篇
  免费   6226篇
  国内免费   7791篇
测绘学   5644篇
大气科学   5073篇
地球物理   6264篇
地质学   19082篇
海洋学   4418篇
天文学   3643篇
综合类   2760篇
自然地理   5623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446篇
  2022年   1279篇
  2021年   1485篇
  2020年   1389篇
  2019年   1805篇
  2018年   1204篇
  2017年   1577篇
  2016年   1565篇
  2015年   1739篇
  2014年   2152篇
  2013年   2241篇
  2012年   2343篇
  2011年   2420篇
  2010年   2072篇
  2009年   2586篇
  2008年   2575篇
  2007年   2657篇
  2006年   2597篇
  2005年   2433篇
  2004年   2134篇
  2003年   2010篇
  2002年   1695篇
  2001年   1523篇
  2000年   1500篇
  1999年   1298篇
  1998年   1130篇
  1997年   811篇
  1996年   682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466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87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41.
Positive tectonic inversion is related to the transmission of compressional stresses along a décollement into the foreland of an orogenic zone. This stress and strain concentration in regions remote from the main orogenic front is commonly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pre-existing rheological heterogeneities such as normal syn-depositional faults. During inversion, these pre-existing normal faults are reactivated as reverse faults. Tectonic inversion in the Rhenohercynian fold-and-thrust belt during the Variscan Orogeny shows that inversion is likely synchronous with the onset of collision in the hinterland. Here, we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simplified thermo-mechanical model (STM) which allows one to study strain partitioning between two orogenic zones. We show that, if the two orogenic zones have the sam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viscosity of the décollement, which links them, controls the initial strain partitioning. During subsequent finite shortening, erosional processes determine the partitioning of strain rate. The presence of a weak structure in the inverted zone and of a low-viscosity décollement leads to initial strain concentration in the inverted track rather than in the collision zone and a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strain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 two orogenic zones. The STM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results of a 2D finite-element model. We conclude that,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Rhenohercynian Massif, simultaneous uplift and deformation within the Mid-German Crystalline Rise (the main collision zone) and the Ardenne Anticlinorium (the inverted zone) lead to interpreting this orogenic event as a case of vice tectonic rather than the propagation of a ‘wave of folding’ towards the Variscan front, as suggested by previous authors.  相似文献   
742.
环渤海地区油气资源探查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回顾过去渤海勘探实践的经验,对于指导今后的研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40年来渤海地区发现大量新老第三纪陆相石油资源,成为中国的重要产油区,也积累了丰富的勘探经验。深化环渤海地区油气资源的探查,首先应考虑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但其勘探是高难度的,前景是诱人的。应该认真贯彻下列认识原则:(1)区域指导局部;(2)深部制约浅层;(3)在地震处理解释创新的同时,大力发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相似文献   
743.
黄海及其边缘,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截至1949年8月,共有M≥3级地震2187次,其中M≥43/4级地震259次,资料显示大致有三个相对集中活跃区,16世纪曾有过历史地震活动高潮。  相似文献   
744.
对山西北部至晋冀蒙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前的 4 .0级地震进行了研究 ,得出其特征为异常增强—异常平静—信号地震的结论 ,认为该区某些 4 .0级地震活动似可作为某些中强地震的前兆地震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5.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许炯心 《地理科学》2002,22(3):294-299
以黄河中游干流和渭河、无定河的资料研究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河流高含沙水流的发生频率的影响。人类破坏森林植被,大量拦截黄河上游清水来源区的清水基流,使得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增大,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则使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迅速减小。近50年来黄河干流和一些支流的高含沙水流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一个三阶段模式来概括,即20世纪50-60年代,由于人类破坏植被,使高含水流频率增大;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大规模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使高含沙水流发生的频率减小;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类大量拦截利用清水资源,使高含沙水流的发生频率又复增大。  相似文献   
746.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的支柱产业选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毛汉英  高群  冯仁国 《地理学报》2002,57(5):553-560
三峡库区具有人地矛盾尖锐,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等特点,本文提出了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约束下支柱产业选择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库区支柱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综合比选,将食品工业,以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为主体的机电工业,以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医药工业,新型建材和生态旅游作为三峡库区今后15-20年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并对选择结果作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747.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传胜  王开章 《地理学报》2002,57(6):693-700
运用大比例尺水下地形图,在岸线资源总量勘查的基础上,评价了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的水深条件、岸线稳定性条件和建港自然条件,分析了本区域岸线资源的基本特征,提出了长江岸线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和中下游干流岸线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748.
樊杰  杨晓光  胡东升 《地理研究》2002,21(6):772-780
本文从中小企业发展在我国西部开发中的作用入手 ,针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及其中小企业发展产生的问题 ,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对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理念进行了全新的思考。明确了促进西部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并就西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建立非理性作用的约束 -引导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49.
新疆宏观生态的空间分异与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根据新疆环境和生态特点,将新疆划分为14个二级生态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疆荒漠与非荒漠生态景观面积大致相当,但空间分异较大。新疆北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约1/3,非荒漠景观占2/3,宏观生态相对稳定;新疆东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2/3以上,宏观生态十分严峻;新疆南部荒漠景观占全区域的1/2,宏观生态稳定性差。沙漠、绿洲、水体三种主要景观类型中,北疆阿尔泰山南坡、伊犁盆地及南疆叶尔羌-喀什河三角洲地区沙漠化呈降低趋势;天山北坡各段及准噶尔盆地西部,20世纪90年代以来沙漠化明显减缓;新疆东部及南部其余各地区沙漠化均呈现增强趋势。新疆水体景观的变化表现为天然和人工水体面积的消长。近50年来,新疆修建的水库和坑塘等人工水体总面积与同期天然水体缩小的面积基本相当,表明新疆水体景观再近50年来的变化主要体现为水体的空间位移。绿洲景观的变化表明,北疆地区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面积的比例已经从50年代的5:1以上下降到约1:1,南疆由6:1以上下降到3:1左右。天然绿洲的减少是绿洲生态局部劣变的标志。研究还表明,新疆宏观生态的空间分异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降水量的影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750.
在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描述的基础上 ,对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结合目前形势 ,指出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前景不容乐观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