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3篇
  免费   1323篇
  国内免费   1375篇
测绘学   1748篇
大气科学   1207篇
地球物理   2049篇
地质学   2140篇
海洋学   1049篇
天文学   679篇
综合类   691篇
自然地理   65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336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406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The introduction of digital cameras for aerial survey photography and use of scanners with processed aerial film present a number of technical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way photography is to be acquired in the future. Among the questions to be addressed are the comparative metric properties of images acquired by each system and the associated image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 new digital camera systems will require very careful appraisal, using well-established methods of assessing metric quality already available to survey organisations. The questions concerning image quality are more difficult to answer, as they require very specialised instrumentation if measurements are to be made directly in practic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a more analytical approach to assessing image quality has emerged, and one that may be used by individuals.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where information on the micro-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is made available by the manufacturers concerned. An outline is given of some considerations that need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using an analytical approach, with references given for further reading.  相似文献   
232.
水泥土桩单桩荷载传递及临界桩长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雄志 《岩土力学》2004,25(9):1491-1494
将克拉夫-邓肯模型作为传递函数,对水泥土桩荷载传递规律及临界桩长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桩周摩阻力的分布及发展规律,并详细讨论了临界桩长的确定标准及各种因素对临界桩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形式的柔性桩。  相似文献   
233.
时域瞬变场电磁场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凯军  李桐林 《世界地质》2004,23(3):301-305
模拟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是理解地下介质响应的重要手段,直接应用有限差分法在时间域对二维、三维瞬变场进行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反映电磁场基本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导出时域场量的齐次扩散方程,对所研究的空间区域作差分离散,源作为初始条件加入,采用合适的边界条件,利用差分方程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场量的数值结果,展现瞬变场在地下随时间扩散的全过程,对电磁场的瞬态响应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相似文献   
234.
非饱和土壤Richards方程入渗求解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理查兹 (Richards)方程求解非饱和土壤垂直一维入渗率历时规律 ,因缺乏土壤水分特性函数K(θ)、D(θ)的一般有效公式 ,而采用与实际相差甚远的定值或线性函数假设 ,使成果隐含过多经验成分或需要反复迭代计算。笔者在文献 [1]中提出的非饱和土壤水分特性函数的一般有效基础公式 ,用分离变量法直接求解Richards方程 ,用土壤水动力学方法分别导出了含有渗前土湿因子的新入渗公式。它摆脱了同类入渗公式对水分函数过于简单的概化假设和经验成分。为放弃迄今水文学产流计算中惯用的下渗容量曲线“截首留尾”的经验做法 ,以直接使用含有渗前土湿因子的下渗公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将有利于产流计算方法的改进和计算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5.
降雨条件下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建军  熊俊  何翔 《岩土力学》2004,25(Z2):559-563
基于Buckley-Leverett两相渗流方程,提出了新的岩土饱和-非饱和渗流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方法给出了隐式压力显示饱和度数值求解方法,编制了饱和-非饱和渗流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模拟了降雨入渗条件下边坡岩体渗流场孔隙压力变化和含水饱和度变化,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对饱和-非饱和渗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6.
杨万勤  王开运  肖玲 《山地学报》2004,22(5):598-605
于3个假说和林冠上方2m处的气象变量,采用Penman-Monteith组合模型估算了一个生长季节内川西亚高山林区分别以云杉(SF)、冷杉(FF)和白桦(BF)为优势树种的3个林分的湿林冠蒸发速率(Er)。研究结果表明,SF、FF和BF的湿林冠蒸发量(E)分别为44.51mm、88.51mm和57.8mm,分别占总降雨量的9.2%、16.6%和10.2%。与SF和BF相比,FF具有最高的月平均Er和蒸发比例。SF、FF和BF的平均Er分别为0.097mm/h(变化范围:0.028-0.487mm/h)、0.242mm/h(变化范围:0.068~0.711mm/h)和0.149mm/h(0.060~0.576mm/h)。最高和最低的月平均Er分别在6月(SF、FF和BF分别为0.120mm/h、0.317mm/h和0.169mm/h)和10月(SF、FF和BF分别为0.083mm/h、0.187mm/h和0.101mm/h)。8:00至16:00期间的平均点Er显著高于0:00至8:00以及16:00至0:00期间的平均Er。Er显著的日变化和月变化主要归因于林冠上方的太阳辐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7.
基于EM算法和单幅雷达图像阴影的控制点坡度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控制点坡度校正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EM算法。根据EM算法以及基于区域增长的余弦散射模型建立了控制点坡度校正模型,并用河北省张北地区的雷达影像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初值。  相似文献   
238.
基于FFT的快速SAR分布目标回波模拟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面积分布目标的合成孔径雷达 (SAR)回波模拟需要大量的运算 ,文中提出了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模拟的快速算法 ,算法利用时域插值和FFT来缩减运算量 ,对于大面积目标回波模拟时 ,该算法有很高的效率。文中详细分析sinc函数插值所带来的误差以及补偿方法 ,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增采样插值方法 ,该方法以增加少量运算为代价 ,使得模拟精度的大幅度提高。文中比较了传统方法和基于FFT的快速SAR分布目标回波模拟算法的模拟结果 ,证明了这种快速算法确实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39.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变化检测中变化阈值的确定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盛辉  廖明生  张路 《遥感学报》2004,8(5):451-457
以东营市为例 ,把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运用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中。对于变化阈值的确定 ,采用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最小错误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实质上是一种非监督分类的方法 ,即不需要地面实况数据或其它先验知识 ,直接对典型相关处理后的差值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阈值 ,使变化检测的错误率达到最小。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0.
基于物方影像匹配和概率松弛的断面自动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基于物方影像匹配的断面提取,为了提高匹配的可靠性,引入了概率松弛法,最终获得了高精度的断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