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的地质资料,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奥陶世,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的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古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的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这是晚奥陶世晚期大规模海退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和龙市地处长白山脉东北部,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内常有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该市东城区具备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泥石流发生频繁。2002年7月间,该市境内连降暴雨,日最大降雨量达69.8mm,导致多处暴发泥石流,造成较大灾害。文章根据东城区34条泥石流沟的调查资料,采用数量化理论对泥石流易发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泥石流易发程度预测模型。计算获得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43.
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35,自引:2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中的中国主要指我国的大陆、海南岛及台湾等地区的陆地部分。本文由中国早寒武世早期及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图2幅及相应的文字论述组成。这两幅岩相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槽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两个槽地与三个台地之间的界限是根据大地构造、地层、岩石、岩相等资料综合判断而定的,绝大部分是比较确切的,有的地方是推断的。天山北山槽地可分出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其他槽地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尚难以划分。在三个台地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它们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均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图件为依据,是定量的,而且还能把早寒武世早期和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区分开;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再划分次级古地理单元,其古地理图都只能是定性的。这种研究程度有差异的、定量和定性兼有的、全国范围的岩相古地理图,既反映笔者等的研究成果,也反映我国当前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优缺兼有,实虚共存。敬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44.
长--平陆相红色盆地北东段量化沉积学特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泽军 《沉积学报》1998,16(4):55-61
长-平陆相红色盆地北东段(系指赣西北红层分布区)由三期5个冲积扇体组成。非同期扇体分别由特定界面所分隔。山口位于盆地北侧,古流向由北向南、南东或南西呈扇形撒开;最大砾石平均体积及混杂系数在扇根处为最大值,向扇中、扇缘呈非线性递减;砾石成分严格受物源区的制约。根据量化沉积学特征及成生背景分析,该区大致经历了初始孕育期、分段剥蚀充填期及后期构造改造三大演化阶段。洪积事件始于晚白垩世、止于早第三纪始新世-渐新世。  相似文献   
45.
首先将油气散失类型分为油气运移过程中的散失和油气成藏后的散失2大类,并分别进行了讨论.在详细分析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油气散失的6种主要途径和机理进行了描述,建立了5种相关的油气散失地质模型和数学模型,介绍了准噶尔盆地油气散失的定量计算方法,其中对天然气扩散作用造成的散失量计算模型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对准噶尔盆地油气散失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6.
构造调整对油气藏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定量方法研究构造调整强度及其对油气形成与调整的影响是对成藏研究定量化的有益探索。下奥陶统地层是塔里木中央隆起带的重要储层,具有统一的原始构造和沉积环境,而后期构造调整相差巨大,最终形成了塔中和巴楚地区在成藏及含油气性上的巨大差别,塔中为加里东晚期形成的古隆起,后期构造稳定,变动小;巴楚隆起经历了多期的构造变革和改造,一直到喜山期才最终定型。构造调整控制了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运移的方向,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与改造,并最终决定了油气藏在时空上的分布。塔中隆起从加里东期开始到喜山期发生继承性成藏,油气兼聚,圈闭的发育制约油气藏的发现;巴楚则多为晚期成藏,聚气为主,喜山期形成的气藏是巴楚地区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47.
目前各高校在道路勘测设计实践环节多采用基于团队作业的考核方法,即小组打分法.受限于教学资源,教师利用该方法难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给出公正客观的成绩.为避免片面、主观的考评现状,发挥团队作业的教学优势,提出了批量量化的考核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其设计思路,以期在师生比偏小的现状下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相似文献   
48.
从处于不同脱水复水阶段的条斑紫菜(Porphyra yezoensis Ueda)叶状体中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条斑紫菜不同脱水和复水过程中psbA和psbD基因的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psbA和psbD基因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不一致.在相对含水量约为71...  相似文献   
49.
中国湖泊古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向东  王荣  董旭辉  王倩  陈旭  徐敏  张科 《湖泊科学》2020,32(5):1380-1395
湖泊古生态学是古湖沼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主要通过沉积记录中的各种生物化石指标分析,重建不同时空尺度的湖泊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回答生态学、全球变化和环境管理应用方面的议题.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湖泊古生态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介绍湖泊古生态系列指标和研究基本原理基础上,着重评述了过去20 a来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包括:(1)建立了基于多种生物和生物标记化合物指标进行古气候环境要素(温度、盐度、水体总磷等)定量重建的系列转换函数模型;(2)重点揭示了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和近百年来湖泊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及其对自然和人为驱动的响应特征与机理;(3)利用古生态记录诊断了湖泊生态系统突变模式与早期信号特征,定量揭示了湖泊生物群落演替与生态系统弹性损失的关系.上述成果为湖泊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最后对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50.
《地学前缘(英文版)》2020,11(6):2297-2308
Quantification of a mineral prospectivity mapping (MPM) heavily relies on geological,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is, which combines various evidence layers into a single map. However, MPM is subject to considerable uncertainty due to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metallogenesis and limited spatial data sample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 framework that addresses how uncertainty in the evidence layers can be quantified and how such uncertainty is propagated to the prediction of mineral potential. More specifically, we us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to jointly quantify uncertainties on all uncertain evidence variables, categorized into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geophysical. On stochastically simulated sets of the multiple input layers, logistic regression is employed to produce different quantifications of the mineral potential in terms of probability. Uncertainties we address lie in the downscaling of magnetic data to a scale that makes such data comparable with known mineral deposits. Additionally, we deal with the limited spatial sampling of geochemistry that leads to spatial uncertainty. Next, we deal with the conceptual geological uncertainty related to how the spatial ext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vidential ge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faults, granite intrusions and sedimentary formations. Finally, we provide a novel way to interpret the established uncertainty in a risk-return analysis to decide areas with high potential but at the same time low uncertainty on that potential. Our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an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deterministic MPM on a real case study of prospecting skarn Fe deposition in southwestern Fujian,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